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裆ぷ髑闆r匯報
時間:2022-11-03 10:08:22
導語:保基本民生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們緊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重要節點,認真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全面履行兜底保障政治責任,立足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定位,圍繞提升基本民生保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民政事業同步推進、同向發力,以強有力的舉措確保了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有效推進,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是持續加強農村低保動態管理。加強部門銜接,結合困難群眾預警信息,及時核查未脫貧人口、監測人口、邊緣人口“三類重點對象”以及重病患者和重度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強化動態管理,及時將符合保障條件的對象納入保障范圍,確保應保盡保。同時,切實落實“單人戶”施保政策,將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13名重度殘疾人和8名重病患者以及農村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777名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全部納入了保障范圍。9月份,全縣共有農村低保對象11675戶37855人,其中兜底保障對象6829戶18440人。
二是持續強化特困對象監護照料。完善特困供養人員認定條件,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精神,將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9月份,全縣共有特困供養對象1738人,1-9月份共發放特困供養人員資金994.786萬元。切實落實鄉(鎮)村干部定期走訪探視分散特困供養人員制度,靠實監護人監護照料責任,通過招標采購的方式,為1633名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發放衣物等生活用品1633套,價值644.24萬元。同時,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構建“30分鐘服務圈”,在全縣設立309個服務網點,每月定期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提供環境清掃、個人衛生清潔、衣物被褥清洗、健康狀況監測等上門服務,有效解決了“視覺貧困”問題。1-8月,第三方服務機構共提供上門服務24168人次。
三是持續強化臨時救助托底作用。依托鄉鎮政務大廳,及時受理、轉(交)辦、轉介困難群眾的救助申請事項,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對因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等突發性意外事件造成家庭財產重大損失或人員傷亡的,按照一事一議方式,一次性給予不超過2.5萬元的臨時救助金。截止目前,共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387.7萬元,其中急難救助212戶947人,發放資金352.65萬元(含先行救助9戶30人)。
四是持續強化殘疾人福利政策落實。加強部門協調配合,每月開展動態管理,對已享受“兩項補貼”殘疾人中去世、戶籍外遷、康復變動,資格條件發生變化的補貼對象,及時核減、定期核銷;對新辦證殘疾人,按照相應條件及時納入“兩項補貼”范圍,做到精準識別、應補盡補、應退即退。1-8月,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540.88萬元,其中,為5899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284.09萬元;為5312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256.79萬元。
五是持續全面落實兒童福利政策。高度重視關愛保護特殊群體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的基本生活。按照城市福利機構集中供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費1360元/人.月;農村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費1000元/人.月,1-8月份,為160名孤兒發放基本生活費171.084萬元;為273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費194.22萬元。
六是持續發放階段性價格臨時補貼。嚴格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按照省、市指導標準,對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城鄉低保對象、城鄉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和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按月及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7月份,共發放物價補貼1055.63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委書記林鐸在省民政廳調研時的講話精神,進一步開展兜底保障專項提升行動,把老弱病殘作為重點保障對象,動態跟蹤監測脫貧不穩定人口和易返貧人口,盯細節、抓過程、保結果,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切實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一是適度擴大城鄉低保覆蓋范圍,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在堅持現有標準、確保低保制度持續平穩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省、市政策要求,適度擴大低保覆蓋范圍。對無法外出務工、經營、就業,導致收入下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城鄉居民以及低收入家庭中的所有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凡是符合低保和單人戶施保條件的,全部納入低保范圍。
二是適度擴大臨時救助范圍,切實做到應救盡救。堅持凡困必幫,有難必救,通過加大數據比對、排查摸底和主動救助力度,對受疫情影響以及因火災、意外事故、突發重大疾病、遭遇其他特殊困難,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家庭或個人,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并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作用,積極開展“先行救助”。
三是加大預警監測力度,切實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嚴格落實監測預警機制要求,密切關注未脫貧人口和收入不穩定、持續增收能力較弱、返貧風險較高的已脫貧人口,以及建檔立卡邊緣人口。對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反饋的紅色、橙色預警對象,組織人員逐一入戶核查,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或個人及時提供相應救助,堅決杜絕“漏?!薄奥B”“漏救”的問題發生,確保救助工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對暫時不符合救助條件的建立檢測臺賬,持續關注家庭生活狀況。
四是加大巡查探訪力度,切實保障受災群眾生活。進一步提高警惕,認真落實民政服務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保護服務對象生命健康安全。認真學習領會關于防汛救災工作地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對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群體的巡查探訪,加強民政服務機構防汛避險工作,切實做好受災群眾的生活保障工作。
- 上一篇:民政局重陽節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 下一篇:多措并舉保基本民生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