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績效考核自查報告

時間:2022-01-23 04:37:09

導語:供銷社績效考核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銷社績效考核自查報告

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在相關職能部門的積極配合下,縣供銷社結合我單位工作實際,堅持以人為本,服務三農和縣政府2018年經濟發展目標以及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扎實開展縣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堅持“立足三農,服務三農”的宗旨,不斷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充分發揮供銷社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社會政治和諧穩定中的重要作用。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政策貫徹落實到廣大農牧民之中,使我社的各項工作不斷穩步推進?,F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職能職責,目標任務(考核總分45±27分,自查評分64分)

供銷社嚴格按照縣委、政府2018年經濟發展目標以及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和州供銷社綜合改革工作安排,堅持以人為本,“立足三農,服務三農”的宗旨,不斷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充分發揮供銷社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社會政治和諧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完成各項經濟工作目標,把“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政策貫徹落實到廣大農牧民之中,使我社的各項工作不斷穩步推進。

規范基層社發展情況。一是規范內部管理。抓好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組織制度、經營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加強縣級社和基層社建設,選拔熟悉農村工作、經營能力強、有開拓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干部到供銷社工作。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實現統一標識、統一服務規范。二是加強農資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建設。繼續完善農資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區域農資配送中心,大力發展農資連鎖經營,做好農資儲備和調劑,保障農資供應和質量安全。三是加快發展農村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服務網絡。通過改造升級、新建擴建等形式,著力提高網絡運營水平,順應農村向全面小康邁進過程中消費層次的轉換,創新流通業態,優化流通環境,提升流通服務水平;推進基層社升級改造情況。按照本縣實際,結合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等與所在鄉鎮合作,利用電商平臺,推銷、展銷本地特色農產品。四是加快建設供銷社基層社經營服務網絡體系,切實解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構建全方位為農服務體系。緊緊抓住綜合改革機遇,積極拓寬銷售渠道,主動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郵政、中國農行、國家電網各方商定合作,依托縣發改委建設鄉鎮電子商務中心,整合資源拓展基層社服務功能,打造全方位為農服務中心。供應農資、農牧民生活用品,農產品電商銷售,設置充費、存取款、交通罰款繳費、幫助不識字的農牧民收取寄送快遞包裹,政策咨詢、幫助簡單的申請等服務,切實為農牧民提供便利,實現全范圍的綜合服務。同時也將鄉鎮干部從繁瑣的瑣事中解放出來。五是積極開展“幫村理財、幫社記賬、幫民辦事”三幫雙代工作,我們積極與省社財務公司省農村資金互助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函接達成合作協議,省財務公司通過政府出資購買服務,幫助解決縣全縣55個生態管護合作社、44家村集體產權的產業合作社(包括更攀合作社),11家鄉鎮供銷社共記110家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的三資監管(資產、資金、資源)、三務服務(黨務、村務、財務)服務工作及村社清產核資協助村集體改革股權量化成股份制合作社工作,提供國家相關政策咨詢,鄉村合作社財務人員培訓,建立鄉村合作社規范化管理工作。同時積極幫助我們梳理縣更攀合作總社制度建設,按照現代企業管理進行規范化建立,確保縣更攀合作總社按照市場化運作。

2018年10月6日縣更攀合作總社完成廠房主體工程,目前正在設備生產和廠房房改造中。預計投入7000余萬元,其中綿陽援建投入1000萬元。是縣重點的民生工程之一。更攀總社主要開展對外銜接、對下為農服務工作。一是及時成立縣更攀農特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緊緊抓住與國航簽訂合作協議歷史契機生產航空員工及航空食品為主的高端安全消費生產的產品有鮮奶、酸奶、牛奶冰糕,牛奶冰淇淋,黃油、酥油牦牛乳脂產品。二是與企業進行股份制合作,形成混合制股份公司;與縣食品公司生產牦牛系列香辣醬產品及顆粒牦牛肉干產品;與云尚化妝品公司合資建立是以牦牛乳原料生產的化妝品。三是依托建立縣冷鏈物流中心建設及管理將與青海、甘肅、西藏、云南等地營銷對接,積極開展市場調研并在需求大的地方建立了銷售直供店

工廠投產后將建立年生產奶類將達450噸。精品分割牦牛肉,牦牛肉食品,風干牦牛肉、血腸、肉腸、牦牛雜類火鍋產品等,總社將高于市場價收購農牧民鮮牦牛肉300噸,酥油280噸,奶渣140噸,牛皮2000張,加工后統一組織銷售,年實現利潤預計達620余萬元。為牧戶戶平均增加收入500元(7000戶34000人)為建卡貧因戶戶平均增加收入3000元(1353戶5060人)為奮斗的目標。著力改變底效的傳統生產和單一的主體意識,抓產業聯手,抓產品提升,抓品牌共享,加強扛市場風險和產業整合互聯共享能力

