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民生及重點報告
時間:2022-12-03 02:51:31
導語:殘聯民生及重點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2012年,區殘聯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殘聯的精心指導和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為中心,以民生工程為重點,著力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創新工作模式,打造工作亮點,圓滿完成了各項年度目標任務,全區殘疾人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現就全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委兩個7號文件和國辦發[2012]19號文件,研究制定區貫徹實施辦法
為深刻領會《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2008]7號)和《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贛發[2009]7號)以及《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2]19號)文件精神實質,3月23日在區委黨校召開全區殘疾人工作會議。全區殘聯系統干部進一步深入學習了中央、省委兩個7號文件和國辦發[2012]19號文件,對每個文件提出的目標要求和基本任務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并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相關領導、單位以及殘疾人的意見,起草了區委、區政府《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辦法》和區《關于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
二、認真組織實施民生工程殘疾人項目,使殘疾人同享社會發展成果
1、積極開展康復項目救助:根據省殘聯、省衛生廳、省財政廳共同制定的《2012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殘疾人康復項目實施方案》和《2012年市殘疾人康復工作要點》,結合我區的工作實際,認真制定了《區2012年民生工程殘疾人康復項目實施方案》。全年共為1572名殘疾人進行了康復和康復服務。其中為22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服藥醫療救助,任務是200名,完成110%;為6名貧困下肢截肢者安裝普及型假肢;為社區1196名殘疾人提供各種康復訓練與服務,完成136%;培訓康復協調員150名,完成100%。認真抓好了16個社區殘疾人康復站的建設(其中省級4個、市級4個、縣級8個)。區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足額配套殘疾人康復項目資金20.8萬元(吉青府辦抄字[2012]185號),使殘疾人同享社會發展成果。
2、認真做好就業與培訓項目:購買39個公益性崗位安置殘疾人;推選和培訓了30名殘疾人為農家書屋管理員,并全部正常上崗,完成率200%;我們整合區科協的技術資源,分別于今年4月、9月在天玉鎮、值夏鎮和新圩鎮舉辦了三期農村殘疾人種養技能培訓班(食用菌、大棚蔬菜、養殖技能)和一期就業崗前培訓班,共培訓139名,任務是60名,完成230%;區殘聯積極拓展殘疾人就業渠道,與贛州華堅鞋業集團取得聯系,于今年4月推薦并護送了一批殘疾人到該企業就業。經過協商,該企業同意作為區就業的一個基地。只要符合條件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區殘聯都可以推薦到該企業就業,由此開辟了一條殘疾人就業的長期渠道,到目前為止,共推薦145名殘疾人就業推薦殘疾人就業145名,就業率達70%。目前,區殘聯又在與吉州區興協電子洽談,準備建立一個新的區殘疾人就業基地。
三、全面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
1、全面調查了解了全區殘疾人已享受社會救助、社會保險補貼和各項待遇情況;建立了重度殘疾人困難補助金制度,特惠保障初見成效,將重度殘疾人全部納入城鄉醫療救助范圍,并對全區無生活自理能力的貧困重度殘疾人發放困難補助金,全年共發放殘疾人特困救助資金89600元。同時,今年從保障金中安排資金2.7萬元,扶持了5戶殘疾人發展種養殖。
2、認真實施“陽光家園計劃”。通過調查摸底,確定65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為居家托養資助對象,共發放資金32500元。
3、認真組織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認真組織開展了2012年專項彩票公益金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30戶的督促檢查。嚴格按照規范程序,篩選資助對象。針對工程進度、施工質量、建設標準、資金落實等方面進行了實地查看,提出了工作要求,確保貧困殘疾人在春節前搬入新房。區政府還在財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為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配套資金3.75萬元(吉青府辦抄字[2012]185號)。
4、抓好落實“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以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發文《關于在新農村建設中做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的通知》。在新農村建設中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建設規劃時要規劃好無障礙建設,在實際操作中對重度肢殘人、盲人家庭和公共建筑實行無障礙建設,并結合“五改五通”開展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此舉深得殘疾人的支持和廣大群眾的贊譽,也是全省首例明文要求在新農村建設中開展殘疾人無障礙建設和改造的縣(市、區)。該文件作為典型材料在全省宣傳推廣。在新農村建設中為2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上門上戶確定每戶的改造重點,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為重度肢殘人家庭修建坡道、安裝座便器、浴凳、扶手等;為聾人家庭發放閃光水壺、振動鬧鐘、安裝閃光門鈴等;為盲人家庭,安裝語音電話,發放盲杖、報警電飯煲等。幫助殘疾人消除了家庭生活障礙、改善了其生存狀況、提高了生活質量。
