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監督檢查意見整改情況報告

時間:2022-02-18 10:11:40

導語:脫貧攻堅監督檢查意見整改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脫貧攻堅監督檢查意見整改情況報告

2020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赴相關貧困縣開展監督檢查,按照《關于對我省脫貧攻堅開展監督情況的報告》中反饋問題,現將具體整改進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動員部署情況

省里下發整改文件后,我縣高度重視。本著舉一反三、全面檢視、即知即改的原則,責成縣扶貧辦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確整改責任分工。并由縣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討論通過。成立了省脫貧攻堅監督檢查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和縣委副書記任副組長,下設專項組。各相關部門和各鄉鎮結合實際,成立相應組織架構,統籌推動,以上率下,主動擔當,切實形成工作合力。截止12月8日,所有認領問題全部整改完成。

二、反饋問題整改情況

(一)脫貧攻堅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

1.“軟件”工作還不夠“硬”。與道路、房屋等硬件設施建設相比,群眾工作、文化建設等“軟件”方面的工作還不夠扎實深入?;鶎右恍└刹繉Α胺鲐毾确鲋荆鲐毐胤鲋恰钡恼J識和落實還有不到位的地方,部分貧困群眾脫貧的自覺性、積極性還沒有被充分調動,仍然處于“被動靠扶貧”而不是“主動要脫貧”的狀態。

整改情況:持續開展“好人”評選活動、“文明實踐周”暨“志智雙扶環境整治”主題活動,鼓勵貧困戶自強自立、艱苦奮斗、勤勤懇懇、不等不靠。利用新媒體、微信群等平臺,宣傳報道相關事跡及脫貧攻堅精神。精心編排小品《扶貧路上喜士多》、歌曲《我的扶貧干部》等多個文藝作品。深入貧困村演出60多場次,深受百姓喜愛。組織全體幫扶干部深入貧困戶家中,開展“訪民情、送溫暖、話扶貧、感黨恩”活動,幫助清理室內外衛生,宣講扶貧政策,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扶貧公益崗位開發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鄉村兩級結合貧困人口身體現狀,按照有勞動能力、半(弱)勞動能力選聘村級公益性崗位,保證貧困人口通過參與村級公益崗位和公益事業建設獲得報酬。根據縣2020年縣級主導實施產業項目收益分配指導意見》,明確了“按勞取酬,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分配原則,根據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直接分配、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以工獲酬、轉達村集體收入三種途徑進行分配。

2.基層組織和干部隊伍狀況有待改善。靖宇縣部分村支書反映工作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但待遇始終不高,沒有養老保險,還要面對農村集體經濟資金嚴重不足等難題,導致村干部難選、難留、難有作為。和龍市南坪鎮6個原有貧困村,只有2名村支書勝任工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村基層組織和干部隊伍的現狀。

整改情況:制定《關于提前做好村“兩委”換屆相關準備工作實施方案》,成立縣村“兩委”換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加強村“兩委”換屆工作組織領導。10月27日,縣委書記對鄉鎮黨委書記和換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開展一次集體談話,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任務,傳導工作壓力。成立了村“兩委”換屆人選資格聯審工作組,對照“十種情形”從嚴開展村“兩委”換屆人選資格聯審196人;制定《縣村黨組織書記備案管理辦法(試行)》,全面夯實縣委選育管用村書記主責和鄉鎮黨委日常監管責任。11月16日-17日,舉辦了全縣新任村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升培訓班,幫助新選任村黨組織書記盡快進入角色;將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目前,全縣141個行政村運轉經費均達20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達5萬元,為村黨組織日常工作運轉以及服務群眾提供了經費保障。按照2019年度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6元)兩倍標準核定(全年29872元)村黨組織書記報酬并發放到位。認真落實正常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2020年,為享受正常離任補貼的611名村干部發放補貼76.3225萬元。建立縣管干部容錯糾錯會商研判機制,為受到誤解、非議甚至誣告的干部撐腰,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嚴格落實省里“兩個辦法”,建立受處分干部教育幫帶機制,對處分期滿、表現優秀的干部大膽使用。

3.空心化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安圖縣石門鎮鏡城村戶籍人口220戶654人,常住人口僅有87戶163人,其中77戶122人為貧困人口,且多為老弱病殘。當地各村常住人口基本上都不超過在冊人口的三分之一,缺乏教育、醫療等方面人才和致富能手,導致發展活力明顯不足。

