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林業生產情況匯報
時間:2022-06-09 09:03:27
導語:春季林業生產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第一次林業會戰現場觀摩會議以后,鄉黨委政府進一步提高認識,在高標準地完成了濱東路林帶加寬工程、新海路林帶補植工程和小開河示范段建設的基礎上,再接再厲,以津汕、榮烏高速公路補植完善、信河路林帶建設、成片造林、綠色小康村建設、鄉村路綠化和棗樹清園等為重點,強化林權制度改革和林木管護等措施,再掀全鄉林業會戰新高潮。截止目前,全鄉共完成植樹10萬余株,修筑高標準綠化平臺2300米,修整邊坡14000米,開挖隔離溝4200米,動用土方8.6萬方,用于植樹、土方、林地補償累計投資98萬元。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是領導再加強。成立了以黨委書記任政委,鄉長任指揮,包辦事處領導、各辦事處書記、林業站長為成員的林業生產指揮部。鄉黨委、政府多次召開全鄉林業生產調度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克服一切困難,確保圓滿完成任務,并提出了打造全縣樣板工程、精品工程的目標。主要領導包重點工程,班子成員包責任段、包片,一般干部包點。分管領導加班加點,盯在工地,合理規劃,精心指導,抓好造林任務、栽植地塊、苗木供應、資金投入、人員責任五個方面的落實,及時解決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辦事處、村克服各種困難,加班加點,表現出了較高的執行力。全鄉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有效管理機制。加快了林業生產進度,收到了明顯效果。
二是資金籌措再落實。層層分解任務,籌資采取以鄉為主和以村為輔相結合,財政撥款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今年在通過市場運作吸引社會資金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截至目前,津汕、榮烏高速公路綠色通道的補植,涉及12個村7.3公里,補植白蠟、速生楊共計3.4萬株;濱東路林帶加寬,長4.2公里,由原來的30米加寬到50米,新栽白蠟13880株;小開河東岸(信河路北)綠化示范段500米,栽植棗樹8000株;信河路林帶建設3000米,新栽速生楊14500株;完成成片造林400畝,鄉村綠化20公里,綠化示范村2個;并全部涂白、澆水。建立了5處棗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全面完成了棗樹清園工作。累計完成投資98萬余元。大部分綠化任務已經完成,目前已進入掃尾階段。
三是管護措施再到位。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管護”的模式,將新栽植的樹木一律逐戶簽訂林地征用管護合同,確權到人,確權到戶,明確產權,對濱東路、高速路林地征用按每畝每年100元或200元給予農戶補償,連補三年,充分調動了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確保了造林綠化質量。嚴把質量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宜栽棗樹的栽棗樹,宜栽白蠟的栽白蠟,宜栽速生楊的栽速生楊。重點地段一律采取專業隊栽植的方式進行,隨起苗、隨運輸、隨栽植,確保了成活率。從挖坑、樹苗、栽植、培土、定干、澆水、涂白等各個環節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標準、統一把關,確保一次成功,確保了栽一棵活一棵。
通過觀摩現場,感到盡管自己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與先進鄉鎮相比,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還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提高執行力和領悟力,不為困難找理由,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好查漏補缺,力爭全面完成縣委、縣政府交給的林業生產任務。
- 上一篇:鎮長在鎮委工作會議講話
- 下一篇: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