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政府采購的必要性及操作淺析

時間:2022-01-01 10:24:00

導語:鄉鎮政府采購的必要性及操作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政府采購的必要性及操作淺析

鄉鎮政府采購必要性及操作淺析

鄉鎮實行政府采購,是財政四項改革職能的延伸之一,在鄉鎮推行政府采購,是財政改革趨勢所向,它通過預算和管理為手段,運用規模采購優勢,降低采購成本,節約財政資金,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強化監督管理。但是在鄉鎮推行政府采購,必然要受到地方財力、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地緣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本文就鄉鎮如何實行政府采購的必要性及其職能應用作粗淺的論述,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鄉鎮實行政府采購的必要性

1、是法律賦予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全國人大于2002年6月29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笨梢钥闯觯瑹o論是哪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只要其是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的有關采購,就可以實施政府采購,鄉鎮作為最基層的一級政府不應游離在外,雖然采購規模不大,但發生的采購行為沒有被排除在《采購法》的調整之外,因此,實行鄉鎮政府采購,是法律規定賦予鄉鎮財政一項重要職能。

2、是深化財政職能本質的需要。從實際操作過程來看,政府采購主要對象以縣級經濟為主,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采購基本上仍然以“分散”和“自由”采購為主,隨著時代進步和經濟的發展,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采購行為,越來越凸顯出種種矛盾和問題,將其納入到規范化的政府采購管理已成財政部門重要任務之一。

其一:財政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是鄉鎮實行政府采購的必要條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財政體制也不斷的適應變化。不同地方實行不同財政體制,一般而言不外乎“鄉財縣管”、“劃分收支范圍,核定收支基數,超收財力全留,新增缺口不補”等幾種形式,主要目的是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區域經濟、提高鄉鎮財政運轉的效益和效率。鄉鎮實行政府采購是時展必然的趨勢,對鄉鎮財政支出中的采購項目,特別是支農資金等大宗支出項目,應該參同縣級財政的做法,實施政府采購管理,如果將其游離于政府采購管理之外,則就會降低或喪失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違背財政體制改革的初衷。

其二:規范財政支出行為、節約資金、防范暗箱操作是實行鄉鎮政府采購的主要目標。提高財政監管水平和整合財政性資金使用效率,就必須將鄉鎮采購支出納入到政府采購的監管范圍之中。而目前鄉鎮服務、工程、勞務等財政支出中,擅自采購、自由采購、甚至于暗箱操作等不規范或違紀的行為時有發生,極大的浪費了財政資金,要徹底改革這一現狀,有效防范各種腐敗行為的發生,促進財政支出行為的公開透明和客觀公正,對鄉鎮的采購支出活動就必須納入到政府采購管理。

其三:強化部門預算為基礎,防范財政風險是鄉鎮政府采購的主要手段。結合部門預算,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進行核編,對基建支出跟蹤檢查,防止舉債建設,防止增加鄉鎮財政、村級集體的債務,因為當前有些鄉鎮,為了發展區域經濟,常常超出預算安排一些項目,如“招商引資”興辦企業,對投標人,誰的“帶資”比例大、結算期限長,誰就能中標,根本沒有考慮預算的約束,隨意性大,易形成新的債務,以至于財政來“兜底”。這就給地方財政的運行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因此,將鄉鎮的采購活動納入到政府采購管理,能有效地遏制這種無預算的采購行為,從而達到防范財政風險、規范采購行為的目的。

3、是建設和諧創新社會的需要。政府采購是加強廉政建設,從源頭預防和制止腐敗之“利器”,是正本清源的動力之一,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了制度的保證。國家“十一五”規劃也提出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保持經濟較快增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必須有民族自主創新能力,并對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深化政府采購制度,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中指出:“實施扶持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政策,建立財政性資金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制度,制定將國家重大項目納入政府采購主體范圍的辦法,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高新技術裝備與產品實施政府首購政策和訂購制度?!闭f明了,政府采購不僅是加強支出管理,節約財政支出的制度,也是國家自主創新一種政策手段和工具。同時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作為建設和諧創新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支持“三農”的發展,是各級財政義不容辭的職責,對“三農”資金的投入,如村村通公路、轉移支付、末級渠道硬化、一池三改(沼氣池、改水、改廁、改廚)等項目投入以及水利、抗旱、減災農業基礎建設專項資金投入,必然要涉及資金的管理與監督,而政府采購是比較有效的監督管理手段之一,是農村稅費改革的補充與完善。