整改情況:東屏鎮建設一座福利服務中心,預計明年完成?!笆奈濉逼陂g計劃在哈吐氣鄉、莫莫格鄉新建2座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計劃建設縣級失能、半失能養護院,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床位100張。切實加大對行政村建立農村養老服務大院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投入,已建成的逐步提升服務能力,使其成為功能完善、制度健全、充滿活力、作用明顯的農村養老服務平臺;完成了農村八類老人登記,通過省廳老年人巡視關愛系統進行了詳細分類。深入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實施意見》(鎮民聯發〔2019〕5號),對拒絕贍養老人提出有針對性的抵制和約束內容,以此規范子女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進而在全縣上下倡導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建立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月調度工作機制,確保貧困人口簽約服務率達到100%。組建縣、鄉、村三級家庭醫生團隊84個,醫護人員441人,定期開展簽約服務、隨訪、體檢等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未簽約人員、簽約服務協議書填寫、健康體檢、健康檔案建設、一人一策建策等工作,真正做到把貧困患者徹底管理起來,不落一人。完成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33268人,未簽約人員1645人(外出務工、失聯、死亡),簽約服務率為100%。建立紙制健康檔案33268份,電子健康檔案33268份,健康檔案存放在村衛生室中。截止目前全縣共建立“一人一策”16784冊;各高中繼續推進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專項計劃,2020年教育局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資金約769萬元、2020年特崗教師計劃現已有93名特崗教師到崗,縣職業教育學校組織開展了適齡人口技能培訓工作。

(二)扶貧產業發展和資金安全保障有待改善。

4.項目質量總體不高。各地對扶貧產業項目統籌謀劃不

夠,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小、散、弱”和同質化等問題比較突出,缺乏品牌、規模和質量支撐,與市場銜接融合不夠緊密。

整改情況:在9月22日的?豐收節上,組織了40家扶貧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參加了農產品展示和宣傳,效果明顯??h吉糧家庭農場、縣王氏禽業有限公司、縣五棵樹鎮劉氏三姐妹家庭農場、縣榮達酒業4家扶貧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參加了11月27—30日在重慶市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將我縣的扶貧產品推向全國市場;縣政府副縣長在淘寶、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臺直播代言,銷售我縣與木耳、大米等農產品23萬余元。通過網上直播帶貨,提升我縣農產品知名度,拓寬我縣農產品企業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通過電商服務站和農產品線下體驗店為農民實現上行和下行交易額共計400余萬元,幫助促進農民增收;投入3000萬元,由11個鄉鎮與和合牧業合作實施肉牛養殖項目,支持企業與合作社、養殖大戶合作開展“寄母還犢”項目。投入整合資金100萬元,建設母牛繁育技術服務中心,用于養殖戶現場觀摩母牛繁育等技術指導,服務養殖戶。特色養殖產業扶貧基地已注冊了“和合?!?、“禾禾?!?、“草原嘿牛”3個商標,進一步擴大了品牌影響力。

5.產業發展存在隱患。項目決策和運營不夠規范,對合作方經營狀況缺乏有效監管。洮南市奶牛養殖項目合作企業違約,成為失信被執行人,導致項目難以為繼。一些扶貧產業項目發展過度依賴政策、資源和投入,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過于依賴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一旦幫扶政策結束、包保單位和人員撤出,勢必面臨很大困難。

整改情況:縣產業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切實加強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開展指導服務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開展網絡課堂活動的通知》,每個產業發展指導員都加入了所包保村的貧困戶微信群,將“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網絡課堂相關內容轉發到微信群里,同時,根據貧困戶發展產業的不同情況,自制授課內容和進行電話咨詢等方式解決貧困戶技術難題。目前,全縣83名產業發展指導員通過網絡課堂技術知識1500余條。產業發展指導員不定期進村入戶開展指導服務,產業發展指導員臺賬完成更新;為每個村發放了特色種植業技術指導手冊3本,省級專家已加入縣產業發展指導員工作群,市專家名錄已發給各鄉鎮村,隨時為貧困戶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利用96605畜牧業發展平臺,定期各種畜禽的價格預警信息。為養殖戶的及時購入和賣出提供可靠的參考信息,有效規避市場風險;抽調骨干技術人員,組成疫病防控、畜禽改良服務專家小分隊。對全縣的養殖戶進行面對面的授課講畜禽養殖、疫病防控方面的新知識、新技術,提高養殖戶的科學養殖水平。