5、開展了全省無障礙區的創建工作,以區政府名義成立了《區創建全省無障礙區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出臺了《區創建全省無障礙區的實施方案》,全區的建設都能按照國家無障礙規范化進行建設。
6、認真做好殘疾人災后生產自救和重建工作。2012年6月份,區經歷了百年不遇的強降雨,許多殘疾人家庭的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區殘聯組織工作組下到各鄉鎮、街道摸底調查殘疾人受災情況,并積極協調解決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對特困殘疾人啟動了特別救助渠道,為他們送衣送糧和補助資金共計5萬元,解決了在受災中貧困殘疾人的特殊困難。
7、加大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力度。全年共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21萬元,任務數為21萬元,完成100%。
四、認真開展殘疾人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強化、提高”活動年活動,完善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
按照中國殘聯《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驗收標準》的要求,區殘工委制訂了區《開展殘疾人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強化、提高”活動年的實施方案》(吉青殘工委字[2012]3號);同時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轉發了《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殘聯關于進一步推進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吉青辦字[2012]151號)。完善了各專門協會工作職責,并指導其開展工作;建立了代表大會聯系制度;進一步協調無障礙建設,指導新農村建設中殘疾人戶的無障礙改造;完善了區、鄉鎮、街道殘聯和村(社區)殘協的組織建設,三級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100%達標,并已檢查驗收;把殘聯干部納入全區干部培訓,以組織部名義舉辦了首次區殘聯系統干部培訓班,共培訓45名殘聯系統干部。
五、加大宣傳調研力度,積極開展殘疾人文體活動
1、圍繞本區殘疾人事業重點工作、抓住愛耳日、聾人節、肢殘人活動日、殘疾人文化活動周和第二十次全國助殘日等重大活動和重大節日,加大宣傳力度,在市電視臺都有相應的新聞報道,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認真做好了《殘疾人保障法》和《殘疾人就業條例》的宣傳工作,大力宣傳中央、省委兩個7號文件和國辦發[2012]19號文件精神,組織開展了各種殘疾人文體活動。
2、加大殘聯刊物的征訂力度。2012年征訂《三月風》40份,任務為27份,完成149%;征訂《中國殘疾人》40份,任務為27份,完成149%。
六、認真做好“十一五”殘疾人規劃綱要總結和“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
對照“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認真開展了自檢自查工作,圓滿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的各項任務。根據“兩個7號文件精神,結合本區實際,研究起草了“十二五”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初稿,待提交區政府,納入區政府的“十二五”綱要體系。
七、經驗和體會
1、做好殘疾人工作要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自降一格,更多地與各鄉鎮(街道)、各相關的部門單位主動溝通,才能取得人家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促進各項殘疾人工作的順利開展。
2、做好殘疾人工作要信息靈通,主動了解部門單位的工作開展情況,凡能涉及到殘疾人工作的,都應及時協商,爭取整合資源,把殘疾人工作納入進去,這樣對開展殘疾人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殘疾人工作者要熟練掌握各項殘疾人工作業務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各項涉殘優惠政策,要在任何場合上,都能說出與殘疾人工作相關的事情來,這樣能提升殘疾人工作的影響。
八、存在的問題和要求
1、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任務指標少,難以滿足貧困殘疾人的需求。
2、殘疾人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F在社會上還存在歧視殘疾人的現象,殘疾人就業機會少、障礙大、就業率低。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還須加以解決。
3、希望上級業務部門加強指導,如社區康復站建設、“十二五”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編制、貫徹兩個7號文件等。
九、2012年工作要點
1、正式出臺區委、區政府《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辦法》和《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
2、配合區政府做好區新的綜合殘疾人服務中心建設,爭取201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積極申報和爭取殘疾人康復服務和托養服務中心項目,納入2012年的國家立項。
