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十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時間:2022-12-11 05:05:00
導語:構建和諧社會十個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現實與理論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闡釋。
1.關于“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p>
這一論斷與鄧小平同志所說的“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笔鞘裁搓P系呢?
能不能這樣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笔巧鐣髁x的本質,而社會和諧則是這一本質的內在的一種價值取向和外在的表現或體現?在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征程,就是不斷實現社會主義本質和內在價值取向并不斷體現社會和諧外在特征的過程。
2.關于“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薄疤貏e要看到,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p>
為什么說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進入了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理解,這是一篇大文章,必須好好做。我認為,我們之所以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關鍵時期所面臨的所有的機遇與挑戰,千言萬語,歸根結底,都是我們“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所決定的,都最終表現在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能否有機、有效的結合上。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與四個深刻變化,其基礎主要是表現在經濟方面。因此,對形勢的分析與判斷,應主要放在經濟方面,從經濟這一基礎與事實出發,對形勢的分析與判斷才能準確、科學。
3.關于“社會和諧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p>
這一目標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黨的最低綱領、與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一黨的最高綱領是什么關系?如何理解社會和諧這一目標與富強、文明、民主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
我認為,社會和諧這一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與我們黨的其它奮斗的目標,是一個有著內在統一、有機聯系的但又有不同內涵的目標。全社會最高和最終的和諧,則是我們所不懈奮斗并最終必然實現的共產主義社會。社會的最終、最高的和諧,決不僅僅是我們的價值目標,而是我們必然實現的最終社會形態。
4.關于“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p>
這一主要矛盾與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一基本矛盾是什么關系?
我認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將長期存在,但在無始無終的歷史長河里,這僅僅是特定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上的特定歷史現象;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由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表現。但是,這一主要矛盾也并不排斥如城鄉、工農、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甚至在一定范圍內階級斗爭等其它次要矛盾的存在。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一基本矛盾則是貫穿于人類社會,其中包括社會主義這一社會形態的始終,基本矛盾的存在、發展與解決,則是推動社會不斷前進的動力。
5.關于“我們黨要帶領人民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p>
如何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之間的關系?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為了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這一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就是為了解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一基本矛盾中,特別是人與人的關系中收入分配差距等方面出現的新情況與新問題,就是要在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特別要注意堅決糾正各級領導干部以GDP增長為中心的不正確的政績觀,并真正轉到堅持以人為本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思路和軌道上來。
6.關于“目前,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p>
在《決定》提到的六個矛盾和問題中,矛盾的性質是不是完全相同,如何處理這些矛盾?
我們的社會性質不僅是社會主義社會,并且依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這個有階級且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里,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依然存在,并還可能在一定條件下激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題目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但也不可忽視敵我矛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正確區分與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
7.關于“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p>
什么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我認為干部群眾最關心的熱點比如“一大二難三高”,即收入分配差距大,說真話難、反腐敗難,教育收費高、看病收費高、買房價格高等問題,就屬于這方面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給人民群眾以感受真切的權益,就會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邁進了一大步。但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些根本的外在條件,這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這一基本路線。
8.關于“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強收入分配宏觀調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促進共同富裕?!?/p>
這里實質講的仍然是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究竟是效率優先還是公平優先?
這個問題已經爭論很久了。我認為,這兩者并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雞和蛋哪個優先?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割裂開來理解。只有提高效率,才能為實現社會公平創造條件,只有實現社會公平,也才能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而極大地提高效率。只有我們在社會的第一次分配中,做到了效率與公平兼顧,才能為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打下一個根本的基礎。第二、第三次分配只是也只能是作為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必要補充。
9.關于“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p>
如何認識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我認為,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是對全體共產黨人的要求,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主要是對全體人民的要求。
10.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p>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論斷,我們應該高度重視。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秉h的領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沒有黨的堅定正確的領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則根本無從談起。為什么關鍵在黨呢?
我認為有五點,一是關鍵在于我們黨的自身的先進性。我們黨首先抓好了自身建設這個主體,才能抓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客體。二是關鍵在于黨的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領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本領。三是關鍵在于黨的理論的正確,這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毫不動搖地發展馬克思主義。四是關鍵在于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五是關鍵在于不斷提高黨駕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執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