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支部書記黨建述職報告

時間:2022-08-30 09:02:52

導語:社區黨支部書記黨建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黨支部書記黨建述職報告

今年,社區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認真學習黨的及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不斷解放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一地三極全域生態”及“五個”總體要求,按照鎮“一心二區三溝四園一集群”發展理念,努力從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創新社會管理方式、提高為民服務能力等方面推進工作,現結合社區實際,將社區黨建工作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社區下轄3個居民小組,分別為西爾組、北爾組、熱里組,全村共237戶,人口706人,有勞動力513人(其中女勞動力154人),外出務工人員216人。全村現有貧困人口23戶66人,各類在校學生162人,低保31戶72人,殘疾人6人,黨員18名,村組三職干部共10名。

二、工作情況

(一)把組織建設作為中心點,構筑堅強的戰斗堡壘。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社區著力構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打造集為民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黨群服務中心1個,社區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制度,積極開展、先進典型事跡學習、志愿服務等黨日主題活動12次、開展“村民說事”3次,收集處理群眾意見建議6條;二是堅持理論學習制度,以“兩學一做”為契機,認真開展“”,切實抓好黨員的學習教育,提升社區黨員干部的思想素質和理論水平。2018年召開支部委員會12次,黨員大會4次,開展黨課4次,黨員組織生活會2次;三是強化監督意識,積極實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制度,充分調動群眾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規范社區三務公開制度,全面接受群眾監督。四是按照全縣“三分類三升級”部署,保質保量的做好一般支部轉化工作,努力向先進社區轉化。五是繼續與澤蓋村兩委開展好“支部共建、資源共享、矛盾共解、群眾共幫”的結對活動。六是高度重視抓好黨員發展工作,把好進口關,嚴格發展程序。社區現有黨員18名,2018年收繳黨費302元。

(二)以干部作風整頓活動為契機,狠抓黨風廉政建設。

一是加強宣傳工作。社區充分利用led、展板、會議等宣傳手段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的宣傳學習,并在工作的推動過程中,注重加強對黨員干部黨風廉政建設知識的教育培訓,切實增強了社區黨員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覺性。二是加強監督工作。社區選用作風正派、群眾威望較高的16名無職黨員,設立黨務工作監督崗、居務財務監督崗、貧困幫困崗、民事糾紛調解崗、計劃生育監督崗、環境衛生保護崗,社區監督網絡進一步健全。三是健全工作制度。社區建立集干部職責、干部廉潔、和諧穩定、群眾義務、民主管理等28項規章制度,并修訂成冊,作為社區干部行為準則,社區干部廉潔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

(三)加強思想引領,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把意識形態工作列入政治理論學習的工作重點,通過加強理論學習,進一步深化干部職工理想信念教育。一是以集中學習、個人自學、講黨課等方式扎實開展理論學習,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學習內容,反復學、扎實學,切實抓好干部職工思想教育和理論學習工作,確保將精神深刻領會,并學以致用貫徹到學習和工作中,教育廣大黨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二是2018年社區黨群服務站提供便民服務56次、開展“農民夜校”培訓24期、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2次、矛盾糾紛調解3次、借閱圖書67人次、建立健全特殊病、貧困戶健康檔案、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按時開放;三是通過“農民夜?!?、村民大會等形式開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全會、州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縣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農村法治等活動20次;四是積極開展省級“四好村”、省級“六無”社區、州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等創建工作。

(四)堅持以黨建帶農建,創新產業發展模式。社區黨支部把抓好黨建作為改變社區現狀為突破口,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緊扣上級和鎮黨委的中心工作,立足基層黨組織實際和特點,牢固樹立“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想,在支部的帶動下,大膽創新,有力推動社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是走公司化道路,壯大產業經濟。建立社區旅游合作社,社區民宿接待通過分類定級,實現抱團發展。二是利用區位優勢,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移民集中安置優勢,打造都市民族風情后花園,推進全縣旅游經濟快速發展

(五)加快新農村建設,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

在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上,進一步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在抓好農村道路硬化改造、村莊綠化全面提升,溝渠環境整治工作的同時,完成社區飲水設施、電網日常維護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基層黨建工作任重道遠,社區推進程度與上級要求與群眾的期盼還有很大的差距,社區兩委將和社區居民一起共同努力:一是提水平。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繼續提升黨員干部工作作風,加大后備干部培養使用力度,充分利用“農民夜校”,提高干群整體素質;進一步豐富和拓展“結對共建”活動,通過開展好“支部共建、資源共享”活動提升黨員干部整體素質;通過“矛盾共解、群眾共幫”活動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二是描規劃,加大社區啤酒長廊、二三組路燈建設、庭院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確保有序建設、有序發展。三是調結構,進一步規范社區旅游合作社,帶動社區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以旅促勞;結合社區電商等平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四是整村貌,繼續推進村莊綠化工作,引導農戶提高綠化意識,全面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積極開展“四好村”創建活動,營造村容整潔良、民風淳樸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