6.資金管控不夠到位。一些地方對確保扶貧資金絕對安

全、提高使用效率和促進保值增值缺乏有效監管??h四大養殖產業扶貧基地項目累計投入2.5億元,但在項目合同中均無違約條款,存在法律風險,有的扶貧項目資金投入較大,對貧困群眾的回報率卻明顯偏低,收益分配不盡合理。

整改情況:由審計部門牽頭,對2016年以來全縣扶貧產業項目進行了專項審計。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做到了立知立改。對縣級主導的肉牛養殖產業項目開展了確權登記工作。截止11月末全縣所有形成固定資產的產業項目全部進行了確權登記。

(三)“三保障”等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

7.農村醫療仍是短板。鄉村醫生數量不足、素質不高,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功能不全、供應保障落后等問題,成為制約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瓶頸。有的縣域外就醫貧困患者享受相關醫保政策手續較為繁瑣,需要經過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大病兜底、一事一議五道程序。

整改情況:全縣141個行政村,共有145家村衛生室169名村醫。房屋建設規模都在60平方米以上,145家村衛生室均設有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有注射的設有觀察室),各室獨立設置,布局合理,基本藥品種類全部都在80種以上,各類工作制度均統一規范上墻。每個村衛生室都能開展新農合報銷工作,169名村醫全部持有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證書并持證上崗。145家村衛生室全部達到標準;按照《省定向招錄村醫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6月6日縣衛生健康以面試形勢招錄7名村醫,進一步補齊村醫數量不足的短板;村醫補助采取按季度考核的形式,合格后發放。目前,已經撥付1-3季度補助,村衛生室運行經費補助全部發放到位;縣人民醫院組織實施國家基層衛生人才能力項目,共培訓9人;按照《省2020年度農村(村衛生室)定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招生工作的通知》,2020年縣衛生健康局共培養9人。

8.保障機制有待完善。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缺少住宿補助政策依據。危房改造有的戶在人不在,有的檔案管理不夠規范。一些優惠政策需要地方配套資金,我省貧困地區財力緊張,持續投入缺乏保障。白山市反映,目前對監測戶、邊緣戶僅在發生重大變故、調入貧困線以下才開展幫扶,沒有建立提前規避風險的主動響應機制。

整改情況:縣教育局嚴格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補助政策,共發放資金123.65萬元;圍繞房屋質量鑒定、危房改造檔案管理等,住建局全面開展工作培訓和業務指導,進一步規范房屋質量鑒定和危房檔案。堅持標準,糾正錯誤,確保房屋檔案與現實實際、紙質檔案、電子檔案三統一;縣扶貧辦制定了《關于加強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管理防止致貧返貧工作的實施方案》,督促各鄉鎮村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臺賬,落實包保責任,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每月調度風險級別情況。制定《2020年脫貧攻堅臨貧預警工作方案》和《2020年脫貧攻堅驟貧處置工作方案》有效防止致貧返貧。通過有效幫扶,年底動態調整信息顯示,所有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戶全部消除致貧返貧風險。

9.飲水安全還有不足。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有的地方疏于管理,垃圾堆放未遠離飲水機井,管護人員為殘族人,日常管理和人身安全意識亟待加強;有的地方鐵、氟、錳等金屬元素超標,需要長期依靠專用設備進行處理,運營維護成本較高,科學合理的收費機制和長期穩定的運行機制尚未建立。

整改情況: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嚴格落實“三項責任”和“三項制度”。先后出臺了《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辦法》、《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日常維修養護指導意見》并發放到鄉(鎮)、村、水廠,成立日常維修養護領導小組,明確了責任人,確定了職責。成立了縣級維修養護隊伍,落實了維修養護經費;年度縣疾控中心對所有水廠進行了取樣檢測,并出具報告單,發現水質不合格的,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直到檢測合格。組織人員開展經常性入屯、入戶、入水廠明查暗訪,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四)致貧返貧風險和新的社會矛盾不容忽視。

