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大學討論大調研情況匯報

時間:2022-10-18 04:23:27

導語:街道大學討論大調研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大學討論大調研情況匯報

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以來,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把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作為當前第一位的政治任務,按照省、市、縣委部署要求,圍繞彭清華書記提出的6個問題,助力新時代“領先發展、率先跨越”為主題,以“學深研透、促進發展”為目標,多舉措推進活動的開展,取得良好實效。

一、精心組織,有序推進。一是建立機構,加強領導。及時召開專題黨委會,研究部署,成立了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建立了以街道班子成員為組長的督導組,負責全處工作督導。二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印制宣傳貼2000份,宣傳標語26條,分別張貼和懸掛在各社區街道、小區、樓道,各單位還制作宣傳欄,利用社區led顯示屏滾動播放。三是精心部署,有序推進??h動員會后,及時召開了專題黨委會,研究部署,確定了委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點,制發了實施方案,召開了動員大會,全處各級基層黨組織活動全面開局。

二、注重學習,打牢基礎。采取了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書本學習與網絡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在學習中注重創新活動的載體。學習資料主要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書記彭清華關于回答好治蜀興川“六個重大問題”等教材資料。一是認真開展專題學習。黨工委中心組率先垂范集中學習6次,分別研討交流了活動的重大現實意義,豐富內涵,結合實際談了自己的學習體會。組織干部集中培訓12次。二是積極開展專題討論。為確保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省委書記彭清華關于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重要要求的落實。開展了對街道辦事處當下所處的歷史方位怎么看?民生“10件大事”怎么推?城中村改造怎樣建?違法建設如何控?拆遷如何拆?鄉村振興怎么抓?脫貧攻堅戰怎么打?隱患風險怎么防?環境污染怎么治?城市社區如何抓?政治生態怎樣凈”進行再認識、再思考、再深化。圍繞縣委確定的“領先發展、率先跨越”戰略目標,全面有效履行職能,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扎實的作風、更加高效的履職,主動融入新時代,努力實現新作為,為高質量建設新貢獻力量的黨員干部談認識、談體會、談感悟1次,形成體會交流材料20篇;三是開展專題教育。為牢固樹立黨員干部使命擔當,傳承紅色基因,街道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七一”前,街道和村(社區)干部分為兩批到遵義進行了“紅色教育”,通過親身參觀遵義會址、紅軍革命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聽專家講遵義革命事跡等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干部的使命感責任感。四是扎實開展大調研。開展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省委書記彭清華關于回答好治蜀興川“六個重大問題”,以新形勢下發揮職能作用,助力新時代“領先發展、率先跨越”為主題的調研活動,全處中層以上干部形成調研13篇。

三、結合工作,注重實效。在活動中,始終堅持把服務群眾、實事惠民貫穿其中,使活動的效果落實到為民、惠民行動中,讓為民務實清廉行動的成果來檢驗活動成效,做到了兩不誤、兩促進。一是城市黨建領導體系完善。按照“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樓棟院落黨支部+樓道黨小組”的架構,將轄區6個社區黨組織全部升格為社區黨委,依托小區院落、物業公司、產權單位等建立黨支部31個、黨小組230個,實現了以黨組織的上下貫通推動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城市社會治理的無縫銜接。二是責任鏈條構成。建立城市基層黨建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基層黨建專題會議,集中進行政策理論學習、季度匯報考核、社情民意研判、疑難事項協商、下季工作安排等。同時,建立好城市基層黨建“任務、問題、責任”3張清單,推動基層黨組織對單調度、對單推進,逐項解決。三是運行更加規范。堅持“在一線掌握民情、在一線展開工作、在一線解決問題”工作理念,建立黨員干部聯系社區制度,街道10個班子、33名黨員干部全覆蓋結對聯系城市社區,直接參與、指導幫助社區組織開展各類黨建活動和社會治理工作,用制度的剛性約束作用督促干部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勁頭朝“下”使。四是城市基層治理共治體系形成。我們整合資源,精準發力,努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五是機制得到完善。全面開展了社區黨委和黨員“結律師”“結物業”“結家庭”三結活動,讓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機制推進有了抓手。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聚合器、牽引機作用,協調中橋物業建立“黨員服務流動車”,在社區探索建立智慧社區信息化黨群服務平臺,廣泛開展“雙報到”、干部進村入戶大走訪、“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牽頭組建了10支550余人的志愿服務隊攜手開展志愿服務,化解居民矛盾糾紛240余起,解決群眾問題300余個,直接服務群眾1萬人次,黨組織領導、黨員干部引導、居民群眾參與的基層治理模式更加完善。六是居民共治得到強化。健全完善黨領導下的居民自治監督機制,組建居務監督委員會,推選公道正派、群眾信任的老黨員、老干部擔任監委會成員,負責監督社區實施財務、事務公開,定期向小區居民和黨組織通報情況,形成了“多一雙眼睛發現問題、多一雙手解決問題”的治理格局。七是經濟全面發展。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征地拆遷平穩順利,共拆遷48戶,七小、婦幼保健站、三小區道路建設用地平穩推進,全處繼續保持違章“零”搭建;城市管理再上臺階,城鄉環境治理保護措施有力;環境保護取得實效,對轄區河道進行清淤整治、涪江、武安河、城西河、枇杷河流域河長負責制全面落實,秸稈禁燒有效遏制。社區被確定為全市智慧社區和居家養老示范社區。

下步我們將按照中省市縣的要求,把活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常抓不懈,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以“釘釘子”精神鞏固和擴大已有成果,構建長效機制,統籌兼顧,以嚴肅認真的態度,深化“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