二、組織形式

政府采購是一項重要財政改革內容,要慎重進行,先可以在全市鎮處選擇一到兩個不同類型的鄉鎮作為試點,采用摸著石頭過河的辦法來探索總結經驗教訓,取得成果和經驗后再推廣,為全面鋪開鄉鎮政府采購做準備??梢杂腥N設想供選擇:一是上級財政部門(市政府采購辦公室)人員分管鄉鎮政府采購事務,實行專管員聯系制度;二是鄉鎮政府內設科室,成立政府采購辦公室,其工作人員由鄉鎮干部和財政干部擔任;三是鄉鎮財政部門獨立行使政府采購職能。

以上三種形式,各有優劣,第一種情況:因為縣市成立政府采購辦公室的時間相對較難長,其工作人員業務素質較高,辦理鄉鎮政府采購業務輕車熟路,大力減少相關業務培訓費用。但是市級政府采購本身工作量大,在增加鄉鎮業務這塊,顯得壓力過大,且沒有真正體現鄉鎮政府采購職能下放。

第二種:由政府工作人員組成的鄉鎮政府采購工作,存在業務差,在辦理相關業務時執法缺少監管容易產生腐敗“變質”,也不利鄉鎮機構改革的精神。

第三種情況,是實現職能下劃、延伸,是財政改革本質的需要。其缺點是工作人員業務素質較低及需提高。

三、實施鄉鎮政府采購操作事項

1、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財政干部思想認識。自從2002年《政府采購法》頒布至今,社會各界對其重要性認識仍然不足,尤其表現在基層鄉鎮。加強宣傳,是鄉鎮政府采購的重要任務。一方面,利用政務公開欄,報刊雜志、有關電視等輿論工具和宣傳媒體,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政府采購工作的政策法律、目的意義,爭取社會各界的了解和關注。另一方面,通過宣傳培訓,提高各單位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消除抵觸情緒,全面了解《政府采購法》的各項規定,重視、支持政府采購工作。不斷增強實施政府采購的自覺性,推動政府消費行為走上市場化、法制化軌道。

2、加強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業務素質。鄉鎮政府采購是新生事物,鄉鎮政府國家干部、財政干部對此感到十分陌生。政府采購是要求業務素質高,工作量較大,事項處理繁雜的一項財政新業務,其工作流程、談判技巧、商品鑒定、市場調查等業務相對復雜,工作人員對《政府采購法》、《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政府采購招投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掌握不夠,及時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提高鄉鎮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是鄉鎮開展業務業務的首要任務之一。

3、加強采購計劃管理,實現資源信息共享。鄉鎮政府采購,離不開網絡信息技術的管理,在信息化社會來到之際,搞好網絡建設是擴大政府采購影響,增加政府購買的競爭力度。要充分利用電子化、網絡化等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合先進的管理理念,建立鄉鎮政府采購的操作平臺,在網上尋求和信息,充分利用資源,實現財企、財銀聯網,與上級業務部門實現網絡信息交流,利用市場、網絡資源,加強鄉鎮政府采購的規范化建設。

4、結合部門預算改革,進一步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審批。政府采購是編制部門預算的重要依據,隨著財政改革不斷深入,政府采購預算編制要求采購事項審批,資金來源明晰化,運行程序陽光化,主要作用是:一方面保證鄉鎮政府采購工作的規模效應和及時性,另一方面強化政府采購的約束力,維護政府計劃實施進程中的嚴肅性。加強與市(縣)政府采購中心的聯系,利用上級信息資源平臺,及時獲取一級采購信息和技術水平。對技術份量較高,無法獨立完成采購的,可委托上級部門代辦采購,減少本級采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