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統一戰線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時間:2022-12-10 05:37:00

導語:和諧統一戰線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統一戰線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和任務提出來,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并專門作出決定。這既是黨中央的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也是理論上和實踐上的一次新的突破。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和諧”概念也相應提出。

作為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統一戰線,“和諧”的要義同樣存在其中。在新時期新階段,我們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建設和諧統一戰線;我們要充分發揮和諧統一戰線的作用去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本文擬就和諧統一戰線的相關問題作若干思考。

一、對和諧統一戰線命題的思考

1.為什么要提出和諧統一戰線命題

作為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戰線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關系廣泛的優勢和爭取人心、凝聚力量、協調關系、化解矛盾、溝通情況、反映民意等功能。這些優勢和功能,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成和實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這些優勢和功能的發揮體現,也受統一戰線自身機制的健康發展所制約。從統一戰線的構成來看,統一戰線匯集了各黨派、各階層、各民族、各團體,它是社會結構的反映。因此,和諧社會的要素對于統一戰線同樣需要。從統一戰線的使命來看,統一戰線的使命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實現黨的總任務而共同努力,這是與黨的使命相適應的。因此,對和諧社會的要求對于統一戰線同樣也需要。

2.對和諧統一戰線內涵的理解

和諧統一戰線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建設者和愛國者的聯盟。所反映的應當既是統一戰線內部的和諧,也是統一戰線對整個社會的關系和作用。和諧統一戰線的和諧應當包括:和諧的政黨關系、和諧的民族關系、和諧的宗教關系、和諧的階層關系等。這樣的和諧關系不僅體現在統一戰線內部,也反映在整個社會中。如和諧的政黨關系既要處理好各政黨之間的關系,又要體現政黨對社會的影響和作用。包括執政黨在執政能力建設中如何獲得社會支持,參政黨在參政議政中如何反映和代表更廣泛的社情民意等。又如,和諧的民族關系不僅要處理好各民族之間的平等、團結,還要謀求各民族的共同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取得各民族對國家觀念的一致和維護。再如,和諧的階層關系需要通過統一戰線搭建的利益訴求機制去促使社會各方真正的互相理解并協調公平、正義的不斷落實。也就是說,這樣的和諧不僅是單一的和諧,還是交叉的和諧、重疊的和諧;不僅是關系主體自身的和諧,還是各個關系主體相互的和諧;不僅是關系內部的和諧,還是關系整體與外部社會的和諧。

和諧統一戰線從其內涵來說是各政黨、各階層、各民族、各宗教以及各界在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既體現各自內部的團結一致,又體現互相之間的相容共存。從其外延來說,它涉及意識形態的整合,以形成共同的政治基礎、規范共同的政治行為;涉及政治資源的整合,以融合各種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實現政治資源的優化配置;涉及政治發展的整合,以規范社會成員的政治行為,有步驟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涉及利益關系的整合,以有效地協調各種利益關系,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簡而言之,和諧統一戰線的內涵和外延,使其成為新世紀新階段中統一戰線發展的一個新命題。

3.和諧統一戰線命題的現實意義

提出和諧統一戰線命題,一方面,能夠更好地整合統一戰線內部不同黨派、不同階層、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群體、不同所有制以及生活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的人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統一戰線內部形成一個共同努力的方向,共同的理想愿景。另一方面,能夠進一步增強統一戰線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從自身做起,從具體的每一件事情做起,匯集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參政議政,暢談國是,互相監督,同舟共濟,從而更加珍惜團結和諧,自覺維護社會安定。統一戰線內部包括各黨派、各民族、各階層、各團體和各界人士,都能夠自覺維護寬松穩定,團結和諧的政治局面,就能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和諧統一戰線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互關系

1.和諧統一戰線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子系統與大系統的關系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包括政治和諧、經濟和諧、文化和諧、社會秩序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等,指的是整個社會處于順和、協調、穩定的狀態,這是一種全面系統的和諧,要求構成社會的各個要素能夠在和諧社會這個大的統一體內相互依存、協調運作、良性轉化。和諧統一戰線總體屬于政治文明建設的范疇,與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共同形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系統。因此,和諧統一戰線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子系統,構建和諧統一戰線屬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項巨大社會系統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和諧統一戰線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一方面,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和諧統一戰線的形成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創造寬松的社會環境,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如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能夠形成社會階層之間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動結構,即實現社會階層之間的相互開放和平等進入;各階層得到有所差別的并且恰如其分的回報;社會各階層之間保持一種互惠互利的關系。而這些正是統一戰線正確協調和處理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關系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實現統一戰線內部的和諧,既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在我國當今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統一戰線通過推進各政黨之間的和諧,各民族之間的和諧,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之間和諧,各階層、各群體之間的和諧,大陸同胞與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之間的和諧,推進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也就是奠定了整個社會和諧的基礎。《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專門講了要發揮統一戰線在促進社會和諧中的獨特優勢。

三、對和諧統一戰線應具備的內外因素的思考

1.從內部因素來看

首先,要有一個和諧的內部關系。統一戰線內部各界人士能夠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和睦相處、相互尊重、合作共事。

其次,要有一個利益滿足機制。統一戰線是建立在共同目標與共同利益基礎上的聯盟,要鞏固和發展,就必須尊重、維護和照顧同盟者的利益,否則統一戰線就難以建立,即使建立了也不能鞏固和持久。因此,和諧統一戰線要求做到尊重、維護和照顧同盟者的利益。

第三,要有一個矛盾解決機制。目前我國正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既是黃金發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面對社會階層激烈分化,經濟成分、分配方式、思想觀念等方面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各種具體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和復雜的局面。和諧統一戰線的構建就要求建立一個有效的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機制。

第四,要有一個平衡關系機制。所謂平衡機制,就是要維持和保護著社會各方面及各種力量之間的協調、穩定和平衡。從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來看,受社會生產力不發達、不平衡這一根本因素的制約,徹底消除不公正現象,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這方面,和諧統一戰線所具有的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功能,決定了它能夠妥善處理和平衡各種關系。通過發揮這一功能,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把公平正義作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根本尺度,并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為扭轉目前一些社會發展中的失衡現象作出積極貢獻。

2.從外部因素來看

首先,要有一個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的大環境。社會和諧是統一戰線不斷發展壯大的前提條件。回顧建國后統一戰線發展史,統一戰線始終是與社會和諧穩定相互聯結、互為基礎的,什么時候社會和諧穩定,什么時候統一戰線事業就發展壯大;什么時候社會混亂無序,什么時候統一戰線事業就停滯不前,遭受損失。

其次,要有一個有利于其作用體現和發揮的環境。從多年的實踐看,有利于統一戰線作用體現和發揮的環境,一是離不開黨委的高度重視。二是離不開良好的黨與黨外人士的合作共事關系。三是離不開健康的輿論氛圍。四是暢通的利益表達渠道。

第三,要有一個滿足其資源整合配置的環境。隨著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發展,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框架中如何優化配置各種政治力量,既是和諧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和諧統一戰線存在的內在要求。統一戰線中的各黨派、各團體、各界別,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筆重要的政治資源。只有進一步加強各種政治資源的優化、整合和配置,統籌協調好各種政治關系,才能保持我國社會政治的穩定,堅持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這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