按照州、縣下達的農資供應任務,為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切實做好農資供應保障工作,供銷社不惜一切代價,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指標。全縣轄11個鄉鎮34個村4個社區,全縣共有4個中心鄉鎮,邛溪鎮(覆蓋阿木鄉)、色地鎮(覆蓋麥洼鄉)、安曲鎮(覆蓋江茸鄉、查爾瑪鄉、龍日鄉)、刷經寺鎮(覆蓋壤口鄉),鄉村基層社及服務網點21個,計劃于2019年全面完成鄉鎮基層供銷社建設,到2020年輻射全縣所有村及居民居住點。

加強農資和煙花爆竹市場的監管,有力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農藥、煙花爆竹在市場上的非法經營和銷售,全年共組織7余次專項大檢查,有力的確保了農資、農藥、煙花爆竹市場的安全,全年無一起安全事故發生。

為貫徹落實建設川西北生態經濟示范區的要求,促進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減少土地面源污染,引導廣大農牧民群眾使用配方肥和有機肥,推動我縣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積極向州供銷社對接,爭取到州級綜合農資補貼6萬元,直接補貼到農戶手上并建立銷售臺帳、設立銷售卡。農資銷售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縣財政追加農資綜合補貼資金3.6萬元,切實減輕了農牧民群眾的負擔,有力的保障了組織、人員、資金、貨源、責任“五落實”。

供銷社今年沒有人大議案和政協提案。

二、社會穩定(考核總分30分,自查評分26分)

1.維護穩定及社會管理治理

建立健全了社會治安綜合防治、維護穩定、防邪領導機構,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檢查、年終有總結。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狠抓綜治和維穩各項措施的落實,深入開展煙花爆竹、農資安全大檢查和本單位防火、防盜、防破壞工作,維護社會穩定。認真完成了維穩綜治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

2.統戰宗教及寺廟工作

我社切實把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上來,全面貫徹落實統戰、反分裂工作任務,加強寺廟僧人幫扶工作。在干部職工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反分裂教育、民族區域自治法教育,認真做到“七要七不準”。及時排查不穩定因素,切實維護社會政治穩定。

3.信訪及群眾工作

年初,我社把信訪工作、群眾工作作為主要議事日程來抓,進一步建立健全了信訪工作、群眾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職工《信訪條例》的宣傳學習.認真接待群眾的來信來訪。積極認真排查維穩工作,群眾工作,保質保量按時報送各種材料。今年,我社無一起上訪事件發生,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4.公共安全

(1)安全生產及消防安全工作

年初,我社把安全目標管理制度納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大宣傳教育工作力度的同時,將安全目標管理工作細化,分解到基層、分解到崗位、分解到各經營個體商戶、分解到人頭。分別與刷經寺“三農服務中心”、縣供銷社“煙花爆竹”專賣店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和建立了安全保衛預案制度。全年共組織農資、煙花爆竹安全專項大檢查7余次。通過強化管理,進一步確保了社會的穩定,全年未發生一次安全事故。

(2)應急管理與反邪教工作

年初,我社對各種突發事件、防邪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制定了各種應急預案、反邪教工作實施方案,做到遇事不急、成竹在胸、有條不紊。定時、定期上報工作信息。

(3)保密工作

我社以《保密法》為準則,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建立健全了保密工作組織機構。明確了工作職責。建立了保密制度,加強了對涉密人員保密教育和對對計算機的保密管理,做到了秘密文件有專卷、有專人管理,全年無泄秘事件的發生。定時、定期上報工作信息。

(4)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工作

今年,我社加大對農資、煙花爆竹市場的安全經營管理,對農資和煙花爆竹的進貨渠道實行全程監督、定點采購,全力確保產品的質量。與此同時,公開投訴電話,從而有效得打擊偽劣產品在市場上銷售。

三、黨的建設(考核總分30分,自查評分25分)

1.黨風廉政、作風建設

供銷社嚴格按照縣委政府的要求,積極努力完成黨風廉政、反腐敗工作、嚴格遵守《八項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廉政準則》深入治理庸、懶、散、浮、拖現象,全局沒有發生一起吃、拿、卡、要、腐敗現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走基層、辦實事、解難事,惠民生”積極完成教育實踐活動各項工作,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工作落到實處。

2.組織工作、群眾工作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群眾工作,加強自身黨支部建設,深入聯系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加強群眾工作,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3.宣傳思想、文化體育工作

宣傳教育及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設,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走基層、辦實事、解難事,惠民生”深入聯系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及各項方針政策。將文化體育工作納入議事日程,積極組織職工參加文化體育活動。

