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企業實行預算管理的探討

時間:2022-06-10 07:31:00

導語:關于在企業實行預算管理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在企業實行預算管理的探討

開展,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落實財務政策,強化財務控制,借以加強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帶動和推動企業各項工作上水平。其主要內容有:(1)圍繞目標利潤,編制財務預算,鞏固財務目標在企業計劃指標體系中的中心地位。企業在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成立由企業各主要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預算編制委員會,在綜合考慮產、供、銷、管理等因素的基礎上,確立企業的目標利潤,并測算和分解銷售、生產、采購、技術開發、行政管理等具體預算約束指標,然后由各部門分編單項預算,按照目標利潤———銷售預算———成本預算———采購預算———期間費用預算等編制程序,遵循由總到分和由分到總相結合,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相結合,由內到外和由外到內相結合,在反復策劃、調整過程中,尋求實現目標利潤的最佳預算組合。(2)圍繞實現財務預算,落實財務制度,提高財務的控制和約束能力。財務預算一經確定,在企業內部便具有“法律效力”,企業各部門在生產營銷及相關的各項活動中,要充分考慮財務預算的可能,圍繞實現財務預算開展經濟活動,使財務預算滲透到哪里,財務管理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促進全員和全方位財力管理的局面的形成。(3)圍繞效益實績,考核預算結果,兌現財務政策。財務部門的期終決算要和財務預算相銜接,依據各責任部門對財務預算的執行結果,提出績效考核意見。同時,預算委員會要及時地從預算執行的正負差異中分析出主客觀因素,適時提出糾正預算偏差的財務對策。[NextPage]

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促進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化,提高企業綜合盈利能力。

企業只有獲利才有生存與發展的可能。一個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對有限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方面的配置預先做出合理的規劃,把涉及企業目標利潤的經濟活動連接在一起,使影響目標利潤實現的各因素都發揮出最大潛能,避免因出現“瓶頸”現象而影響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是企業管理者所必須考慮的。實施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從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等企業的短期預算到資本預算、研究開發費用預算等企業的中長期預算,都是以目標利潤為導向進行編制的,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在確定目標利潤時,必須把握市場動向,著眼企業全局,科學地進行預測,將有關企業過去浪費或低效率的部分剔除,使現有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的交替運用中,選出一種最佳的預算方案,減少決策的盲目性,降低決策風險,合理地挖掘現有資源潛力,努力使決策達到科學化,使企業的行為符合市場的客觀需求,更進一步地提高企業的綜合盈利能力。

第二、明確工作目標,激發工作積極性。

在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體系中,目標利潤通過預算分門別類、有層次地分解到各職能部門,并延伸細化到每一位員工,這些目標就成為他們在特定期間的具體工作目標。同時,預算的編制過程也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環,企業高層領導者制定目標所提出的主要設想和意圖,以及達到目標應采取的方法和激勵措施都明亮化,使全體員工(包括高層領導者)都明確自己在特定時間的工作、收入等各方面應達到的水平和努力的方向,了解把握本部門的經濟活動與整個企業期望獲得的利潤之間的關系,促使職工想方設法從各自的角度為完成企業的目標利潤而努力工作。企業預算期間的目標利潤具有一定的內激力,當遇到困難或阻礙時,它能激發員工產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當一步步接近目標利潤時,它給人以鼓舞;當目標利潤得以實現時,它又給人一種滿足感、榮譽感與歸屬感,推動員工向著新的目標邁進,可以全面調動職工為此而努力的積極性。

第三、使企業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

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利潤,它是在繼承企業傳統預算管理基礎上的一種創新。實施該模式,企業高層管理者主要是通過科學、合理的預測制定企業的目標利潤,并對預算的實施情況進行嚴格的考評。目標利潤通過預算編制得到具體的落實,預算目標的約束作用與企業的激勵機制相配合進一步激發預算執行者的工作主動性。一般情況下,預算一旦編制完成,是不能隨意修改的,具有一定的剛性。在實施過程中,預算是限制和約束執行者行為的標準,推行該模式使高層管理者從事無巨細的管理事務中擺脫出來,拿出更多的精力來考慮企業的發展戰略,把握企業全局。預算是管理的載體,管理者通過對目標利潤的控制實現了對企業進行全面管理的間接控制,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變為間接管理,使管理者既能把握全局又不失控制,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第四、使各部門的經濟活動協調一致。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組織機構也會變得龐大復雜,這些組織機構的業務內容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他們必須協調一致,才能保證目標利潤的實現。目標利潤是管理過程中的一條主線,這條主線統帥著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在對企業各方面情況進行綜合平衡的前提下,以目標利潤代表企業整體的最佳經營方案,使各級各部門都能了解到本部門在全局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看到自己部門的活動與其他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并充分估計可能產生的障礙和阻力及薄弱環節等,以便區別輕重緩急,從而達到經濟活動的協調一致。

實施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企業把實現目標利潤所涉及的各種資源的取得與運用都編制出詳細的預算,并把預算作為控制各項業務和考核績效的依據,以此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和各環節的業務活動,減少以至消除它們之間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和沖突,使企業的產、供、銷和人、財、物始終保持最大限度的平衡關系,用較少的勞動力消耗和資金占用,取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此外,預算編制過程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循環,有助于企業高層管理者、各級主管和職工在更大程度上對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達成一致共識,為采取統一行動創造條件,形成一種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團結合作的良好氛圍,使企業成為一個有紀律、高效率的整體。

第五、使企業管理中的控制工作進一步強化。

實施以目標利潤為導向的企業預算管理,控制貫穿于管理的全過程,是一種全員、全過程的控制。目標利潤的預測、確定與預算的編制是管理者對企業資源如何利用進行的事前控制,預算執行是管理者進行的事中控制,預算的差異分析、考評是一種事后控制。預算本身就是一種硬性約束。該控制過程主要包括預算編制、經濟活動的狀態計量、實際與預算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