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
時間:2022-12-19 10:44:22
導語:殘聯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制度保障
(一)普惠政策:一是全面貫徹落實中、省、市殘疾人普惠政策。落實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醫療制度。二是將九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了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二)特惠政策:積極做好出臺具有地方特色、可操作性強的“兩個體系”建設文件起草準備工作。起草制定了出臺本區殘疾人優惠優等政策,待省、市出臺殘疾人生活補助、護理補貼、養老保險補貼制度后再行修改出臺。目前,全區約2300余名農村重度一級、二級殘疾人新農合參保費用個人承擔部分全部由民政部門代繳,農村殘疾人參合率達到96%;城鄉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實行政府代繳最低標準保費的政策,惠及全區3000余名一、二級重度殘疾人。
二、三大基礎
(一)基層組織建設:經市殘聯組織驗收,2012年全區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全面達標。鄉鎮(街道)殘聯組建率及專職委員配備率達100%,村社區殘協組建率及專職委員配備率達100%,全面完成“強基育人”工程指標;區殘聯領導班子中配備殘疾人領導干部、殘疾人干部,落實了殘聯代表(委員)建議制度;按照《中共市區委市區人民政府關于開展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和服務型建設工作示范區(縣)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區財政統一解決鄉(鎮、街道)專職委員1200元/年,村(社區)專職委員600元/年,區5個專門協會每個3000元/年工作性補貼和工作經費。
抓好黨建帶群建工作,區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黨建帶群建工作的意見》將殘聯列入區黨建帶群建工作范圍,強化了對殘聯組織的領導,為殘聯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區政府辦轉發了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群團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服務民生改善工作的通知》。
11月28日,召開了區殘疾人第一次代表大會,完成了撤縣建區后區殘聯的換屆工作。5月份,成功的承辦了在召開的全市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和服務型示范工作驗收表彰暨全面推進會和全市第一屆殘疾人工作者培訓班。制定完善了全區殘疾人工作者培訓方案,在組織全區殘疾人工作者參加市殘疾人工作培訓班的基礎上,全年分2期對15個鄉鎮240個村(社區)640余名殘聯干部進行了培訓,提高了服務殘疾人的能力,增強了服務殘疾人的責任意識,促進殘疾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資金保障:2014年全區殘保金實際入庫數260萬元,同比增長65.6%;財政投入348.85萬元,同比增長35.4%。
(三)基礎設施建設: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基本完工,力爭2014年初投入使用。
三、深化服務
(一)量服工作:按照《關于進一步深化“量服”的實施意見》(宜市殘聯〔2014〕35號)要求,繼續深入推進“量服”工作,建立“量服”工作機制。先后召開了三次“量服”專題工作會,分鄉鎮舉辦培訓班15期,對全區15個鄉鎮開展了個性化服務培訓,培訓人數662人次,提升鄉鎮、村(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量服”平臺操作水平。同時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幫助殘疾人“量身定做”個性化的、有針對性的、實用可行的發展方案和幫扶方案,從而達到有效地為殘疾人服務的目的;完善督導檢查,強化責任落實。區殘聯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堅持“及時跟進,講究時效,務求落實”的原則,區殘聯中層以上干部不定期按照“嚴、細、實”的標準,深入鄉鎮、村(社區)督促檢查“量服”表卡填寫和方案制定落實情況,為全區12661名殘疾人提供了108350項次個性化服務,人均9.95項次,計劃覆蓋率116.32%。為12659名殘疾人落實需求100609項次,人均9.24項次,落實覆蓋率116.3%。