10.警惕大病大災風險。因病致貧返貧仍是造成貧困群眾生活困難的主要原因,也是脫貧攻堅收官階段需要應對的難題。一些監測戶、邊緣戶盡管暫時擺脫貧困,但仍處在貧困線邊緣,特別是常年患病的貧困戶一般都沒有勞動能力,遇有大病大災極易致貧返貧。

整改情況:10月11日,縣衛健局印發《縣決戰決勝健康扶貧“百日沖刺”行動實施方案》,依托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入戶現場排查,開展健康扶貧指標完成情況排查工作,確保全縣健康扶貧各項工作全部達標。11月17日,印發《縣健康扶貧整改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各鄉鎮衛生院摸清轄區內行動不便、長期慢病、殘疾患者底數,縣級醫院專家面對面做好這些重點人群的巡回醫療服務和技術指導工作,完善貧困人口“一人一策”隨訪查、補、漏工作。組織開展了健康扶貧醫療政策大培訓。對縣、鄉、村各醫療單位和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進行了健康扶貧醫療政策培訓,特別是慢病政策,對其進行了深度的解讀。讓所有幫扶干部和工作人員都進一步了解了醫療救助政策,以便各級單位能更好的對貧困患者進行政策宣傳;深入執行省、市醫保部門相關文件精神,我縣貧困戶參保率達到100%。

11.新的矛盾需要注意。有的地方存在超標準建設和過度扶貧問題,非貧困村、非貧困戶不是幫扶對象,享受不到扶貧優惠政策,生活反而不如貧困村和貧困戶,造成了新的差距和社會矛盾。

整改情況:我縣年度安排扶貧項目29項,投入整合資金2.8億元。貧困村與非貧困村投入占比為60:40。所有扶貧項目全部針對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和農田治理實施。貧困人口通過發展庭院經濟增收。通過參加村級公益崗位、村級公益事業增收。制定了《關于加強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管理防止致貧返貧工作的實施方案》,督促各鄉鎮村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臺賬,落實包保責任,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每月調度風險級別情況。制定《2020年脫貧攻堅臨貧預警工作方案》和《2020年脫貧攻堅驟貧處置工作方案》有效防止致貧返貧。

12.干部心理值得關注。扶貧工作持續時間長,收官階段難度與強度疊加,一些扶貧干部、基層干部產生急躁厭戰情緒,工作中過于追求“短平快”,忽略實際需求和客觀規律,有些工作做得不夠扎實細致,同時也助長了扶貧對象的“等、靠、要”思想。

整改情況:11月18日-11月20日,舉辦全縣扶貧領域干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培訓班,采取視頻培訓方式,培訓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含新選派駐村干部)、2020年以來新任鄉村干部、各鄉(鎮)分管扶貧領導469人,進一步幫助扶貧領域干部更新觀念、拓展思路,提升破解難題的能力,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思想保證、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常態化開展“三級書記”遍訪工作,制定了《關于保持攻堅態勢切實做到“四個不摘”的實施意見》,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邊緣戶和脫貧監測戶管理防止致貧返貧工作的實施方案》,指導鄉村建立黨政班子成員“一對一”聯系制度,定期開展排查監測,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制定《縣村黨組織書記備案管理辦法(試行)》,全面夯實縣委選育管用村書記主責和鄉鎮黨委日常監管責任。對2020年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實施“四個一”整頓措施,現已全部完成整頓提升。深入落實《關于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進一步發揮第一書記作用的意見》,推動駐村干部認真履行建強基層黨組織首要職責,幫助村班子提升推動發展能力、帶領致富能力、化解矛盾能力、鄉村治理能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抓好14個上級扶持集體經濟項目監管,2020年全縣141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為了進一步鞏固提升全縣脫貧質量,我縣將以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省紀委決策部署。層層壓實責任,強化“四個不摘”落實,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一是深入學習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關于扶貧重要論述,中央、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力度,提高思想認識,壓實“四個不摘”責任,確保脫貧任務按時完成。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各級反饋問題整改。結合國務院督查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重點圍繞上級反饋問題整改情況,以及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指標,持續查改不足,盡快補齊短板,為全縣鞏固脫貧成效提供重要保障。

三是建立長效機制,不斷深化問題整改。在抓好整改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及時修訂完善各類規章制度,著眼于用制度管人管事,把解決具體問題與推進制度建設緊密結合,不斷深化各類問題整改,不斷提高全縣脫貧質量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