3、全面推進“兩個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康復服務、教育服務、就業服務以及托養、文化體育、法律等服務體系,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完善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促進和強化各項社會保障和服務措施的落實。
4、制定并出臺《區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
5、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等5個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落實各社區(村)殘協專職委員和農家書屋管理員的選聘、使用和管理,真正發揮專職委員的作用。
6、繼續按要求做好民生工程涉殘項目,讓殘疾人得到更多的實惠。
7、做好殘疾人康復、就業、培訓、扶貧開發等各項業務工作,讓殘疾人得到更多的服務。
第二篇
區“十一五”期間殘疾人工作按照《區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認真貫徹實施,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殘聯的業務指導下,在區殘工委各成員單位和全區社會各界及廣大殘疾人朋友的支持配合下,經過我區全體殘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區殘疾人事業取得了新的發展,先后榮獲了“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區”、“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區”、“全國‘兩刊’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殘疾人工作先進區”等多項榮譽稱號。
一、“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一)鄉、鎮(街道)殘聯組織成立,服務網絡日趨完善
建立和健全了鄉鎮(街道)殘聯組織,實現了“三個活躍”。成立了9個鄉、鎮(街道)殘聯和125個村(社區)殘協,并配備了9個專職理事長和選聘了131名殘疾人專職委員,把各級殘疾人組織建設成真正“代表、服務、管理”于殘疾人的組織,使全區殘疾人組織建設制度化、規范化。
(二)康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五年來,共篩查出白內障患者1235例,實施復明手術656例,脫盲率達100%,脫殘率達98%;免費為5名低視力患者配用助視器;為16名聾兒進行語言訓練;為18名殘疾人安裝假肢;為殘疾人贈送輪椅和提供輔助用品用具1358件。并認真組織開展“視覺第一中國行動”,“美國光明寺慧方法師”、“香港慈善總會”等國際國內慈善組織聯系協調,殘疾人康復工作成效明顯。
(三)教育培訓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將殘疾少年兒童納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范疇,確保殘疾少年兒童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五年來,全區有適齡殘疾兒童(含殘疾人子女)36人,已全部入學,入學率達100%;二是加大對殘疾少年兒童的救助力度,36名殘疾學生享受了“兩免一補”優惠政策。另外還積極實施“彩票公益金助學”、“長江新里程助學”等助學工程,資助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子女30人,資助金額達9萬元;三是對考上大中專高等院校的殘疾學生或殘疾人子女進行資助,五年共資助殘疾人考生和殘疾人子女300名,資助金額達30萬元。
(四)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
大力宣傳殘疾人就業政策。一是大力征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今年已征收了轄區各農場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明年將征收范圍擴大到個體工商戶;二是積極安排推薦殘疾人就業工作,要求各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現思瑞銅業有限公司就已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120人;三是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建立殘疾人求職登記檔案,開展殘疾人就業培訓,使145名殘疾人實現自主就業(含個體工商戶),并為他們爭取了減免稅費的優惠政策;四是投入培訓資金37.8萬元,培訓各類殘疾人259人,其中:職業技能培訓120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39人。
(五)殘疾人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我區把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列入政府扶貧計劃,同步部署,同等實施。一是高度重視殘疾人扶貧工作,廣泛開展“幫、包、帶、扶”活動,通過幫扶,使1560名殘疾人解決了溫飽問題;二是全面推進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區共有1860名貧困殘疾人納入醫療衛生體系范圍,全區有469名殘疾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2546名殘疾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
(六)殘疾人文體工作形式多樣
我區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殘疾人宣傳文體工作,促進了
殘疾人宣傳文體工作的健康發展。一是精心組織各類活動,利用元旦、春節、“助殘日”、“聾人節”、“國際殘疾人紀念日”等重大節日,開展活動,大力宣傳殘疾人事業。五年來,累計發表各類宣傳報道文章136篇,出刊《殘聯簡報》30期;訂閱《中國殘疾人》和《三月風》等殘疾人刊物300本。二是積極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組織開展了殘健同臺為主題的各類文化娛樂活動,舉辦了區殘疾人文化活動周活動。三是組織我區殘疾人蔣鴻鈞參與全國各項比賽并獲得了好成績。四是積極組織城區100余名殘疾人觀看(收聽)殘奧會開幕及比賽實況。五是我區肢殘人協會、盲人協會、聾啞人協會等各專門協會積極開展活動,特別是區肢殘人協會,每年都單獨開展3次以釣魚、撲克、唱歌等各種娛樂活動,殘疾人在協會活動中十分活躍。
