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救災股工作匯報

時間:2022-04-22 11:52:40

導語:民政局救災股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救災股工作匯報

今年我縣15個鄉(鎮、場)連續遭受洪澇災害,特別是7月24日凌晨2時左右受今年第10號臺風“麥德姆”登陸影響,我縣出現強雷電強降雨天氣,全縣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縣累計降雨量局部最大值達到541.4mm,創歷史新高。因集中強降雨導致我縣15個鄉(鎮、場)遭受不同程度的災情,其中等鄉鎮尤為嚴重。

面對嚴重的災情,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多次組織各鄉鎮、縣直有關單位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抗災救災工作,積極組織干部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盡快修復倒損房屋,利用搶收搶種等各種手段,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縣財政緊急撥付451.5萬元用于搶險救災工作,重點突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精心組織力量轉移搜救受災群眾,派出工作組進行查災、核災、救災,指導并組織干部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2014年我們圍繞著解決災區困難群眾生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切實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

據統計,今年全縣受災人口147318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2908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019公頃,絕收面積3381公頃,因災倒塌居民住房156戶417間,損房1173間,直接經濟損失73915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36587萬元。根據我縣的受災情況,在省廳、市局的關心支持下,全年共下撥救災救濟款707.25萬元(其中倒房重建322.25萬元),妥善安排了災區群眾的生活,杜絕了非正常現象的發生,維護了災區的社會穩定。

二、“7.24”抗洪救災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受今年第10號臺風“麥德姆”登陸影響,7月24日凌晨2時左右我縣出現強雷電強降雨天氣,全縣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縣累計降雨量局部最大值達到541.4mm;最大一小時降雨量局部達125mm,排全省有記錄以來第二位;最大三小時降雨量局部達到288mm,排全省有記錄以來第一位,創全省歷史新高;最大6小時降雨為346毫米,排全省有記錄以來第三位,站短歷時暴雨頻率百年未遇。博陽河站水位達23.01m,超警戒3.21米,超過1998年最高水位,創歷史新高。因集中強降雨導致我縣15個鄉(鎮、場)遭受不同程度的災情,其中等鄉鎮尤為嚴重。據統計,全縣受災人口147318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2899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1133公頃,絕收面積3066公頃,倒塌房屋156戶417間,損壞房屋1173間,因災死亡6人,直接經濟損失72920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35592萬元,工礦企業損失8024萬元,基礎設施損失17179萬元,家庭財產損失12133萬元。

(一)、搶險救災工作

“7.24”災害發生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反應迅速,主動作為,積極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成立了綜合協調、救災救濟、衛生防疫、生產自救、宣傳報道、維護穩定等6個工作小組,緊張有序開展抗洪救災工作。一是物資到位??h財政緊急撥付451.5萬元用于搶險救災工作。緊急調配物資用于搶險救災,共發放編織袋30000條、草袋10000條、三色布5000平方米、救生衣350件、水泵47臺,出動沖鋒舟20臺、鏟車、推土機等工程機械120余臺。二是人員到位??h民政局下派5個救災工作組,第一時間分赴5個重災鄉鎮19個重災村組,進行查災、核災指導救災工作,縣四套班子領導,所有機關干部、鄉村組干部全部投入抗洪搶險一線,開展抗洪救災工作??h人武、公安、武警、消防、交警、執法、氣象、供電、供水、交通、公路、民政、衛生等機關和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共轉移群眾2.89萬人,搜救1100余人,救治傷員200余名。三是巡防到位。組織了全縣干部群眾對全縣32公里長的12座圩堤進行24小時值守巡查,除險加固,共投放沙包20000袋,土石20000方。四是保障到位。縣公路局及時組織力量,對塌方地段、水毀工程及時搶修,保持道路暢通,確保搶險救災的設備和物資能夠及時送達災區。縣供電公司全體電力員工投入搶修復電第一線,修復27條受損10千伏線路、災區536個臺配電臺區,累計恢復送電532個,恢復供電4.1784萬戶。縣供水公司組織力量搶修工業園加壓泵站,恢復了工業園100余戶企業用水,保證了工業企業正常生產;啟用了瓦子塘水庫備用水源,搶修了幾百米供水主管道,確保了全城居民用水安全。

