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下半年消防安全形勢分析評估報告

時間:2022-02-21 10:01:07

導語:街道下半年消防安全形勢分析評估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下半年消防安全形勢分析評估報告

街道下屬社區、社區、村、村、村、村、村、村,共2個社區6個村,總人口24938人。火災是影響公共安全的“高概率”風險,現對以下3類消防安全高風險場所,逐項排摸隱患底數、剖析個性癥結和共性問題,并從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等角度,研究提出守底線、打基礎、管長遠的對策建議。

一、基本情況和問題分析

調研發現,當前我街消防安全高風險主要集中在老舊建筑的商貿市場、養老機構、村(居)民社區、小區3類場所和區域,具體分析如下:

(一)老舊建筑的商貿市場:以山貨莊、路市場、日雜商店為主的商市場,該類場所以批發、零售形式為主,涉及鞋帽服裝、農副產品、海鮮水產等數十個類別,從業攤主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發生火災后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面臨的問題與困難有:一是先天性火災隱患較多,且整改難度較大。有些商市場均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原為國有企業,后期改制后幾經變更也未經過消防的審核、驗收,彼時消防法律法規欠健全,時至今日原建筑結構及消防設施已經不符合現行的消防規范要求,存在耐火等級低、防火間距不足、消防設施缺失等先天性隱患。大量的先天火災隱患出現卻無力整改當前的火災預防趨勢相悖,只能靠加強人員管理彌補硬件的不足。但近幾年經濟下滑,街道整體經濟形勢下滑明顯,以上商場處于勉力維持的經營狀態,消防資金投入有限,管理人員流動很大,加之經營業戶整體防火意識淡薄,管理更加困難。二是違章搭建和占道經營普遍。以山貨莊、市場、百合小區住宅為例。一旦發生火災無法通行消防車。三是消防設施缺損。部分商貿市場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不夠,缺損現象嚴重。主要原因是該類市場小業主眾多,均為獨立產權商戶,產權及承租關系復雜,消防設施和電氣線路改造必須征得多數業主同意,在無法達成共識情況下,消防安全投入難以保障。

(二)醫療、養老機構:目前街道共有登記備案的醫療機構1家、養老機構1家。醫療、養老機構服務對象集中為老人、病患等弱勢群體,自我保護和逃生能力差,且老年人的心態特征、生活習慣易帶來臥床吸煙、遺留火種、忘關或未正確使用電熱器具等火災隱患。

例如:醫院因用電器(電褥子)起火引起火災,因救援及時,無人員傷亡。

我街醫療、養老機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改建建筑“先天性”火災隱患突出。隨著本市進入深度人口老齡化,老年照護需求與服務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防火間距和疏散樓梯數量不足,消防設施配置不全、維護不當。二是電器線路老化嚴重、故障頻繁。由于建設年代較早,電氣線路達到或超過使用壽命,加之后期空調、微波爐、電暖器等大功率用電設備不斷增加,存在超負荷用電情況,同時受季節性氣候、濕度影響,線路老化后絕緣性能下降導致短路、起火概率進一步升高。三是人員消防安全素質低,發生火災后疏散能力差,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我街道管轄村人員居多,且年齡結構也偏老化,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撲救初期火災能力,逃生自救的作用有限。

(三)村(居)民小區:村(居)民小區歷來是亡人火災高發區域,目前街道房齡較長的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現狀令人堪憂,其主要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電氣故障和用電隱患是致災主因。特別是電氣線路老化、私拉亂接、使用大功率電器、舊電器“超期服役”等問題,在老式民宅、群租房、違法建筑、居改非等居民住宅中尤為突出。電瓶車因質量、充電等原因對居民小區消防安全構成新的威脅,特別是一些村(居)民為了方便,將電瓶車停放在疏散通道上充電,一旦著火將堵塞“生命通道”,造成較大人員傷亡。二是消防設施缺損且維保不力。由于早期規劃不足,大量私搭亂建房屋連片集聚,消防水源缺乏。雖然近年來市、區兩級政府持續開展棚戶區改造項目,但改造后回遷的小區,因業主消防意識不強、規范運作不夠、維修基金續籌困難以及物業消防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一些消防設施常處于故障狀態。三是疏散通道堆物嚴重,其中“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類隱患較多,目前對小區樓道堆物等違法違規行為缺乏有效制約手段,即使加以整治,往往容易反彈回潮。四是消防車通道不暢問題普遍。這是影響居民小區消防安全最突出的問題。五是居民業主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群眾主動參與日常疏散演練的積極性不高,社區工作人員反映,每次參加演練的都是一些固定人員,演習往往流于形式。此外,部分沿街居民住宅底層設有商鋪,以經營餐飲、日雜、服裝類居多,“三合一”現象較為普遍,易造成亡人火災,并波及樓上居民。

深入剖析上述3類高風險點,折射出當前我街道消防安全治理的短板,同時提出了更高要求:1.是消防工作責任壓力逐級遞減。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面對消防安全的重視力度一直很高,但消防工作壓力傳遞不暢,基層自覺性不高,單位主體責任意識不強,“上熱下冷”問題突出,一些基層單位和組織抓消防工作還缺少主動性,網格虛掛,易造成安全管理“真空”。2.是公共消防安全意識相對薄弱。主要表現為,全社會主動參與支持消防工作、自查自糾安全隱患、積極預防火災風險的意識能力與現代社會管理要求還不相適應。消防車通道被擠占、樓道堆物、村柴火堆雜亂堆放、私拉亂接電氣線路等情況比比皆是。一些市民群眾“重維權、輕履責”的行為屢見不鮮,日常生產生活多以犧牲消防安全為代價,明知存在隱患、身處危險,依然心存僥幸,對火災隱患視而不見、不督不改甚至督也難改。

二、基本對策建議

強調,安全生產工作要“黨政同責、法人主責、嚴格問責、常態治理”,做到“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管安全”。必須抓緊破解影響消防安全的體制性、機制性、瓶頸性、保障性問題,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加快構建現代化的城市公共安全火災防控體系,系統加強和改進村、社區消防工作:

——聚焦個性問題,針對性提出對策建議,堅決預防和杜絕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

(一)老舊建筑的商貿市場:按照“控制增量、消除存量、疏堵結合”的思路,通過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產業升級計劃統籌改造、違章建筑強制拆除等方式,實施關停并轉;街道辦事處牽頭協調各職能部門和利益相關方制定方案,集中整治“三合一”現象。

(二)針對醫療、養老機構:從嚴把關醫療、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對存在火災隱患的醫療、養老機構督促改造,提高消防安全防護等級;完善更新醫療、養老機構消防設施設備,嚴格規范電氣設施使用,強化電氣線路維護保養;增加消防管理人員,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管理人員消防安全素質。

(三)針對村(居)民小區:開展住宅小區消防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加強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消防專項整治;制訂村(居)民小區消防管理公約和議事規則,強化落實業主(村、居民)、房屋實際使用人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等法定義務,以及業主委員會、村委會督促檢查物業服務企業履行合同約定的開展經常性消防宣傳、維護和保養共用消防設施、保障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暢通、加強停車管理和消防安全巡查、落實消防設施維修資金、協助消除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隱患并整治突出問題等責任;通過市、區兩級政府消防實事項目等形式,逐步為全市老舊小區、村民住宅,實施舊電氣線路改造,增配室內消火栓、簡易噴淋、滅火器具等消防設施設備,推廣應用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和電氣火災防范技術;強化村(居)民小區日常消防宣傳演練,設置固定消防宣傳欄,加大對熱心消防安全、主動舉報火災隱患市民表彰獎勵力度,提升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