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綜合治理自評報告

時間:2022-11-06 04:15:17

導語:環境綜合治理自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綜合治理自評報告

通過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我鎮的財力水平得到明顯加強。使我鎮的環境衛生得到了較大改觀,有效調動了我鎮培植財源和征管的積極性和履職服務積極性,激發了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活力。結合我鎮實際情況,按照上級要求,對2016年度“7+1”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進行了績效評價?,F將項目績效評價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概況

根據《市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和恩區財預[2017]24號文件精神,我鎮申報項目其中:涉及基礎設施、場鎮街道維護、環境衛生整治等支出項目。我鎮嚴格按照規定安排使用資金,并加強監督管理,承擔落實相關的事權責任,爭取項目村實施,政府監管的方式進行。項目建設依托項目村現有基礎條件,尊重農民意愿,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整合資源,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為主,突出鎮村特色,通過道路、場鎮街道維護的實施,使項目村交通條件,基礎設施得以改善,方便群眾出行,顯著提高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增加農民收入。

二、項目執行情況

(一)項目投資計劃。按照項目申報規劃,2016年我鎮財政項目支出總投資270萬元,其中:污水處理站30萬元,場鎮示范街道220萬元,村(居)20萬元,支出資金由區財政局按要求將資金撥付到財政所,財政所按工作開展情況支付資金。

(二)項目資金到位情況。財政項目資金部分到位,下差缺口140萬元,到位資金均已全部撥付到各項目實施單位,沒有出現違規使用資金的行為。

(三)項目建設目標完成情況。3個項目建設單位均按照批準確定的建設內容開展項目建設工作。項目已全部完成。

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加強項目的監督、管理和指導,切實將項目的各項建設任務落到實處。我鎮實行分工協作,落實責任,鎮政府成立了財政項目支出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分管建設的副鎮長任副組長,財政、建設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項目實施。明確分工,強化責任,加強資金管理,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二)加大宣傳,營造氣氛,堅持以群眾為基礎,切實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項目實施的兩委班子,高度重視群眾工作,充分發動群眾,調動廣大村民積極參與,變領導意志為村民需要,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讓廣大村民認識項目工程將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利益和意義。

(三)項目公開,資金公示,充分尊重民意。做到財務公開,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知曉權、參與權、決策權、真正做到群眾參與,民主管理。

(四)落實管護責任,嚴把質量關。做好技術服務與質量監督工作,在各項目點建立相應的管護制度,明確相關責任人進行管護;堅持“第一責任人制度”,誰監督誰負責,嚴格驗收,對不合格的項目要求限期整改。

四、績效目標實現評價

通過實施鎮村基礎設施、場鎮街道維護等措施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建設,較好地實現了村容村貌整潔化,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鎮風文明和管理民主目標的實現。

(一)農村基礎設施環境建設得到加強,促進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改變了過去村里“天干土飛揚,雨天變泥塘”、晴通雨阻的狀況,通過場鎮街道維護、環境衛生整治等,改善場鎮環境,有效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使農村展現了新面貌,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促進了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和鎮風文明水平的提高。

項目村積極推行農村財務公開,完善村規民約鞏固整治成果。成為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深入開展工作、統一農民思想、化解各種矛盾的過程,體現了村務管理民主公開,豐富了農村民主管理的內容,提高了農村民主管理的水平。

五、實際成效

實施“7+1”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加快了基礎實施建設步伐,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的又一個新舉措。村內生活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村內農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村臟、亂、差的現象,減少了許多疾病的發生,為下一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堅實基礎。

(一)平等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規劃是基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以解決農民最急需、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入手,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必須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規劃,確保建設取得實效。

(二)制度健全、規范管理是重要條件。健全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工程質量管理、財務管理、財務公開民主理財、民主管理。

六、存在的問題

(一)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一是項目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投入成本很大。二是重建設,輕管理,養護管理制度還待進一步完善。

(二)思想認識還不高。一是缺乏責任心,群眾的評議意見不能夠正確對待,存在弄虛作假和消極應付的現象。二是監督力度不夠。

七、工作建議意見

(一)加大督促指導力度,完善“7+1”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工作程序,簡化手續。

(二)加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要改變這種落后的狀況,必須不斷開辟新的農業投入渠道,逐步形成農民積極籌資投勞、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三)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農村工作開展得好不好,關鍵要看基層組織班子是否有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因此,要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兩委建設,著力培養事業心強、能干事、公道正派、能帶領群眾致富的帶頭人。杜絕在工程建設中損公肥私,大吃大喝現象,同時加大對“7+1”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工作違紀的查處力度。

(四)配套一定的工作經費。建議配套一定的工作經費,減輕鎮財政壓力,更能抓好項目落實

八、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工作計劃中,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提搞全體干部的思想認識。杜絕弄虛作假和消極應對的現象。增強責任感,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二)、搞好宣傳,加強培訓,提高我鎮廣大農民群眾素質。

(三)、制定細則,上報計劃。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早安排,認真做好項目設計和申報工作。

(四)、加強管理,組織實施。項目計劃獲得上級批復后,我鎮及時督促各村組織項目實施,并加強管理,確保所有項目全部保質保量完成。

(五)、加強財政公開透明度,嚴把項目質量關。充分尊重民意,堅持資金公示;做好技術服務與質量監督工作,堅持“第一責任人制度”,誰監督誰負責,嚴格驗收,對不合格的項目要求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