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險業發展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04 11:14:02

導語:地方保險業發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保險業發展工作匯報

作為保險公司財務負責人,在工作實踐中,深切認識到,保險業既要支持保增長,更要支持調結構。保險業在服務國家“轉方式、調結構”方面,一定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保險作為一種市場化的風險管理機制,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的風險保障。同時,保險也是一種重要的金融工具,具有金融杠桿和投融資的功能,對經濟發展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在當前"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保險可以在以下六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概括起來是"五個助推"。

1、助推中小企業發展

通過不斷加大服務中小企業力度,著力促進地方經濟穩定增長。一是與當地外經貿局聯合舉辦全市信貿合作暨出口信用保險政策說明會等推薦活動,重點介紹推廣了服務地方外貿發展具體措施,外經貿局就如何利用好國家信保政策進行了重點推介,全市外經貿系統信保聯絡員以及出口企業的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使企業掌握有關信息。二是聯合銀監局組織信用保險業務培訓會,保險公司就國內貿易短期信用保險的相關知識,對全市商業銀行高管進行專題培訓輔導,提高銀行高管的保險業務素質。三是借助政府渠道,開辟政府網站專欄,進行信用保險知識介紹,有效提升中小企業的投保意識,使企業實現發展無憂。

2、助推企業自主創新

通過加強廣大保險從業人員的思想教育,努力增強事業心、責任感,把握當前保險業發展的重要機遇,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發揮好保險的作用和優勢,促進企業自主創新:一是促進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特別是要積極研究開發符合社會需求、群眾歡迎的產品,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促進深化企業體制機制的改革,探索建立適應性強、靈活高效的經營管理、營銷推廣服務模式,三是促進企業廣泛學習借鑒國外企業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高度重視質量和安全問題,再接再厲,扎扎實實,艱苦創業,開創我國工商企業發展的新局面。

3、助推“三農”發展

一是不斷創新農險產品。遵循市場有需求、保險公司保得起、農民買得起的原則,不斷地增加保險險種,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險、農戶及農企貸款信用保險、各種責任保險、意外傷害險等。二是著重加大對養老、醫療保險領域的拓展力度。與社會基本保險形成協同、互動,積極發揮商業險補充作用。三是嘗試設計組合型產品??梢試L試將家財險、意外險、健康醫療險、補充養老保險等設計成一個綜合性保單,根據農民群眾的消費偏好,自由選擇,以提高承保成功率。三是加強農村營銷網點建設。本著方便管理、擴大覆蓋、完善服務的原則,合理布局網點,加強縣域機構特別是農村營銷服務部以及保險出單點的建設,通過加大對網點建設、人員培訓、業務推動、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投入,確保對農村保險的投入落實到基層,逐步建立一個穩定的營銷網絡體系,以有效提高保險服務的便捷性。提供優質的承保、理賠服務。通過高效、便捷、優質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進一步增強各級政府和廣大農戶對保險的認同感和信任感。特別是在理賠方面,要隨時受理農戶保險咨詢、報案、投訴等事項,對責任明確的賠案,要在規定工作日內理算賠付到位。

4、助推擴大內需

首先,大力發展保險業有助于穩定未來預期,提高居消費意愿。大力發展保險業,充分發揮其平滑跨期風險、提供經濟補償的功能,能有效消除居在醫療、養老方面的顧慮,提高自身消費意愿,最終達到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的目的。特別是在未來幾年,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步入老齡化會,保險業的發展不僅能促進居消費,更重要的是讓廣大居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對于維護會的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大力發展保險業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場,為發展內需經濟營造良好環境。在促進貨幣市場發展方面,保險公司已成為貨幣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保險公司是貨幣市場基金的主要購買者,有多家保險公司成為央行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并積極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在促進資本市場發展方面,保險公司已成為債券市場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也是股票市場的重要機構投資者。同時,由于保險公司天生具有風險規避和長期投資的特征,其投資行為對于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險業的快速發展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場,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高金融業運行效率,在生產層面優化企業融資結構,促進生產運營,在需求層面穩定市場,為消費者帶來財富效應,促進消費,為發展內需經濟營造良好的環境。

5、助推社會和諧發展

促進經濟發展。利用保險業的資金融通功能,有助于促進傳統的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向現代的多層次、多支柱的金融體系轉變,大大提高金融體系配置資源的效率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協調性,為經濟建設積累巨額長期資金。此外,通過消費信用保證保險,可以促進消費增長;通過出口信用保險,可以保障本國企業創匯和收匯安全,促進出口貿易;通過經濟補償,可以使受災企業和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保障經濟平穩運行。

完善社會保障。大力發展商業養老健康保險,為社會公眾提供多層次、個性化的商業養老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可以為那些未享受社會保險的人口提供一定的養老健康保障,為那些已享受社會保險的人口提供靈活多樣、保障豐富的養老健康保險服務,從而擴大全社會的養老健康保障覆蓋面,提高全社會的養老健康保障水平。同時,運用商業保險,將市場機制引入社會保險管理,可以提高社會保障體系的運行效率。

輔助社會管理。大力發展責任保險,用商業手段解決責任賠償等方面的法律糾紛,有利于降低社會訴訟成本,提高解決糾紛的效率;通過在煤礦等高危行業建立強制保險制度,可以提高生產安全管理水平,分擔部分政府責任;利用保險公司的網絡、渠道以及有針對性的保險補償機制,保險業可以成為政府保護困難群體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