(二)民生工程項目:積極推進殘疾人“七項民生工程”,全部超額完成任務。全區城鄉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任務數2510人,安排資金60萬元,積極引導和幫助全區城鄉3039名殘疾人實現居家靈活就業,完成任務的121.07%;農村貧困殘疾人扶貧解困任務數300人,完成400人,完成任務的133.33%,區級各部門及鄉鎮為農村貧困殘疾人扶貧解困1593人,總計完成數為1993人,占任務數的664.33%;為貧困殘疾人適配基本輔助器具任務數350件,完成502件,完成任務的142.91%;救助貧困家庭腦癱兒童任務數20人,完成26人,完成任務的130%;實施“陽光家園計劃”居家托養任務數110人,完成216人,完成任務的196.36%(其中2名中途死亡);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任務數50戶,完成103戶,完成任務的206%;救助貧困家庭重度聽力殘疾人兒童任務數7人,完成12人,完成任務的171.43%。
(三)業務板塊重要工作
1、辦公室工作:從2010年區殘聯網站建設開通運行以來,加強對網站的運行管理,及時更新網頁內容。做好捐贈工作及統計工作,并及時上報相關資料,殘疾人事業統計資料及資金統計報表按時、準確。
2、維權科工作:向全區11809名辦證殘疾人印制發放《省<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等宣傳讀物和辦事指南,讓更多殘疾人合理維權。建立健全了信訪機構和便民服務殘聯窗口、法律服務中心殘聯站,落實了經費,由專人負責做好信訪工作,妥善處理了今年的視力殘疾人集訪事件。全年共接待殘疾人來訪來信208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1件;深入開展“溫暖萬家行”活動,元旦、春節、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等重大活動期間,全區走訪慰問貧困殘疾人902戶次,送發慰問品、慰問金共27.51萬元;為276名殘疾人發放了10萬元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確保國家補貼資金安全及時兌付到位,信息準確錄入“燃油補貼審批系統”和“量服”平臺。
3教就科工作:全年共計對61名特教學校和其它中小學校殘疾學生進行了資助,投入救助資金6.5萬元,幫助殘疾學生解決了一些困難。積極配合省殘聯開展殘疾學生招錄工作,確保上線考生錄取率達到100%,資助9名殘疾大學生2.2萬元。
認真貫徹落實《殘疾人就業條例》,堅持以“安置為主、收取保障金為輔”的原則,把安置工作放在首位。一是搞好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認真做好殘疾人就業登記,全面掌握全區殘疾人就業需求情況,開展了調查摸底、建檔立卡、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等工作。共分散安置殘疾人就業110名,城鄉殘疾人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1259人次;二是與財政局共同出臺了《關于扶助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對象的通知》(南殘聯〔2014〕37號)文件,規定對城鄉有就業需求和一定就業能力的16至60周歲以內、被確定為居家靈活就業對象并已制定就業發展方案和錄入量服平臺、確實需要資金扶持的在業殘疾人,進行技能培訓和重點對象的資金到戶扶持;三是提高農村貧困殘疾人生產技能,促進殘疾人發展生產和脫貧致富奔小康,安排資金9.2萬元,對920名建卡貧困殘疾人家庭和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的殘疾人及其他密切相關的家庭成員,開展農村殘疾人生產技能培訓工作;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2次,推介了30余名殘疾人就業;引導幫助40名殘疾人個體從業;為全區51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的43萬元生產性貸款落實了10萬元的扶貧貼息資金,緩解了他們發展資金瓶頸問題,明顯促進了他們脫貧致富的步伐。
