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十八屆五中全會學習情況匯報
時間:2022-01-07 09:09:20
導語:民政局十八屆五中全會學習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完成兜底任務
圍繞二〇二〇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區民政局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對貧困人群實行應保盡保,提高低保、五保、城市“三無”和孤兒供養標準,建立農村五保供養自然增長機制。同時加強動態管理工作,根據國務院《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加強聯動機制建設,全面實施低收入家庭認定信息核對平臺,實現部門信息平臺對接、信息共享,切實提升專項救助實效。逐步提高醫療救助比例、救助封頂線。加強兒童白血病、先心病、婦女乳腺癌、宮頸癌疾病四種重特大疾病的救助力度,統籌資金,加大投入,全面完成扶貧攻堅兜底任務。
二、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包括養老機構建設、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居家養老服務、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等。
一是大力推進社區養老服務。采取“公辦公營、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形式,積極鼓勵現有醫療機構、物業管理、家政服務、農家樂等服務行業加入社區養老,開設日間照料,逐步實現城鄉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使老年人不出社區、不出家門就能夠享受到專業照料、護理、保健等服務。
二是大力發展機構養老服務。合理布局規劃發展養老機構,按照“規模適度集中、區域分布合理”的原則,分步驟對還沒有養老機構的鄉鎮新建敬老院,對原有的老小散敬老院實行逐年改建,形成規模。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在中心城區建養老機構,緩解城市養老供需矛盾。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關政策,落實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用地、稅收、財政、金融、水電、衛生、就業培訓、保險、行政收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打破行業隔閡、消除體制障礙,保障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
四是加快建立信息服務平臺。以強大的網絡通訊系統和健全的線下服務系統為支撐,為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老年人通過一個電話或網絡一個指令即可在家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各類服務。以養老服務帶動養老產業,提升第三產業服務水平,擴大就業,增加內需。
三、完善公共設施建設
圍繞提升社會保障能力,構建公共設施建設。一是找準規劃定位,明確目標任務。將一系列與民生關系密切、保障和改善民政對象基本生活所需的項目列入十三五規劃,如公益性公墓建設、流浪乞討救助站、防災減災培訓中心、民政康復院等。二是注重多元投入,合力推進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創新投入模式,著力構建政府主導、社會支持、民間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大力興辦民辦養老機構,如國瑞養護院、城南養生堂等。不斷加強基層陣地建設,提高服務功能。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能力
加強班子建設、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能力。一是對局機關及下屬單位和鄉鎮(街道)民政干部開展的培訓服務。年初進行培訓,年中進行小評,年底進行總結,中間不間斷的以會促訓和局機關各業務股室經常深入鄉鎮(街道)進行現場指導,針對問題有的放矢。同時,局機關和鄉鎮(街道)民政干部時不時進行座談和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不斷提高業務素質,不斷增強社會工作處理能力,以做到更好的服務于民。
二是對鄉鎮(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開展的培訓服務。一是每年不少于一次的集中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培訓,請相關單位和個人傳經送寶,拓寬視野,豐富社區工作人員有關知識;平時,抓住每次會議機會,以會促訓加強指導。
- 上一篇:網絡資源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 下一篇:信息安全課程教學設計與研究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