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對城市低保調查科學發展觀剖析材料
時間:2022-11-13 03:18:00
導語:統計對城市低保調查科學發展觀剖析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收入水平低,來源渠道單一。2、生活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3、居住條件差。①住房建筑面積小。②27.2%的家庭是租賃房屋。③住房配套設施差。4、子女教育費和醫療費用負擔過重。
在農村低保邊緣家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收入低、不穩定。2、消費水平低。3、居住面積小,時間長,質量差。4、子女教育費和醫療費用主要依靠自己承擔。
對策與建議:
一是建立城鄉低保邊緣困難群體專項救助長效機制。
1、建立定期的調查機制。建立城鄉低保邊緣困難群體專項救助長效機制,通過調查研究分析,科學界定城鄉低保邊緣困難群體的范圍、規模、救助項目和補貼標準,制定出由政府牽頭,多部門協調合作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
2、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一是建立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各級政府要建立社會救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部門職責,建立社會救助工作議事協調機制。二是實現社會救助工作歸口管理。民政部門負責救助對象的審批,動態管理,建立基礎檔案等日常工作;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就業救助;教育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教育救助;衛生部門配合民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醫療救助;房產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取暖救助;殘聯負責對殘疾家庭的特殊救助;財政部門負責救助資金和工作經費的按時撥付,并進行監督檢查;審計部門負責對救助資金的審計。
3、堅持四項原則。城鄉低保邊緣戶專項救助堅持與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協調、相銜接的原則;堅持救助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原則;堅持實行專項救助的原則;堅持家庭收入核算和審批程序參照城鄉低保對象審批有關規定執行的原則。
二是建立一個緩式的、有坡度的突出保障救助重點的制度框架。
1、制定城鄉低保邊緣家庭救助的具體措施和補助標準,應參照低保救助標準和實施辦法。建議在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供暖救助方面的補助額為城鄉低保對象救助標準的50%。
2、對基本生活困難的救助對象實施分類救助、標準有別的辦法。建議建立一個緩式的、有坡度的突出保障救助重點的制度框架,即在每戶每年設定金額標準的基礎上(城市每戶每年不超過1000元,農村每戶每年不超過500元),細化按30%、50%、80%和100%等不同標準補助,進一步提高基本生活救助的針對性和合理性。
3、對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和重大患有嚴重疾病的特殊保障人群,可以考慮實行一次性、階段性的生活救助措施,幫助其克服臨時困難,并實行一事一議制度。
4、促進就業仍是積極和根本的脫貧手段。一是應逐步健全促進就業的政策體系,落實促進就業的責任制,并作為各級政府考評的重要內容。二是健全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促進就業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對安置貧困人群的企業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三是重視職業介紹。在勞動市場管理職能和政策上給予支持,盡可能多地為這部分人群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5、城鄉低保邊緣戶救助的時段(起止時間)。醫療救助按年度確定;教育救助按學年確定;供暖救助每年在12月底前認定的城鄉低保邊緣戶可享受年度供暖期救助;基本生活救助確定年度救助金額,實行動態管理。
- 上一篇:統計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整改報告
- 下一篇:統計電子臺帳情況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