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班子四風問題專題報告

時間:2022-09-29 09:55:23

導語:領導班子四風問題專題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班子四風問題專題報告

一、“四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㈠形式主義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學風不實。以干代學的問題比較突出,較少真正系統、透徹地學習領會理論及專業知識,班子中大多數同志覺得自己是老同志,在審計部門工作多年,已有的業務知識足以應付崗位需要了,滋生了應付心理和懶惰行為,不再去認真學習理論及專業知識。沒有通過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推進審計業務工作開展。如:近年來,投資審計方面相關知識更新較快,業務培訓卻有時讓股長代為參加,學習不系統、不深入,掌握不透。達不到用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

二是規章制度執行不力。局班子在執行市委一些具體工作上,有時存在觀望等候現象。比如2013年出臺的《市政府政務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已經一年了,文件的執行效果還不夠好,我局僅公開了相關項目的審計通知書,本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報告、相關部門預算執行審計報告和審計整改報告確未按要求進行公開。

三是工作中存在重眼前事務、輕長遠打算的現象。在平時審計工作中我們眼里大多看的都是領導的關注點,心里想的是怎么能夠迎合領導意圖,總喜歡做一些容易出彩出成績的工作。認為只要審計業務質量過硬,能得到領導的認可就算把工作做好了,對一些見效慢、成效緩的基礎工作重視不夠。比如,在政府投資審計工作中,重視對投資項目的工程造價審減力度和審計效果,忽略了投資審計檔案規范化管理,導致在查閱投資項目檔案時費時費力,不能給需要查閱檔案的同志提供及時便捷高效的服務。

㈡官僚主義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存在衙門作風。習慣于坐在辦公室看材料、聽匯報、作決策,當甩手掌柜。個別班子成員沒有真正深入審計工作第一線,在與審計人員一道參與審計工作方面做的差、進村入戶調查了解情況方面做的少,不能及時掌握被審計單位和基層的情況,不了解基層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影響了審計職能的進一步發揮。

二是存在“老好人”思想。有的班子成員對不良現象、不正之風不敢堅持原則,不善于開展批評,怕影響團結,危及自己,表面一團和氣、穩定和諧,實則是對工作對同志的極不負責。比如:我局在會議室等公共場所都按照規定放置了嚴禁禁煙的指示牌,但仍有干部在會議室內吸煙,大部分同志都礙于情面視若,沒有及時明確制止,放縱了這種不良行為。追根溯源,這都是“好人主義”思想在作怪。

三是交流溝通少。審計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大家平時各忙各的多,坐下來交流溝通的少,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之間以及分管領導與科室同志之間談心、征求意見的時間較少,對干部思想狀況了解不夠,干部成長關心不夠。比如:對科室同志僅現有工作指導和工作安排,對干部的生活、工作關心不夠,人員配備不齊,有的科室僅一個人,工作壓力大,工作難以開展。

㈢享樂主義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工作干勁松懈、進取意識不強。近年來審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于是我們有的班子成員滋生了驕傲自滿情緒,沉迷于已經取得的成績,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進取精神褪化。干工作習慣于按部就班、缺乏銳意創新、開拓進取、爭創一流的精神。比如,對我局存在的投資審計程序不規范問題,缺乏創新思路,辦法不多、解決不力。

二是艱苦奮斗精神弱化。我們處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趕上了好時代,優越的物資條件讓我們淡忘了過去艱苦奮斗的歷史,有時在工作條件和福利待遇方面,存在與其他地區、其他單位相互攀比的思想。

三是帶頭示范作用發揮不好。局領導班子在模范遵守機關各項規章制度方面自我要求不嚴,有的領導干部上下班還存在遲到早退的現象。如有時周五下午,有的班子成員借口到審計現場或辦公事等,不能到單位上班,實則休息。

㈣奢靡之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存在超規格接待現象。八項規定出臺前,對上級領導視察及外地來賓到訪時,為表熱情,存在接待講排場、多人陪同、追求高檔次的現象。

二是存在超標用房現象。在整改以前,班子成員雖然使用以前的辦公用房,但面積超標。

三是行政管理精細化不夠,還存在浪費現象。行政管理較粗放,精細化程度不夠,存在著不注重細節,疏忽大意而造成的浪費現象。如,個別文件在領導班子成員傳閱即可,但有時要求復印到班子成員及相關股室。還要個別同志下班后,不注意隨手關燈關空調等。

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在審計實施中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做得不夠。實施審計項目過程中廣泛依靠群眾、深入群眾、發動群眾,提供審計線索,反映具體問題,采取見賬、見人、見物,逐一查深、查實、查透的手段指導不力。

二是個別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未及時審計,由于內控機制不夠健全,沒有完全按接件的先后順序實施審計,個別審計項目較長時間未審計,被審計單位有意見。

三是對被審計單位整改落實情況的審計回訪工作開展不力,督促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整改,糾正問題,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加強管理等方面發揮作用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