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綜治工作述職報告
時間:2022-12-21 02:50:10
導語:司法局綜治工作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5年,全縣司法行政系統在縣委、縣政府和縣委政法委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指導下,以推進“法治XX”建設為主線,以創建“平安XX”為抓手,務實創新、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積極履行綜治工作職責,有效維護了司法行政系統內部的和諧安定以及全縣社會治安穩定的大局,社會公眾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穩步提升,各項綜治工作任務全面完成。
一、基礎工作情況
(一)領導重視,職責明確。2015年,我局堅持把綜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于年初結合司法行政業務工作制定了綜治工作要點和目標,把縣綜治委確定的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到了各個基層司法所和股室,層層簽訂綜治工作責任狀,進一步明確了完成時限和責任人。另外,定期召開綜治工作例會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例會,認真研究部署綜治工作,解決實際問題,做到了有計劃、有部署、有落實,確保了綜治工作的穩妥、扎實開展。
(二)健全機構,履職到位。及時調整、充實了局綜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安排了專職綜治工作人員,進一步健全了綜治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認真開展綜治掛點幫扶工作,履行綜治委專項組職責,積極配合縣綜治辦工作,及時匯報司法行政系統涉及社會治安、社會穩定重要情況,按時參加縣綜治相關工作會議,傳達綜治工作會議及文件精神,努力做好了防邪、國家安全防范以及縣綜治委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工作完成情況
(一)“六五”普法規劃圓滿完成。一是深入推進“法律六進”活動。突出領導干部、在校學生、農民等普法重點對象,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等“法律六進”活動,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活動120余次,散發法治宣傳掛歷、《我們身邊的法律》、《憲法》等知識讀本和各類宣傳資料1萬余份,錄制“六五”普法專題片一部,向2個農村書屋捐贈法律書籍2000余冊。二是法治XX建設穩步推進。高位推進法治XX建設,及時成立了法治XX建設領導小組,印發了《中共XX縣委關于全面推進法治XX建設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先后召開了3次法治XX建設調度會議,部署、落實了法治建設各項工作任務。三是民主法治創建卓有成效。積極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向省、市推薦了6個民主法治示范村。4月份,中童鎮良種場榮獲XX省第四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稱號。四是普法陣地建設亮點紛呈。在縣電視臺開辦法治講座欄目1個,在《XX報》開辟法治專欄1個,打造手機普法短信平臺1個,建成法治文化公園1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個,百米普法宣傳長廊1條,鄉(鎮)30米以上法治宣傳欄11個,村級法治宣傳墻98個,法律圖書角116個。
(二)人民調解工作扎實開展。一是健全完善人民調解網絡體系。建成了各級人民調解組織136個,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2個,配備人民調解員1100余名,做到了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二是強化人民調解員培訓力度。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組織、指導各基層司法所對310余名新任人民調解員進行了法律素質和調解技能培訓;另外,推動將人民調解工作納入村(社區)干部法治培訓內容,實現了人民調解培訓的常態化和制度化。三是充分發揮“三調聯動”機制作用。大力整合綜治、公安、信訪、司法等調解資源,聯合深入鄉、村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有效提升了矛盾糾紛調處的成功率。2015年,全縣各級調解組織共受理矛盾糾823件,成功調處789件。其中,調處了一大批在當地有影響的重大特大案件,其中涉及死亡賠償的案件30余件,疑難復雜案件150余件,防止民轉刑案件35起,阻止群體性上訪案件8起,群體性械斗2起,有力地維護了全縣社會治安穩定。
