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報告

時間:2022-11-02 02:47:49

導語: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報告

2017年是喜迎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來,鄉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較好地完成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階段性任務。現將本年度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脫貧攻堅工作成效

經過宣傳動員、貧困戶識別、公示等一系列工作,全鄉共識別出貧困戶71戶247人(2014年已脫貧12戶,45人,2016年已脫貧55戶,188人,2017年擬脫貧4戶,11人,2018年擬脫貧2戶3人)按脫貧辦要求,我鄉對人員基礎信息及國子系統再次核實,確保我鄉貧困戶及貧困人口信息精準。經過近日的實地調研,統計出(截止2017年9月實際收入):所剩6戶14人中,最低戶的人均純收入3155元,最高戶人均純收入4325元。對2014年、2016年已脫貧貧困戶,收支情況進行每季度動態監測,貧困戶通過經果林發展收入明顯增加。

二、致貧原因

通過調查問卷和開展坐談會再結合實際分析,我鄉貧困戶致貧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基礎設施薄弱。一是鄉特殊的地理環境,耕地多為旱地,水利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農戶自身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抗旱。二是通組公路路況差,農產品運輸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

(二)思想觀念落后。一是貧困戶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不懂得利用科學種植技術。二是貧困人群信息閉塞,自給自足思想嚴重,發展產業受限,增收致富的途徑十分狹窄。這幾年,根據鄉的傳統種植優勢和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經果林種植,但傳統種植方式的產量及收益與科學種植產量及收益有著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在對果樹的修枝,施肥,用藥等方面更需要科學的種植技術,科學種植不僅能提高水果的品質,還能節約種植成本。通過我們的調查,市場上水果價格差很大,而這些貧困戶因為自身缺乏技術,往往花大成本種出的水果卻因品質不佳,只能以較低的價格出售,這是造成他們貧困的一原因。

(三)其他致貧原因。一是我鄉山高坡陡,自然條件惡劣,生產生活條件較差,無法進行機械化操作,對勞動力的依賴性非常大。二是我鄉地處偏遠山區,學生上學極為不便,學習期間的住校費、生活費等的開支,加重了農戶的負擔。貧困家庭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大學學業費用開支巨大,造成生活相對貧困。三是我鄉共有12個地質災害監測點,周邊果樹及易受影響,造成減產。

三、脫貧工作中最大的困難

1、因我鄉無脫貧項目與專項資金,幫扶形式較單一,幫扶以技術幫扶和基礎設施投入為主。

2、由于貧困戶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十分落后,發展商品生產、開拓市場的能力相當弱,需接受勞動力就業技術培訓和新型種植技術培訓。

3、少數群眾的主體意識不夠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期望值過高,有相互攀比現象。尤其是在籌資建設方面,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四、幫扶舉措

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鄉將從以下方面繼續穩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一是爭取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加大生產耕作便道的硬化工程建設,在降低生產運輸成本的同時會節省更多時間用于搞好生產。加強引水灌溉工程建設,改善生產耕作條件,同時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二是繼續加強科學種植技術的培訓,提高我鄉特色水果的品質。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群眾開拓新的銷售渠道,著力打造農產品品牌,做大做強鄉蘋果、花椒產業。支持和鼓勵有意向的種植戶擴大規模改進技術,通過示范,帶動全鄉種植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三是培養貧困戶感恩意識,正確認識脫貧工作,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脫貧工作不是面子工程,不是“拿錢”扶貧,而是從根本上扶貧,缺技術的多學習科學的種植技術,缺勞力的結合自身情況發展其他經濟,認真配合縣鄉村開展脫貧工作,積極主動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