4.群團工作

年初,我社把工、青、婦、殘等群團組織工作作為主要議事日程來抓,建立群團組織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工、青、婦、殘等群團組織工作。單位領導對群團、殘聯工作重視、關心、支持群團、殘聯工作,將其納入了議事日程,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活動;群團、殘聯工作制度健全,職責明確,工作有實質性進展;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開展活動有簡報。

四、自身建設(考核總分15±10分,自查評分15分)

1、政令暢通、行政效能、嚴格執紀、情況反饋

(1)認真落實決策,確保政令暢通。我局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走基層、辦實事、解難事,惠民生”糾四風,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2)認真落實了黨和政府重大工作、決策,及時傳達黨中央、國務、省、州、縣的重大決策、重要部署、重要會議和重要文件精神,加強機關作風與行政效能建設。

(3)及時辦理了縣委、政府各部門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依法全面正確履職行政。

(4)及時、準確、真實向縣委、政府上報黨務、政務重大信息。

(5)按時參加各種會議、集體活動,認真堅持值班制度,確保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

2.計劃生育工作

將計生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做到學習有記錄、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平時有簡報。隨時接洽聯系村,以計生“三結合”工作為重點,深入開展計劃生育方針、政策地宣傳教育,向幫扶戶給予物質和經濟上的幫助,完成了計劃生育工作任務。

3.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充分認識到開展環境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一把手”負總責,按照“門前六包”、“環境衛生管理”的要求,對本單位公共衛生區域和辦公共場所進行認真徹底的清理和整治。為建立衛生管理長效機制;一是完善和建立健全本單位環境衛生崗位責任制和管理制度。二是分別與責任區內的住戶強調門前六包責任,進一步加強對環境衛生的共同參與和管理。

4.統計工作

加強統計工作管理,按照各單位、各部門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統計工作的上報任務,確保統計工作準確無誤。

5.史志工作

將史志工作納入議事日程,積極認真收集各種工作歷史數據,保質保量按時報送各種材料。

6.檔案管理工作

嚴格按照縣檔案局的歸檔要求,加強對文書檔案管理工作,由專人管理、專人負責,及時對檔案進行統一歸檔,確保文書檔案管理規范、準確、完整。

五、重點工作(考核總分18±9分,自查評分18分)

1.改革工作

規范基層社發展工作。一是規范內部管理。抓好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組織制度、經營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二是加強農資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建設。繼續完善農資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區域農資配送中心,大力發展農資連鎖經營,做好農資儲備和調劑,保障農資供應和質量安全。三是加快發展農村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服務網絡。通過改造升級、新建擴建等形式,著力提高網絡運營水平,順應農村向全面小康邁進過程中消費層次的轉換,創新流通業態,優化流通環境,提升流通服務水平;推進基層社升級改造情況。按照本縣實際,結合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等與所在鄉鎮合作,利用電商平臺,推銷、展銷本地特色農產品。四是加快建設供銷社基層社經營服務網絡體系,切實解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構建全方位為農服務體系。我們緊緊抓住綜合改革機遇,積極拓寬銷售渠道,主動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郵政、中國農行、國家電網各方商定合作,依托縣發改委建設鄉鎮電子商務中心,整合資源拓展基層社服務功能,打造全方位為農服務中心。供應農資、農牧民生活用品,農產品電商銷售,設置充費、存取款、交通罰款繳費、幫助不識字的農牧民收取寄送快遞包裹,政策咨詢、幫助簡單的申請等服務,切實為農牧民提供便利,實現全范圍的綜合服務。同時也將鄉鎮干部從繁瑣的瑣事中解放出來。五是積極開展“幫村理財、幫社記賬、幫民辦事”三幫雙代工作,我們積極與省社財務公司省農村資金互助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函接達成合作協議,省財務公司通過政府出資購買服務,幫助解決縣全縣55個生態管護合作社、44家村集體產權的產業合作社(包括更攀合作社),11家鄉鎮供銷社共記110家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的三資監管(資產、資金、資源)、三務服務(黨務、村務、財務)服務工作及村社清產核資協助村集體改革股權量化成股份制合作社工作,提供國家相關政策咨詢,鄉村合作社財務人員培訓,建立鄉村合作社規范化管理工作。同時積極幫助我們梳理縣更攀合作總社制度建設,按照現代企業管理進行規范化建立,確??h更攀合作總社按照市場化運作。

2.受援工作情況

2017年爭取到綿陽援建資金1000萬元,700萬已用于更攀合作總社的基礎設施建設,剩余資金300萬元爭取年底實現投資。

3.依法治縣、法制宣傳教育

年初,就將依法治縣,法制工作宣傳納入議事日程,成立“依法治縣、六五普法”領導小組,做到學習有記錄、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平時有簡報。加大宣傳力度,把普法工作落到了實處,不留死角。同時,不斷提高強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