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條例的幾點體會
時間:2022-08-25 03:34:00
導語:兩個條例的幾點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中國,共產黨是擁有6600萬黨員的唯一合法執政黨。執政55年來,尤其是面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如何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如何加強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如何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是擺在全黨面前關系到黨的前途命運的一件大事。在這個時候,兩個《條例》的及時頒布實施,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重大舉措,條例中不乏創新之處,充分體現了我黨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新的實踐,其共同的主線就是維護黨內團結和統一,但兩個《條例》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體現了懲治與防范并舉,自覺性與強制性統一,關愛與制約結合的特色。下面就兩個條例談談我個人學習后的認識。
從初次頒布的《黨內監督條例》來看,條例對黨內監督的指導思想、監督內容、監督職責、監督制度、監督保障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從防范的角度上講,我認為每一個黨員應該理解和掌握以下幾點新的內容:
一、黨內監督,實質在于監督權力,根本目的在于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而在黨內,主要的黨政負責人的權力集中是導致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對黨內的“一把手”,條例首次以黨內法規的形式確立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條例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自覺抓好監督,嚴以律己,也要從嚴管好配偶、子女,加強對親友的教育,從嚴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確保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不出問題。為將監督落實到位,條例規定了一系列的制約措施,其中外部措施有巡視制度、談話和誡勉制度等,內部措施有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制度、集體領導制度等,避免了條例的空洞性和執行難的問題。
二、沒有以制度為載體的監督是軟弱的監督。要落實監督,首要工作就是把制度建設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條例第三章用10節的篇幅,分別對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信訪處理、巡視、談話和誡勉、輿論監督、詢問和質詢、罷免或撤換要求及處理等10種監督制度做出了具體規定,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這里的大膽創新就是指首次將輿論監督寫入了條例,條例同時還就如何保證新聞輿論監督的健康開展作出了相應規定。這些表明了我們黨在強調加強黨內監督的同時,歡迎并主動接受黨外監督。表明了我們黨對這種監督重要性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使輿論監督與黨內監督的結合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層面。這不僅有助于我們黨克服缺點、糾正錯誤、減少失誤、防范腐敗,而且必將對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條例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實踐性。條例充分吸收近年來各地的許多成功經驗和作法,不再停留在原則的規定,而是很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這樣一來大大減小了條例在執行中不應該出現的各種彈性。例如如何召開黨內民主生活會、各種重大決策如何制訂、上下級之間和平級之間如何進行權利和權力的監督等等。公務員之家:
- 上一篇:縣委兩個條例動員會上的講話
- 下一篇:醫院半年工作總結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