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28 09:26:52

導語: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匯報

近年來,我行認真落實上級行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按照“突出重點、大力扶持、強化服務、規范管理”的原則,努力建立和完善“六項機制”,不斷調整信貸投向,改進工作方式,切實提高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有效抵御金融危機的沖擊,為中小企業保駕護航,是我行業務工作的重點。按照地方政府提出的放心、放膽、放手、放開、放寬、放活的“六放”要求,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采取“貸款與技術聯姻、資金與資源相結合”的辦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著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優勢的中小企業。主要做法是:

(一)重點扶持

一、優先扶持能人創辦企業。通過支持能人創辦企業,發揮其帶動、示范作用,從而促進全縣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我們重點對種養大戶、等進行資金扶持,支持其實行規?;a。引導全縣農戶走現代型農業、生態效益型農業、高科技農業之路。從而提高全縣優勢農產品的轉化、增值和促銷能力。

二、傾力支持“龍頭”帶動企業。我們不斷深化信貸支農服務內涵,努力實現從“小三農”向“大三農”的轉變,2009年對全縣農副產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工制造、紡織服裝以及照明燈具等五大優勢產業累放貸款達3.9億元。幫助他們擴大生產規模,實行產業升級,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場占有率。

三、全力策應“工業突破”戰略。截止2010年4月末,支持工業園區123個項目,共計貸款1.09億元,占全縣三個工業園區已投產企業數的56.42%,極大的支持了縣委、縣政府“工業突破”戰略的實施。公司在我行1000萬元授信的支持下,該公司經歷了規模從小到大,產品種類從少到多,技術含量從低到高的不斷發展過程,生產的大功率節能燈管年銷量位居全國第三、全省第一,帶動了全縣照明燈具行業的大發展。

(二)形式創新

我行在對優質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中,不斷創新豐富信貸產品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層次,擴展市場空間。

一、加強金融產品創新。為適應當前中小企業發展形勢的需要,我們對以往的中小企業貸款進行了研發和包裝,于2005年8月份推出了“易貸通”貸款,并一次授信近2億元,并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我縣金融市場小企業貸款融資的“第一品牌”。2006年,推出了“倉單質押”貸款,2010年初,為解決中小企業擔保問題,我行又推出了“中小企業聯保通”貸款,目前已開辦?個聯保小組,貸款總額?萬元。

二、加強貸款風險定價。2006年,我們按照“高風險、高定價、低風險、低定價”的原則,在對小企業進行信用評級的基礎上,打破過去“一檔到頭、一浮到底”的做法,結合每個小企業的信用度、忠誠度、成長性、有差別地確定每戶小企業貸款的利率。截止目前,我行小企業貸款利率共有8個檔次,最高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10%的利率,最少是上浮20%的利率,通過利率杠桿引導客戶誠信發展。2007年以來,我們已先后吸引了??等11個小企業新客戶開展信貸業務。

三、開展“本土化”的評級與授信。我們結合本縣小企業發展的實際,自行設計了信用評級與授信管理制度,從經營者素質、經營狀況、償債能力、信用狀況、貸款保障能力以及發展前景等六個方面進行評定等級,同時參照企業所有者權益、未分配利潤以及企業社會形象等確定授信額度。如2010年1月6日,我們一次性對33戶企業進行了信用評級,評出“AAA”級信用企業?家,“AA”級信用企業?家,公開授信額度達?萬元,造成很大的反響,收到了明顯效果。

四、構建合理的貸款審批機制。我們充分發揮農合行經營靈活的優勢,構建了合理的貸款審批機制,大大縮短了小企業貸款的發放時間。根據董事會的授權,加大對貸審會的轉授權,提高工作效率;建立貸審會“快速通道”,確保那些資金需求較急的小企業“黃金客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貸款;把已公開授信企業、已辦好最高額擔保借款手續企業的貸款審批權限下放至基層支行,只要在公開授信期限和額度內,基層支行可以自主發放,確保在兩個小時以內將貸款發放到位。

(三)加強服務

一、完善和提升服務功能。為切實解決小企業結算渠道單一的問題,全行33個網點開通了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網銀業務、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同時在全縣新上自助設備11臺,結算服務功能不斷完善。

二、完善部門設置。我們在營業部內部成立公司業務部,采取筆試、面試、試用等措施公開選拔中小企業貸款客戶經理,并對其采取單獨下達目標、單獨進行考核與核算。為促進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員和運行機制保障。

截止2010年4月末,全行各類小企業貸款598戶1.9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3戶1.02億元;全年累放小企業貸款5.6億元,比2009年增加2.9億元。