(七)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進展順利
幾年來一直把改善殘疾人住房條件當做為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行動。一是加強領導,切實抓好殘疾人危房改造項目的調查、審批、施工、驗收各個環節,由專人負責,理事長負總責,確保將殘疾人安居工程建成民心工程和陽光工程,讓殘疾人住有所居;二是將殘疾人危房改造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2006年—2012年共爭取資金30萬元,為120戶(人)農村貧困殘疾人進行危房改造。
二、2012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認真組織實施民生工程殘疾人項目,使殘疾人同享社會發展成果
為22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費服藥醫療救助;為6名貧困截肢者安裝了普及型假肢;為社區900名殘疾人提供各種康復訓練與服務;培訓康復協調員150名;購買39個公益性崗位安置殘疾人;推選和培訓了30名殘疾人為農家書屋管理員,并全部正常上崗。
(二)開展了創建全省無障礙區活動
按市殘聯安排,區2012年要開展創建全省無障礙區活動。區殘聯積極與政府辦、農工部、建設局、老齡委等單位協調。
1、以區政府辦名義制發《區創建全省無障礙區活動實施方案》。
2、以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發文《關于在新農村建設中做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的通知》。要求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建設規劃時要規劃好無障礙建設,在實際操作中對重度肢殘人、盲人家庭和公共建筑實行無障礙建設,并結合“五改五通”開展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此舉深得殘疾人的支持和廣大群眾的贊譽,也是全省首例明文要求在新農村建設中開展殘疾人無障礙建設和改造的縣(市、區)。該文件作為典型材料在全省宣傳推廣。
3、全區所有的建設項目都要求按建住部無障礙規范化要求進行設計建設。
4、對今年2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戶進行上門上戶實地調查了解,分別確定每戶的改造內容,并由當地村委會負責組織實施,改善了這20戶殘疾人的生活條件。
(三)組織開展了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鞏固、強化、提高”活動年活動
以區政府殘工委名義印發了《關于開展殘疾人組織建設“鞏固、強化、提高活動年的實施方案》,大力推進全區殘疾人組織建設,對區本級、鄉鎮(街道)殘聯和村(社區)殘協的組織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工作任務。使全區殘疾人組織基本達到了規范化建設的要求。省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工作簡報(第5期)??l區活動年的實施方案,供全省各地學習參考。
(四)整合資源,創新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
對殘疾人的創業培訓和就業培訓如何才能起到真實的作用,區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決定今年改變培訓方法,有針對性地專門對農村殘疾人進行產業創業培訓。我們整合區科協的技術資源,分別于今年4月、9月在天玉鎮、值夏鎮和新圩鎮舉辦了三期種植、養殖、大棚蔬菜等生產技能培訓班,共培訓139名殘疾人,使其或多或少掌握了相應的生產技術。培訓班采用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員能懂易學、學用結合。培訓效果非常好,得到鄉村干部的支持和肯定,更得到殘疾人的擁護。改變了原來培訓組織難、教學難、效果不佳的現象。
(五)殘疾人特別救助工作彰顯效益
區建立殘疾人特別救助基金,在殘疾人得到普惠政策救助下,已經發放特別救助金30余萬元,特困殘疾人基本享受到它的好處。特別是今年6月份災害后,在災后重建和救助過程中,區殘聯深入災區,實地了解掌握災情,對特困殘疾災民及時送去特別救助金。受助的殘疾人很自豪地說:生活在區的殘疾人就是好,多得到政府的一份關愛。鄉村干部和群眾也稱贊殘疾人特別救助是及時雨。章顯了區殘疾人特別救助的社會效益。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任務指標少,難以滿足貧困殘疾人的需求。
2、殘疾人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F在社會上還存在歧視殘疾人的現象,殘疾人就業機會少、障礙大、就業率低。這些問題
在今后的工作還須加以解決。
三、2012及“十二五”的主要工作目標
1、正式出臺區委、區政府《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辦法》和《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
2、配合區政府做好區新的綜合殘疾人服務中心建設,爭取201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積極申報和爭取殘疾人康復服務和托養
服務中心項目,納入2012年的國家立項。
3、全面推進“兩個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康復服務、教育服務、就業服務以及托養、文化體育、法律等服務體系,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完善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促進和強化各項社會保障和服務措施的落實。
4、制定并出臺《區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
5、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等5個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全面落實各社區(村)殘協專職委員和農家書屋管理員的選聘、使用和管理,真正發揮專職委員的作用。
6、做好殘疾人康復、就業、培訓、扶貧開發等各項業務工作,讓殘疾人得到更多的服務。
- 上一篇:殘聯發展提升活動方案
- 下一篇:殘聯教育就業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