4、組宣科工作:今年,區殘聯緊緊圍繞“幫扶貧困殘疾人”的主題開展了第23次全國助殘日活動,通過發放生產物資,落實惠殘政策、就業扶持等措施,幫助殘疾人解決最困難、最迫切、最需要的實際問題,還為有需求的殘疾人送去價值1500余元的手搖三輪輪椅車2輛及10輛普通輪椅車,幫助他們康復和生活;積極開展殘疾人文化活動,中殘聯“文化進社區”項目為鎮鳳溪社區捐贈500冊圖書,組織殘疾人依托村(社區)農家書屋、圖書室開展讀書活動,開展殘疾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殘疾人的“中國夢”教育工作,營造為廣大殘疾人提供和諧交流的文化環境,倡導“平等、參與、共享”的現代文明社會殘疾人觀。在中、省、市、區各級媒體共刊發刊登信息稿件42篇,榮獲“兩刊征訂任務”先進單位,累計發放殘疾人各類知識讀物1000余冊;繼續做好“市殘疾人田徑訓練()基地”工作,支持運動員、教練員的業余訓練活動,培養選送5名優秀運動員參加省級殘疾人體育訓練活動。在全區進行廣泛宣傳仙臨鎮蘇建元、留賓鄉黎英、鎮肖鳴、汪家鎮葉光富等“全市十佳扶殘助殘先進個人”“全市十佳殘疾人自強之星”、“全市十佳殘疾人工作者”、“全市十佳優秀殘疾人青少年”的先進事跡,使殘疾人事業逐步得到了全社會的理解、關注和支持;留賓鄉黎英入選省殘聯攜手川報集團全媒體中心,一同發起尋找“我們身邊的感動”人物評選大型公益活動。
5、康復科工作:建立了1個殘疾人社區康復站,為165名精神病人提供門診服藥、住院、救助;為600名精神殘疾人提供關愛服務工作;完成40名盲人定向行走任務,假肢矯形器裝配安裝大腿、小腿、特殊假肢14名,貧困智力兒童搶救性康復1名,培訓社區康復協調員10名。
四、創新工作
(一)抓黨建帶群建工作。
一是區委以《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黨建帶群建工作的意見》(南委發〔2014〕19號),將殘聯列入區黨建帶群建工作范圍,強化了對殘聯組織的領導,建立健全了群團組織發展的經費保障機制,為殘聯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和經費保障。
二是區政府辦轉發了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群團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服務民生改善工作的通知》。
(二)為全市開展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和服務型建設工作提供了經驗
一是區委、區政府成立創建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領導;二是切實解決鄉鎮殘聯、村(社區)殘協“一套班子、一塊牌子、一個場地、一套制度、一筆經費”的問題;三是把示范區創建工作納入了目標考核,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任務進行督查;四是通過示范區創建活動,建立系統完備的專職殘疾人工作隊伍直接承擔殘疾人的“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工作;以為殘疾人提供高質量的“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加強規范化服務型殘聯組織建設。組織是服務的載體,服務是組織的歸宿,二者在這個機制中實現了有機的結合,為全市整體推進規范化、服務型基層殘疾人組織創建工作提供了經驗;
五是成功的承辦了全市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和服務型示范工作驗收表彰暨全面推進會議在召開和全市第一屆殘疾人工作者培訓班。
(三)市、區政協委員調研區殘疾人保障工作;市、區人大代表開展就業促進法視察工作
6月4日至5日,市區政協法社委組織部分市、區政協委員深入社區,走訪了殘疾人家庭,采取實地察、看、聽、議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調研工作,并在調研現場隨機查閱相關資料,委員們聽取了區殘聯關于我區開展殘疾人保障工作的情況介紹。
7月11日至19日,區人大常委會組織由市、區人大代表組成的執法檢查組,對全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的情況進行了視察檢查。
(四)選送運動員參加省集訓
充分發揮“市殘疾人田徑訓練基地”作用,支持運動員、教練員的業余訓練活動,培養選送5名優秀運動員參加省級殘疾人體育訓練活動。選送運動員葉光富參加省內外比賽獲得優異成績。
(五)兩刊征訂工作
不折不扣的按照市殘聯規定的“兩刊”征訂任務,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兩刊”征訂工作任務。
(六)一二級重度殘疾人新農合由民政部門工作
協調民政、財政、衛生、合管中心從2014年起對農村一、二級殘疾人新農合參保個人繳費部分全部由民政醫療救助,當年解決參合費用12萬元。
(七)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扶持
制定實施殘疾人居家靈活就業措施,協調財政追加經費60萬元,對城鄉334戶重點對象實行資金到戶扶持和對3000余名居家靈活就業對象實行分鄉鎮進行就業技能培訓,取得了顯著成績。
- 上一篇:殘聯掛包幫工作計劃
- 下一篇:社區目標管理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