二、主要工作體會和措施

結合我行工作實際,我們認為要做好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首先是要更新思想觀念,找準支持小企業的切入點。隨著我縣地方經濟發展的結構性變化,原有的農戶小額貸款投放空間越來越狹窄,造成部分信貸資金“閑置”,全行貸款投放受到了新“瓶頸”的制約。不能讓地方經濟發展去適應銀行,銀行必須主動去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通過到廣東、浙江、蘇中、蘇南等地參觀學習,我們認識到盡管我縣各類小企業存在起步晚、規模小、檔次低、實力弱等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企業一定會像蘇中、蘇南那樣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體,成為銀行服務的重要對象。為此我們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在保證“三農”資金有效需求的情況下,緊跟當地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在小企業創業成長之初,就放長眼光,搶先一步,積極支持,使其成為農合行有效的信貸載體,逐步形成較為穩定客戶群和收入源,實現了我行信貸資產總量的快速擴張。

其次是要狠抓措施落實,堵住支持小企業的風險點。一是整章建制,堵塞風險漏洞。加大對小企業的貸款投入,對于剛剛還清歷史欠賬的農合行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從規范小企業貸款的發放、管理與操作入手,先后制訂了《?行大額貸款管理辦法》、《?行小企業貸款管理辦法》和《?行小企業信用評級與授信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切實防范小企業貸款風險。二是規范操作,防范貸款風險。我們在小企業貸款投向上明確了“四貸、四不貸”:即具有地方產業特色的項目可以貸,區域產業弱勢的項目原則上不貸;改制徹底的企業可以貸,改制不徹底的企業原則上不貸;國家鼓勵的產業可以貸,國家明令限制、發展過熱或產能過剩的產業不貸;股權明晰、管理到位、經營者素質高的企業可以貸,股權混亂或復雜、管理不到位、經營者素質低的企業不貸。三是搞好貸款調查。根據多年小企業貸款發放的經驗與教訓總結,我們摸索出小企業貸款調查的“六查六看”方法,即:一查企業法人代表和股東品行,看企業信用品質是否到位;二查企業自有資金比例,看企業各項財務指標是否符合要求;三查企業銷售資金歸行率,看企業資金流向和流量是否正常;四查企業存貸款比例,看貸款風險保障系數是否達標;五查企業納稅、用工、用電等情況,看企業生產經營趨勢是否良好;六查擔保人情況,看擔保資格和擔保能力是否具備。四是規范管理。具體做到“三個規范”:一是企業財務信息采集規范。針對企業財務報表不真實的實際,我們設計印制了《民營企業財務現場調查評估表》、《公司類貸款申請審批文本》,采集那些主觀隨意性較低、但對調查結果起關鍵作用的數據,盡可能反映出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二是貸后檢查規范。我們把需要貸前調查的項目進行了認真整合,印制了《企業貸后檢查報告書》,對需調查的項目、需調查的內容以及怎樣調查進行了規范。三是檔案管理規范。專門為各網點配備小企業貸款管理檔案柜,為每戶企業建立檔案,明確檔案管理內容,做到整齊劃一。

第三是要加強隊伍建設,強化金融服務工作。我們認真開展隊伍培訓,除自身組織培訓、參加省聯社培訓、銀監部門培訓外,還主動到廣東中山聯社、浙江路橋農合行、武進農合行等地學習小企業規范化管理,并經常與其他兄弟單位進行交流,努力提高小企業隊伍業務素質。為促進貸款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們根據小企業貸款的營銷數量、發放貸款總額、企業銷售資金歸行率以及發放質量等要素,制訂了相應的獎勵辦法。鼓勵小企業貸款從業人員能放貸、放好貸、管好貸。2007年小企業貸款從業人員最高獎勵金額達2.1萬元。根據小企業貸款的特點和管理實際,合理地確定了此類貸款的責任追究規定。此類貸款如屬正常原因形成的,貸款逾期至月末未收回的,按照責任人管理盡職情況給予其按貸款本金1-2%的經濟處罰,按貸款本金的0.5-1%分別給予其他相關責任人的經濟處罰;自逾期之日起,一年內仍未收回的部分才由責任人承擔全部貸款責任。通過制度建設和管理獎懲辦法的執行,有力地促進了行風建設。我行行風評比一直位居全縣金融系統前列,得到了廣大客戶的好評和上級的認可。

我行在信貸支持小企業發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要求和小企業的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不斷推出適合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積極推行信貸審批扁平化管理,減少貸款審批環節;進一步推進授信工作,提高服務小企業的信貸服務水平,力爭銀企雙方實現更好、更快、更高地發展,努力為促進縣域經濟的快速騰飛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