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會幫扶困難職工記實

時間:2022-11-14 11:16:17

導語:公司工會幫扶困難職工記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司工會幫扶困難職工記實

“群眾利益無小事”,關心職工生活,解決職工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困難,是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表現,是穩定企業、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是中華民族扶貧濟危優良傳統在新時期的發揚光大,也是工會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一項重要任務。多年來,我公司工會始終把關心職工生活、關心困難職工冷暖作為要事來抓,在職工面臨困難的時候,在職工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竭力相助。一袋米,一桶油,一份補助金,傳遞著關愛,傳遞著真情,愛心在這里洋溢,真誠在這里升華,讓職工感受工會的溫暖,家的溫情,在色彩斑斕的世界里演繹出濃濃的人間真情。

一、認清形勢,明確幫困送溫暖活動的重大意義

我公司工會通過認真學習,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認清形勢,明確幫困扶貧送溫暖活動,是各級工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實踐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由于種種情況,仍有部分職工家庭生活困難,需要社會幫困扶貧。送溫暖活動是黨的優良傳統的發揚,是一種社會的價值引導,我公司工會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好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使我工會的各項工作更好地體現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與保民生、保增長、促穩定、促發展結合起來,達到建設和諧企業、和諧社會的目的。

二、建章立制,形成送溫暖活動常態化

我公司工會送溫暖活動不搞裝門面、做表面文章,而是真心實意、竭誠相助,形成送溫暖活動常態化,為此抓好建章立制工作,用制度保證搞好送溫暖活動。我公司工會制定完善《公司職工困難補助暫行辦法》、《公司特困職工子女助學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使送溫暖活動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經?;?,堅持做到凡是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讓困難職工真情感受企業的關懷,增添生活的信心,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

三、仔細摸查,不讓一名職工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我公司工會在送溫暖活動中做到“橫向到底,縱向到邊”,仔細摸查,不讓一名職工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為此,按照一個類型一個標準,建好困難職工家庭檔案,堅持一個不能少,一戶不能丟。在困難職工家庭檔案中載明家庭成員、經濟收入、身體狀況、子女上學等基本情況,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補充、修正檔案內容,全面掌握公司困難職工家庭的基本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開展送溫暖活動。2014年,根據困難職工家庭檔案情況,我公司工會按照《公司職工困難補助暫行辦法》,共對家庭人均收入不到當地低保線150%的戶困難職工家庭實施送溫暖活動。春節前夕,給每戶困難職工家庭送去袋米,桶油,元生活補助金,讓困難職工家庭深切感受黨的關懷、社會的關懷、企業的關懷,增添節日的歡樂,和全企業職工、全社會群眾共度喜慶祥和的春節,其樂融融、笑逐言開。

四、真情關愛,不讓一名職工子女上不起學

在當今社會,大家都知道“知識改變人生”的道理,讓孩子接受教育,是國家的責任,是家庭的責任,更是工會的責任。我公司工會把“不讓一名職工子女上不起學”作為送溫暖活動的重中之重來抓,切實做好該項工作,確保本公司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個個都能上學。我公司工會先是根據困難職工家庭檔案情況了解上學有困難的家庭,逐戶走訪,掌握真實具體情況,按《公司特困職工子女助學暫行辦法》規定分小學、初中、高中和高校四個檔次,給予發放助學金,鼓勵困難職工家庭放心送子女上學。除此外,我公司工會在公司內部發起“金秋助學”等各類募捐活動,把募捐來的錢資助特困職工子女上學。2014年,我公司工會給戶困難職工家庭發放助學金元,資助人次上學。發起助學募捐次,募得元資金,資助名特困職工子女上學。

五、奉獻愛心,不讓一名職工看不起病

健康是人生活的基礎,工作的根本,沒有健康,一切無從談起。我公司工會十分重視職工身體健康,倡導職工有病馬上就醫,決不能挨、拖,以致耽誤病情。對于生病的職工,我公司工會第一時間趕去看望、慰問,囑咐好好治療、修養,務必恢復健康。對于困難職工生病,我公司工會積極幫扶,解決治病的經濟困難,決不讓一名職工看不起病。職工患有膽結石病,稍微勞累就要疼痛,他經濟困難承擔不起醫療費,又怕請病假減少收入,一直拖著不去治療。我公司工會得知這個情況后,專題開會商討、研究,決定把他作為特殊個案情況對待,其個人承擔的醫療費由工會經費全額支付,并征得公司行政同意,其治療期間工資照發。職工經手術治療很快康復了,特來公司工會表示衷心感謝,是工會救了他一家。

多年來,我公司工會一直堅持“送溫暖,獻愛心”,把黨、政府與企業的關懷送到每一戶困難職工家庭,讓這些困難職工家庭真切感受人間溫暖,抒寫了“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的一曲曲贊歌,繼承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危的優良傳統,并在新時期不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