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議論文
時間:2022-05-17 08:11:00
導語:八榮八恥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書記最近強調指出: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被稱為“八榮八恥”,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影響。社會各層面都在回應,和中央文明辦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作出安排部署。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在會議公報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道德觀念。中組部提出踐行“八榮八恥”情況作為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標準。還提出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領導干部教育培訓和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面對這種新的實際,理論界也開展了廣泛地討論和研究,文匯報對“八榮八恥”專題理論座談會發言進行摘編,有專家稱八榮八恥是“是當代的論語”,是“行動的指南”。但從目前所見的論述及體會來看,我認為對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有一個時代的理解。否則的話,就可能像前幾年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公民道德建設、“以德治國”等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
(一)提出的時代背景
有兩個方面的認識,第一,是以胡為核心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執政路徑的連續性的體現。回顧“三個文明”的提出,我們看到,一系列新的發展戰略和政策不斷充實和完善,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建設,使我們看到務實親民的執政黨形象和執政為民的價值理念。與此同時,在這些新戰略背后都有一個主體道德和精神的支撐。在主體建設上,首先注重從黨的先進性要求上提升黨員隊伍的良風道德風尚。為期三年的全黨保持黨員先進性活動,旨在使“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構建黨的合法性。但僅靠黨員的先進性是建不成“三個文明”的,更不可能是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還必須有全社會民眾參與的國民道德精神,我們的社會主義才可能是堅實的,有群眾基礎的。一句話,沒有群眾倫理精神參與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不可能持久的?!鞍藰s八恥”,旨在擴大社會主義倫理建設的主體。從黨員先進性到社會各階層的共建社會主義倫理精神和道德風尚,是明智之舉,也是遵循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共識的一條重要經驗。
第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樹立良好社會風氣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是對全社會遵循的
道德的基本規范。“八榮八恥”,簡潔易記,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但是,這絕不是對社會主義道德基本規范的簡單回歸,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升華,我認為主要表現在,首先,要解決當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總體判斷問題?,F在總有一種觀點,認為改革開放的發展與道德建設是不同步的,甚至認為,基本道德規范都缺乏堅守,這是一個需要重新梳理的話題,限于篇幅,我不在此過多論述。但有一點必須看到,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規范和倫理精神也經歷了不斷變革,而且也推動社會主義倫理觀念的發展,當然存在一些問題,但進步的方面我們也不能忽視。首先我們要自信地看到一個包容、開放和民主的社會,本身就是社會倫理精神的一次大變革。我們不能以偏概全,采取虛無主義的態度。其次,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是簡單地問答社會風氣和倫理精神“是什么”的問題,而是社會風氣和倫理精神如何構建?“怎么干”的問題。我認為經過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實踐,特別是隨著執政能力的提高,對社會主義倫理精神和道德風尚的建設,我們黨更具有包容性和開拓性。通過制度和機制來建設社會主義倫理精神和道德風尚是一個必然選擇。道德的法治化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它的確是實現道德規范成為社會民眾行為規范的制度保障和有益經驗。所以,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不僅是各部門,各主體要踐行“八榮八恥”,更重要的是還要尋找一個全社會有效遵循道德規范的制度激勵和懲罰制度和機制,使國民道德風尚得到可持續地發展。
(二)結合政治學研究,我認為當前我們在宣傳、研究和貫徹“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方面,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
第一,發揮研究的主導作用?!鞍藰s八恥”看似一個道德規范問題,實際上還是一個國民精神問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充實了社會主義倫理精神和價值取向。因此,我們要把榮辱觀提高到政治文明建設高度去認識,既要注重繼承,同時也要借鑒世界國民精神教育的好的經驗與做法。通過法治化的方式來構建道德規范,塑造國民精神。僅從政治學角度,八榮八恥就涉及到“政黨的先進性標準”,“政府的公共性標準”,“民眾的道德普適性標準”,這些內容就有許多可以研究的重大課題,如官員道德的制度和機制建設問題。從機制和制度的角度看,以榮辱觀的踐行情況考評官員道德,涉及如何創新我國政府人才的考核機制。在有些國家,由于制定了具體的公務員道德法,譬如《政府道德法》、《政府官員道德法》等,所以對官員的道德考核能夠持之有據,進而分化出合理的考核指標,取得較好的考核效果。這方面,我們可以爭取立項,結合中國和省情提出相關的調研報告和《政府道德法》大綱。進一步使理論結合實際,變成可操作性地制度和機制。
第二,發揮理論宣傳的普及作用。要重視理論研究的通俗化和時代性,集中全社會尤其是社會研究方面優秀的人才,編寫出一批精品,我們的宣傳重在理論研究的普及推廣上,增強“八榮八恥”的趣味性和可讀性上。全省征集招標,可專門組織一個隊伍編寫群眾和廣大干部喜愛的系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倫理精神的叢書。
第三,運用傳統而有效的載體進行約束和調節。道德倫理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公民意識的自我提升、自上而下的倫理教育、以及自下而上的各種民主活動都是實施國民道德教育和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的有效途徑。關于宣傳的手段與方式,各路專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辦法,比如利用科技手段,在網絡游戲中寓樂于教中。但我認為,做這項工作,我們要考慮社會接受面和社會成本,因此,可以借鑒中國歷史和世界各國在國民精神的培育中所創造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載體和方式,如利用宗教、族訓、鄉風民俗和村規民約、開展“鄰居節”活動以及大力倡導和培育社會志愿者等方式,使整個社會在繼承和創新中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