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匯報
時間:2022-04-01 08:32:08
導語:鄉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委八屆六次全會、全省農村會議精神,按照全民建成小康社會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為進一步推進我縣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基層建設年活動)順利開展,根據縣委、政府安排于今年3月份到村開展農村面貌改造提升駐村工作?,F將近一年來的工作作如下匯報:
一、深入調查研究理清發展思路
工作組進駐村后,分別召開了支委會、黨員大會、組干會和群眾代表大會,與村干部群眾進行座談,同時走訪群眾50余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準確掌握村情村況,拉近與基層干部群眾之間的關系。通過調查了解,我們對村的現狀做出準確定位:縣村位于縣東部,距縣政府駐地8.5公里,309國道南側,全村占地500畝,共520戶,人口1728,黨員27名,低保戶14戶,五保戶6戶,耕地面積約2500畝,村委成員5名,村內建有小學、幸?;ブ骸⑨t療衛生室(13年底建成現未投入使用)、村民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村南側有泰山廟和樂毅墓兩處歷史文化遺址。該村地處平原,地勢較低、交通便利、民風樸實、干部群眾發展經濟崇尚科技的意識較強;但該村村情復雜、產業結構單一,沒有任何廠礦、企業,自然環境和經濟基礎較差,農民收入主要以傳統農業和農閑外出務工為主,人均純收入約在2500元左右。
為此,我們和村委干部一起共同確定發展思路:以科學技術為先導,抓好科技文化培訓,為經濟發展不斷提供人才、技術和動力;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戰場,帶動多措并舉滾動發展;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基礎建設為突破口,改變自然條件,為經濟發展鋪平道路;以精神文明建設為保證,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動作用,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轉變農民“要我改”為“我要改”、“等要靠”為“我要干”的工作激情,帶領人民群眾全面致富奔小康。
二、狠抓落實,成效顯著
按照“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的要求,以實現農村布局優化、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飲水凈化、衛生潔化、路燈亮化、服務強化為目標,完成了以下工作:
1、緊抓飲水安全。多方協調加快推進村民飲水工程,確保讓農民群眾方便地喝上清潔水、達標水。由原來的半月送一次水,發展為每周送兩次水,基本解決人民群眾吃水難的問題。
2、搞好垃圾處理。深抓“四清”工作,確保村莊內外周邊無垃圾堆存,街頭巷尾干凈通暢,房前屋后整齊清潔。加強保潔隊伍管理,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強化督導,成立了村容村貌督查小組,由村支書任組長,吸收老黨員、老干部、村民代表為成員,責任到人,責任到街;出動人力500人次,共動用各類機械設備60輛次,清運生活垃圾200余方、建筑垃圾300余方,拆除殘垣斷壁6處,拆除私搭亂建31處;增設垃圾分類收集設施20個,有效防止垃圾亂倒,促進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基本解決了“垃圾亂倒、糞土亂堆、污水亂流、雜草亂放”的現狀,初步達到了凈化的目的。
3、完成全村道路硬化。積極協調財政、交通、鎮等相關部門多方籌資,推進村內街道硬化修整工作,投資200余萬元對村內九條街巷進行全面整修共修善道路18000平方,路邊溝6000米,便道12000平方,突出舒適美觀,提升群眾出行條件。
4、提升安全用電。協調供電公司對全村低壓線路進行安全改造,確保村民用電安全。投資30余萬元全村完成低壓線路改造10000米,增設變壓器2臺安;投資5萬余元安裝改造線桿、路燈等亮化照明設施,共安裝路燈150盞,極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夜間出行,實現村內主街道夜晚有照明。
5、細抓村莊綠化。大力搞好植樹造林和村莊綠化,在道路兩側、房前屋后空閑之地有選擇性地種植花草樹木,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建設環村林帶,打造庭院深深、綠樹蔭蔭、村在林中、人在綠中的村環境。投資5萬元在主要街道兩側種植優質柿樹1000棵,垂柳500棵。今后要把村莊綠化與生態保護相結合,實行立體綠化、生態種植。
6、完善村民中心建設。投資11萬元對村民中心進行修善、改建,大力提升村民中心的實用性,做到有場所、有標牌、有規章制度、有便民服務,做到一般的農業技術服務、致富技能培訓、證件證照辦理、矛盾糾紛化解、惠民政策落實和法律咨詢服務不出村,成為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建立健全農村標準化衛生室管理制度,改善農民就醫看病條件。
7、大力加強環境美化。針對當前農村居民外墻面廣告標語泛濫的情況,動員干部群眾開展集中清除整治,拆除廣告牌13個,清除墻體小廣告300余條;結合農村風情,制作宣傳瓷磚墻11塊,繪制農村文化墻200平方米,書寫環境宣傳標語9條,設置道路、街道標識牌20塊,粉刷墻體31000平方,進一步濃厚了全村環境衛生清理整治氛圍,形成了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農村面貌提升改造工作格局。
8、抓好農村旱廁改造工作。本著方便群眾、服務群眾,改善環境衛生的方針,對村內有主動意愿群眾的廁所進行衛生改造,全村共改建“雙甕式”廁所300座,進一步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9、推進農村教育設施建設。積極與教育局溝通推進村內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建設(目前教育局已經準備對該校進行維修改造,招投標工作正在穩步進展),大力扶持村內學前教育,改善農村學校和幼兒園辦學條件。加強農村校車管理,保障中小學生上學安全。創建村辦圖書室共展設各類圖書1500冊,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提升農村文化品位。
10、努力作好傳統文化保護。要著眼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對村內泰山廟,樂毅墓兩處文化遺址,精心保護修繕,彰顯村莊文化底蘊。同時,搞好開發利用,深挖歷史文化元素精髓,力爭打造文化旅游村。
11、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化基層組織“領頭雁”工程和農村干部“素質工程”,對黨組織書記進行授課、培訓。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行農村基層黨組織、群眾性自治組織、經濟合作組織、綜治維穩組織“四個覆蓋”。深入開展以抓矛盾糾紛化解、抓信訪問題解決、抓社會治安防控、保社會和諧穩定為主要內容的“三抓一?!被顒印?/p>
三、長效機制促進發展
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開展以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環保局工作組的有力幫扶下,通過廣大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村的村容村貌、文體共享、組織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大大增強,村整體工作的思路和規劃已經明晰,廣大黨員、群眾初步煥發出創業、致富、發展、增收的熱情;村內原有的各種矛盾糾紛也逐步得到排解,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得到有效解決,目前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已進入尾聲,我們將按照縣委、縣政府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各項要求進行回顧和總結,開展自查,扎實做好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成果的鞏固提高,努力完善《農村面貌改造提升》長效機制,做到人離心不離,人撤心不撤,對村的關注和幫扶恒久不變,把建成一個“經濟繁榮、農民富裕、環境優美、政治民主、社會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 上一篇:黨委書記在兩違整治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鄉長在道德楷模表彰會講話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