農村電網建設工作匯報
時間:2022-09-23 10:07:44
導語:農村電網建設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電網建設成果
近幾年來,省、市電力部門情系老區,對革命老區電網建設強力投入,“十一五”期間,投資總額達6億多元,先后實施了一、二期農網改造工程、戶戶通電工程、縣城電網改造、西部城網完善工程和擴大內需電網建設工程。全縣新建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10座,技改35千伏變電站5座。新增變壓器1092臺,解決了9646戶無電戶。到目前止,縣網內22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容量150兆伏安;110千伏變電站3座,變電容量151.5兆伏安,110千伏線路5條130公里;35千伏變電站15座,變電容量132.65兆伏安,35千伏線路19條356.02公里;10KV主線路64條,線路總長度4451km,0.4KV及以下33956公里,配電變壓器2789臺(其中:專變720臺,公變2069臺),全縣幅員面積4120平方公里,平均每臺變壓器供電范圍達2.4平方公里,低壓供電線路長達13萬公里,用電戶數21.418萬戶,日最大負荷達9.8萬千瓦。
二、存在的問題
㈠主網方面。
一是主網薄弱、可靠性差。主網薄弱是電網穩定運行的主要問題,單線單變35kV變電站7座,串供35kV變電站7座,超載運行35KV變電站3座,存在大面積停電及全站失壓的安全風險,各電壓等級設備的容載比仍低于標準下限,更不能滿足電網N-1的要求。至2012年底,110kV和35kV容載比分別為1.4和1.5。
二是線路超長、設備陳舊。地域寬廣,多條35kV線路長達30公里以上,呈輻射狀供電,可靠性低。35KV線路運行年限達15年的有3條(永安到平溪線、永安到鐵溪線、九浴溪到永安線),城線更是達到30年,線路供電能力低,供電可靠性差,線損大。一些35KV變電站設備陳舊、線路老化、容量不夠、自動化程度低,不能滿足無人值班的要求。
三是自動化程度低、運行風險大。35kV及以上變電站光纖通信網還沒有全部覆蓋,全網自動化水平還較低,未實現調度自動化,日常調度純屬盲調,存在較大安全風險。
㈡配網方面
1.城網方面
一是縣城電網改造至今已有十余年,2000年由縣電力公司貸款800萬進行大道改造,10KV采用LGJ-70,0.4KV采用LGJ-95導線。2005年縣城電網改造只涉及到城郊結合部,10KV采用LGJ-95,0.4KV采用LGJ-120導線,建設標準低,其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均難以滿足需要。
二是城區中壓配電網線路線型多,線徑小,線路分段多,單輻射比例過大,中壓架空線路過長,超過5公里線路7條,線路負載率高,超過80%負載線路7條,占總線路58.4%。10年以上配變仍占45%,配變布局不合理,容載比低,開關設備超年限、超容量運行,有84臺超載,占總數的64.6%,其中嚴重超載的有22臺,10kV主線路還未進行電纜化、絕緣化改造,安全供電可靠性差,線路聯絡少,負荷轉移困難,維護管理難度大。
三是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速推進,城鎮規模不斷擴大,用電需求矛盾日益凸現,特別是石牛咀新區、高明新區建設,城南、春載工業園區開發,用電戶快速增加,16座電梯公寓建成后,主網線徑小,供電“卡脖子”問題凸現。
四是開發區內的供電網絡尚未形成,開發區甚至無主干供電線路,以致無法向用戶供電,次干線、分支線導線線徑小,不能適應負荷發展的需求?,F有10kV線路由于負荷過重,環網供電能力差,互代能力較弱,不能有效形成10kV網絡環網供電,供電可靠性、安全性及電能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農網方面
一是網架薄弱。縣域電網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鄉、村、社籌資辦電,建設標準低,線徑小,存在大量的鐵絲線、破股線、手摸桿、小方桿、木桿、廣播桿等,安全隱患突出,其供電能力、供電可靠性均難以滿足農村用電需要。
二是安全隱患大。網絡中的部分設備老化、陳舊,據調查縣10kV配網有S7及以下高耗能變壓器720臺,淘汰的互感器、刀熔開關、避雷器、零克等共857個臺區,線路老化、絕緣低,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三是抗災力差。由于風災、洪災、冰雪災及雷雨頻繁,以前線路設計考慮不周,造成桿型、材料、路徑的擇及變壓器布局存在不合理,抗自然災害能力差。
四是供需矛盾突出?!巴W同價”及“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后,負荷連年增長。2012年電網負荷增長達22%,有15%的變壓器超載運行,25%的變壓器滿載運行?,F有電網已遠遠不能滿足群眾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五是用電結構不合理。電網承受瞬時負荷壓力大,據統計,2012年分類電量結構為:居民65.5%,非居民5%,商業9.5%,非普10.5%,大宗9%。
六是供電可靠性低?,F有10kV線路由于負荷過重,環網供電能力差,互代能力較弱,不能有效形成10kV網絡的環網供電,供電可靠性、安全性及電能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七是建設資金缺口大。由于改造的標準提高,省市每年下達的改造資金僅僅能改造20多個村,總共524個村、21.418萬戶。至今,包括芝苞鄉青山村在內全未改造的邊遠山村還有72個,14400余戶;按規劃農網改造升級改造的村有128個,需要整治低電壓臺區村312個。因群眾上訪又確需及時改造的村近200個。
三、電網規劃
從電力公司獲悉,省市電力部門對2013年至2017年電網改造進行了規劃。
㈠主網方面
110KV項目:新建、110kV輸變電工程4個,需投資3.2億元,全部未納入國網“十二五”規劃項目庫,僅有110KV永安變電站擴建列入十二五規劃項目庫。
35KV項目:35kV輸變電工程8個,估算投資16000萬元,全部未納入國網“十二五”規劃項目庫,2016年、35kV;2017年輸變電新建工程納入國網規劃項目庫,估算投資4000萬元;2016年、35kV及2017年麻石變電擴建工程納入國網規劃項目庫;估算投資900萬元。改造通電線、九小線、小平線、九諾線4條,估算投資5400萬元,未納入國網“十二五”規劃項目庫。
㈡配網方面
1.城網方面:
新增(更換)變壓器169臺,總容量105.78兆伏安,改造10KV主線39條,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209.14公里,新建及改造0.4/0.22千伏線路196.81公里,估算投資34166萬元。
2.農網方面:
新增(更換)變壓器742臺,總容量101.165兆伏安,改造10KV主線12條,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147.54公里,新建及改造0.4/0.22千伏線路2278公里,估算投資15027萬元。
- 上一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調查情況報告
- 下一篇:當前糧食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