(三)社區矯正工作穩妥推進。一是注重信息化技術運用。聯合運用社區矯正信息化監管平臺、手機GPS定位系統和指紋報到儀等信息化技術,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網格化管理,實現了單純的“人防”向“人防+技防”的轉變。截止目前,全縣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484名,期滿解除矯正282人,在冊社區服刑人員202人,無一人重新違法犯罪。二是心理矯治效果明顯。積極搭建心理矯治咨詢平臺,于10月份聘請了心理咨詢師赴XX、XX兩個司法所分別開展了心理矯治咨詢講座,全縣200余名社區服刑人員聆聽了講座,接受了心理咨詢服務,取得了較好效果,95%以上社區服刑人員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得到了明顯提升。三是注重矯正幫扶質量。針對不同社區服刑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幫扶方案,成立了幫教小組,明確了幫教小組職責和任務。另外,充分發揮社區矯正“三個基地”作用,為3名社區服刑人員安排了就業,為4名社區服刑人員提供了就業培訓服務,走訪慰問貧困社區服刑人員12名,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10個。
(四)安置幫教職能履行到位。一是全面實現刑釋人員“無縫對接”。充分運用安置幫教信息管理平臺,密切關注全省各監所刑釋人員信息,及時安排司法所人員陪同其親屬赴監所將其接回,并進行登記報到,做到了“必接必送”。二是積極落實人性化幫扶政策。在做好刑釋人員回歸安置的同時,積極爭取稅務、民政、工商、教育等部門的支持,提供小額貸款、享受低保、就業創業以及子女就學等政策,另外,主動為家庭生活困難的刑釋人員申請困難生活補助,有效緩解了刑釋人員回歸社會的心理壓力和生活負擔。三是延伸安置幫教觸角。主動把安置幫教觸角向監獄“高墻內”延伸,于11月份組織人員赴饒州監獄開展了一次親情幫教活動,提檔升級遠程會見服務,搭建了監獄犯人與及其親屬的“連心橋”,安排遠程會見人數達150余人次。2015年,全縣共累計接收刑滿釋放人員120余人,安置率100%,幫教率100%,發放接送經費6.6萬余元,發放困難生活補助經費11.5萬余元。
(五)法律服務體系逐步完善。一是法律顧問制度建設有序推進。印發實施了《關于在全縣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的實施意見》,組建了XX縣法律顧問團,律師參與信訪和調處群體性事件機制不斷規范,縣工商聯(總商會)法律服務中心作用逐步顯現。今年以來,全縣律師共參與信訪和調處群體性事件50余人次,接待信訪群眾259人次,為各級政府依法決策、行政提供法律意見建議32條,免費為園區企業提供法律體檢服務6次。二是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亮點突出。辦理了羅萊家紡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縣建筑安裝公司改制等一批影響重大的公證案件;理順了正昌法醫學司法鑒定所管理體制,加強了鑒定所和鑒定人的管理、監督,財務管理制度和日常運行機制進一步規范。2015年,全縣辦理各類公證案件610件,出具司法鑒定文書150余份,群眾滿意度達99%以上。三是法律服務市場秩序規范完善。及時介入查處并調解了一起社會中介機構以法律服務所名義非法承攬交通事故案件的糾紛,對一名私自從事有償法律服務的公職人員進行了查處,取消了該同志的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職業資格,在全局干部會議上進行了通報批評,達到了懲處一個,教育一片的目的。
(六)法律援助工程深入民心。一是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深入貫徹實施法律援助民心工程,把就業、就醫、就學、社會保障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事項,全部納入了法律援助范圍,法律援助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二是無縫對接司法救助與法律援助。加大與法院的協調對接力度,建立了法律援助與司法救助無縫對接機制,免去了經濟困難狀況審查環節,直接作出準予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決定,進一步簡化了法律援助程序,提升了援助效率。三是以鄉鎮11個法律援助工作站為依托,建立了一支遍及全縣各村(社區)的法律明白人隊伍,著力打造了“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讓廣大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今年以來,全縣各級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群眾來電來訪2764人次,免費法律文書18份,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313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400余萬元。
2015年,全縣司法行政機關和司法行政干部職工在局黨組的帶領下做了大量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基層司法所人員嚴重不足,隊伍力量比較薄弱;刑釋人員人戶分離、外出務工,管理難度加大;社區矯正人員、經費不足,日常管理難以到位,律師資源不足,仍存在群眾找律師打官司難的現象,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 上一篇:依法治國視野下高校教育發展途徑探討
- 下一篇:司法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