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基礎設施環境整治績效自評報告
時間:2022-12-06 04:20:59
導語:周邊基礎設施環境整治績效自評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局認真準備并開展了0年度績效自評,現將有關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立項背景及實施目的
1、項目的實施依據
《縣城市總體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4-0-26-年)》;《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修建性詳細規劃(20)》;《縣中正坊歷史文化街區整治(一期)規劃設計方案》;《縣年政府工作報告》。
2、項目概況
中正坊街巷及周邊基礎設施環境整治項目實施,符合“將城市規劃、建筑、社會與經濟發展、城市景觀、技術、基礎設施、道路交通等方面盡早地、有效地統一起來”的原則,本項目建成后,即有利于縣歷史文化名城歷史街區的綜合保護,也可解決區域內歷史文化建筑的安全隱患問題;同時大大提升老城區的市政基礎設施硬件條件,更好保障了城市運行安全,為周邊市民生產生活與出行提供便捷;街巷周邊環境改善提升后,對縣城市旅游發展是極為有利的。因此,本項目的實施,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
(二)項目預算安排和支出情況
項目總投資估算為10萬元,其中房屋拆遷約2萬元,工程建設費用約8萬元。
(三)項目計劃實施內容
年2月縣發改委《關于中正坊街巷及周邊基礎設施環境整治項目建議書的批復》(發改審批〔〕8號文件);年5月縣發改委《關于中正坊街巷及周邊基礎設施環境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發改審批〔〕72號文件)。項目實施在縣華陽鎮中心城區中正坊街巷及周邊。東起揚之北路(原東大街)、南至犁尖角、西至適之街、北至良安路。項目工程建設方案為:拆除中正坊十字街巷東入口原執法局辦公樓,打造東入口節點,實施北入口停車場改造;十字街巷及周邊范圍內實施三線入地、雨污水管網改造、路燈改造,新增消防管道26米,路燈管線00米,弱電管道米,包含綜合管溝共計72米;新增綠化4平方米,設置垃圾桶處,整治電力線路,改造配電箱6處,設置街巷內道路系統標識、入口標牌等。
(四)項目組織管理
項目主管部門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實施單位為縣市政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具體工作人員:汪海根、程彪、洪輝。施工過程五方責任主體質量負責制,保證施工質量。完工后現場查驗開展績效評價,圖紙范圍全部完成,項目范圍內實施雨污分流。1、資金籌措情況:本項目工程施工合同價8.元,其中安排年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330萬元,安排0年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資金300萬元,其余為縣財政資金。本項目資金均已落實到位。2、具體使用情況:本項目按施工合同約定已經付至合同價款70%,累計已經撥付.8萬元項目施工進度款(截止0年12月底)。其中,年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330萬元已全部撥付;0年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資金300萬元已經撥付2.8萬元。
二、項目績效目標
從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來看,該項目是縣歷史文化街區及周邊古建筑群落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是當地經濟發展、資源可持續利用、維護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增強地方旅游業市場競爭力的要求。因此,項目的實施,具有推動項目區和諧發展的積極作用。從項目建設的可能性來看,該項目的實施有著一系列很好的條件:資源優勢突;區位條件優越;氣候適宜性好;生態環境優;組織上領導高度重視:項目建設有一定的先期基礎。這些條件的具備,為該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保證。項目的實施可實現文化遺產保護和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經濟益極其明顯。
三、評價基本情況
(一)評價目的。項目建成效果,資金到位率、資金支出率等
(二)評價對象與范圍。中正坊街巷及周邊基礎設施環境整治項目
(三)評價依據。項目完成情況,資金支出效益等
(四)評價原則、評價方法。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
(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1、評價基本指標分析(資金到位率、資金支出率等、支出效益率)本項目工程施工合同價8.元,資金均已落實到位。其中安排年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330萬元,安排0年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及文物古建筑白蟻防治省級補助資金300萬元,其余為縣財政資金。2、評價績效指標分析縣中正坊歷史文化街區基礎設施及環境改善項目是一項以保護街區歷史文化遺產、促進老城區維修改造步伐,提高街區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的建設項目。項目的實施,既能減少許多重災隱患,又能大幅提高街區環境和美觀度。項目和民心,順民意,是一個社會效益很好的旅游設施和環境改善提升建設項目,能對老城區的保護和發展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獲得社會的關注和廣泛的支持。本項目主要內容是中正坊街區三線下地、路燈亮化工程、修建停車場、增加綠化系統及標識系統、增設室外消防系統,升級改善雨污水排放系統等內容。對保護街區內的歷史文化遺產及改善街區居民人居環境有著重大的意義,項目規劃科學,法人可靠,投資合理,機構健全,措施有力,各種技術條件具備,項目有可行性與必要性。社會支持。該項目是深受百姓歡迎的民心工程,工程實施后整個歷史文化街區的面貌井然有序,符合縣發展規劃和縣文化街區修繕保護規劃。與社會各群體無利益沖突,且已得到社會各界擁護和支持。政府支持。該工程列入縣政府工作報告,作為重點項目實施,并已經落實了項目的財政配套資金;該工程前期建設程序完成,已經竣工驗收。3、績效定性指標分析從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來看,該項目是縣歷史文化街區及周邊古建筑群落文化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是當地經濟發展、資源可持續利用、維護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增強地方旅游業市場競爭力的要求。因此,項目的實施,具有推動項目區和諧發展的積極作用。從項目建設的可能性來看,該項目的實施有著一系列很好的條件:資源優勢突;區位條件優越;氣候適宜性好;生態環境優;組織上領導高度重視:項目建設有一定的先期基礎。這些條件的具備,為該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保證。項目的實施可實現文化遺產保護和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經濟益極其明顯。
(六)評價人員組成。項目績效自評機構為縣市政工程管理服務中心,具體工作人員:汪海根(副主任)、程彪(股長)、洪輝。
四、評價結論及分析
績效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全部完成。
五、項目主要經驗及做法
考慮本工程的項目特點,停車場、路燈及標識系統等設計施工都已趨于完善。主要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有如下幾個方面:1、在管線進出溝體和溝體本身的密封防水方面,擬采用標準產品。2、綜合管溝的結構預埋件采用定型產品,從而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提高耐久性能。3、綜合管溝內敷設的供水管道擬采用優質的供水管道,如球墨鑄鐵管或給水用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等。4、綜合管溝內敷設的供電電纜擬采用阻燃型。5、綜合管溝內敷設的通信電纜和廣播電視電纜擬采用光纖光纜。6、綜合管溝內的潛水排水泵擬采用高效節能產品,以保證其使用壽命。7、綜合管溝的通風設備采用能耗低、噪音低的環保型設備。綜合管溝的鋼筋采用工廠化加工焊接鋼筋網片,以加快施工進度。8、對綜合管溝施工方法進行改進創新,即預制拼裝法,相比較傳統的現澆混凝土施工法,預制拼裝具有節省工期,質量易控制,降低造價等優點,在大規模的管溝工程中優勢明顯。
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加強項目投入運行后期管溝、管道及配套檢查井的維護;北入口停車場的充電樁交由縣國投公司運營;加快落實各桿線管線單位對項目范圍的弱電入地實施。
- 上一篇:縣發改委工作總結與工作打算
- 下一篇:保障企業用工八大行動活動情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