(二)、災后救助工作

一是上級援助。省民政廳緊急下撥我縣救災款260萬元、毛巾被1000床、棉被200床、草席1500條、帳篷50頂;市政府下撥救災資金100萬元;市委組織部下撥救災資金50萬元,市水利局下撥救災資金10萬元;接到省紅十字會捐贈的價值7萬余元物資。二是政府救助。縣財政緊急下撥451.5萬元救災救濟款物,縣民政部門緊急發放大米2.7萬斤、面條5400斤、礦泉水800箱,方便面800箱。三是部門幫助??h四套班子領導、縣直及駐縣各單位對口幫扶所有受災的村組,將大米、食用油、飲用水、面條等生活必需品及時送到每位災民手中。出動消防車輛多次為受災群眾運送飲用水??h直及駐縣單位包村幫扶物資資金達到200萬元。

(三)、救災捐助工作。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給災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災情牽動著全縣人民的心,紛紛向災區伸出援助之手,為受災群眾給予了力所能及的物質和經濟上的援助??h救災捐贈辦公室共接受縣直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捐款80.4萬元;縣直單位及駐縣企業幫扶資金178萬元;深圳市商會、廣東獅子會橙光服務隊、立上投資實業有限公司等社會愛心企業及個人捐贈款87萬元。

(四)、災后重建工作

為加快強災后重建工作的領導,切實提高災后重建工作效率,縣政府專門成立了縣“7.24”災害災后重建領導小組,出臺災后重建實施方案,明確了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補助標準,并就倒房重建工作的時間進度、資金發放、組織保障、紀律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領導小組組長由縣政府縣長駱效農擔任,為我縣災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為整合災后重建資金及規劃設計等方面資源,根據領導小組決議,將災后重建工作由城建部門負責實施。經災民倒損房核查小組核查,核定我縣需倒房重建戶206戶(其中整體搬遷集中建房戶160戶,分散建房戶46戶),嚴重損房戶217戶。

三、積極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

今年我縣對防災減災工作高度重視,緊緊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城鎮化與減災”的主題,通過印發宣傳資料、制作標語板報等形式,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活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5月8日縣減災委組織召開了減災委成員單位協調會,對此次“防災減災日”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

5月9日9時我縣第一中學全體師生集中開展了防災避險應急疏散演練,整個演練活動緊張有序,有條不紊,全體師生相互幫助,均能做到安全撤離、有序集合,沒有發生任何互相推擠或踩踏事故,從警鈴響起到宣布此次活動結束,全過程僅僅用了3分43秒。通過演練,使師生積累了自我保護及集體疏散、應急組織等經驗,提高了師生應急防護能力,強化了安全意識。

5月12號上午9時,由縣減災委辦公室牽頭,在縣時代廣場舉辦了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縣民政局、安監局、水務局、公安局、衛生局、防震減災局、氣象局、礦管局、消防大隊等相關單位參加??h委常委、副縣長到活動現場看望了工作人員,詳細詢問活動的開展情況,并對相關部門提出了要求。他要求,各相關部門要圍繞“城鎮化與減災”這一主題,大辦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及有關法律法規,在全縣普及災害基本知識和防災避險、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增強防災減災意識,促進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參與防災減災工作。活動日當天共發放防災減災宣傳單、冊1萬余份。

四、繼續扎實開展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縣居民防災減災意識,降低災害損失程度,我局繼續開展防災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在河東鄉愛民社區、鎮曾家洼社區、鎮寶山洲上譚社區兩三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的基礎上,今年我局又申報了鎮社區、鄉村大屋徐家社區兩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以此推動防災減災工作,全力營造了一個人人參與防災減災的創建氛圍,通過創建活動,極大的提高了社區居民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技能

五、穩步推進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工作

為提高農民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生活能力,根據《省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試點實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局與保險公司已成立了政策性農房保險聯合領導小組,對此項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了責任。

六、加強災情信息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

為做好災情信息管理工作,加強災情信息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我們對全縣的基層民政災情信息員以與會代訓的形式進行了業務培訓,通過培訓確保災情信息員能夠準確把握《自然災害情況統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從而具備規范獲取和報送災情信息的能力。

七、規范完善救災款物的使用和管理

為使救災款物真正落實到最困難的群眾手中,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我局與財政部門聯合發文出臺了《縣救災款物使用管理規定》來規范、完善救災款物的使用和管理,并實行定期檢查監督機制,會同紀檢監察部門對每一筆救災款進行跟蹤檢查,下撥一款,跟蹤一款,杜絕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確保每筆救災款的安全使用。

八、慈善工作

為使我縣優秀的貧困高中生在考取大學后,不因家庭貧困而失學,圓他們的大學夢,我局積極開展了“愛滿人間慈善助學”項目活動,共資助大學生6人,發放慈善助學金12000元。

九、社會福利工作

扎實做好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省民政廳、財政廳《關于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的通知》文件精神,繼續對符合條件的孤兒實施了1100-700元的生活費救助,全年共救助孤兒15名,發放孤兒救助金13.52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