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重溫《為人民服務》的體會
時間:2022-06-10 11:25:00
導語:做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重溫《為人民服務》的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的《為人民服務》,曾經與《紀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一起作為“老三篇”被全國人民反復學習,對整個中國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今天,在“求真務實,加快發展”思想作風集中學習教育活動中重溫這篇文章,更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
這篇文章是在五十九年前寫的,五十九年來,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文章中所提出的觀點,在近六十年后的今天,非但一點都不過時,反而對于肩負著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迎戰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和我們全體共產黨員來說,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精神食糧和指路航標。
一、共產黨員必須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
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現在世界形勢復雜多變,國內的改革正處在攻堅階段,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很多、很艱巨,人民對我們的要求也很高。要適應這么一種形勢,要始終掌握改革、發展和穩定的主動權,我們必須時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問題,干事情都要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凡是對人民有利的事情就要大膽地去做,就要拼命地去做;凡是對人民沒有好處的事情甚至損害人民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能做。
我是一個組工干部,是“參照系列的公務員,公務員在英語里寫成servant,是服務員、仆人的意思,因此,無論怎么說,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在日常工作中,一要時刻以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教誨提醒自己,強化公仆意識,強化人民群眾是自己為之服務的主人的意識。自覺擺正自己與人民群眾的位置。二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我們的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群眾對于權力擁有毋庸置疑的所有權。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委托我們使用的。因此,這種權力,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所以我們應該淡化權力意識,增強責任意識,盡職盡責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決不能馬馬虎虎,掉以輕心,更不能以手里的權力來為自己謀取私利,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二、共產黨員必須無私奉獻。
在《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中說:“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p>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在工作條件相當優越的今天,工作人員犧牲在崗位上事極少發生,但大力宣揚的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我們必須花很大的力氣來糾正在日常工作中所存在的缺乏工作熱情、只講享受不講奮斗、只比待遇不比貢獻、弄虛作假沽名鉤譽、見利益就爭搶,見困難就推讓等不良現象,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國家的富強,多一點犧牲精神,多做一點貢獻。
當前,虛的招式太多了,假的東西太多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講無私奉獻,更多地是要講實干。這是我黨使命的要求,這是世界發展大趨勢對我們的警示,這是共產黨員先鋒作用對我們的呼喚。我們一定要從對黨對人民負責的高度,以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從我做起的責任感,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钡淖黠L,保持和發揚“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把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工作干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
三、共產黨員必須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說:“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睅资旮锩窢幒徒洕ㄔO的歷史充分證明,的這一論斷是十分正確的。大到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小到一支隊伍,一個單位,一個黨員,一個干部,要前進,要做工作,免不了會出偏差,出錯誤,這都是正常的,是不可怕的。怕的是出了偏差,出了錯誤的時候,沒有人敢于仗義直言,沒有人真心誠意地接受批評,改正錯誤。當前我們黨內、隊伍內之所以會發生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因為在相當一部分單位和地方,開展自我批評難,開展批評更難。這是當前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究其原因,一是資產階級庸俗關系學侵蝕了一部分同志的思想。不少人奉行“不說好,不說壞,誰也不見怪”和“睜只眼,閉只眼,免得擔風險”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在事關原則的大是大非面前,只講面子,不講真理;只講交情,不講原則。二是患得患失的個人主義作怪。不少同志“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批評自己怕丟面子”。于是,遇到矛盾繞道走,碰到問題只搖頭。三是有的人自身不正,批評別人怕引火燒身,怕“拔出蘿卜帶出泥”。四是不少人聽不得不同意見,更聽不得批評的話,不是聞過則喜,而是聞過則怒,老虎屁股摸不得。五是一些人聽到批評意見時表面上虛心接受,骨子里卻是耿耿于懷,背地里總想給人顏色看。
三、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指出:“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事業要成功,團結是前提,是基礎。馬克思在總結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時說過“革命應當是團結的”。搞革命需要團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經濟建設更需要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可以產生聚合人心的作用,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達到“意合則胡越為兄弟”的效應,形成克服各種困難的合力。
對于任何一個單位,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團結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一是要理解寬容,相互尊重。由于出身、經歷、專長、性格不盡相同,同志們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同志都要識大體,顧大局,從團結的愿望出發,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諒解,齊心協力共同把工作做好。特別是領導干部,在團結的問題上更要以身作則,要關心每一位同志,尊重每一位同志,和每一位同志做真心的朋友,要謙虛謹慎,禮貌待人,要胸懷開闊,寬宏大度,為一個和諧團結的局風的形成做出表率。
四、共產黨員必須堅韌不拔
世界上任何事物,只要有運動,就會遇到阻力,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件一帆風順的事情。事物運動如此,革命如此,建設如此,工作亦如此。如何對待困難?說的“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這一段話應該算是說得再精辟不過了。
面對困難,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鄧小平同志在《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這篇文章里說過:“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斗,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斗。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毙拍钍侨藗儗τ谠谧约荷钪兴鶓裱脑瓌t和理想的確信觀念。理想信念是人們一生中執著追求的既定目標和一種巨大的持久的精神激勵力量。由此可見,相信“曙光就在前頭”,有堅定的信念作支撐,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咬定青山不放松”
面對困難,一定要有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窄路相逢勇者勝”,我們可以想象出來,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人以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率領中國人民前赴后繼,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的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沒有大慶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創業,中國要甩掉貧油帽不知道還要遲緩多少年。實事求是地說,目前這種精神被丟棄了許多,許多人動則講條件,說則講環境,沒有困難喊成有困難,小困難喊成大困難,吃了一點小苦則呲牙咧嘴,儼然一幅大功臣相。這種現象是與我們事業發展的要求格格不入的。應當堅決克服之。
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我們的組織工作也有個由適應計劃經濟的組織工作向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調整,我們組工干部也有個轉變觀念,調整心態的過程。在這個調整和轉變的過程中,我們肯定會遇到各種困難。我們一定要牢記革命領袖的教導,牢記為人民服務這個根本宗旨,不斷完善自己,抖摟精神,團結拼搏,努力履行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忠實代表的義務,較好地做好干部與人才工作,為振興茶陵做出應該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