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時間:2022-03-11 11:05:00
導語:深入學習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由于長期在基層工作,很自然地把《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作為必修課,多次閱讀同志這篇光輝著作。在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重讀《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又受到新的教育和啟發。在新的形勢下,要切實做到“關心群眾生活”,需堅持“四求”。
一是求通——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因而他提出的目標任務都是從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出發的,只要我們的中心任務、黨的主張都以“三貼近”的形式,講給群眾聽,用關心群眾生活的行動做給群眾看,就會產生巨大的動員力量,使群眾自覺自愿地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斗爭。反之,就很難把群眾動員起來。戰爭年代如此,建設時期也是一樣。七十多年前就說:“我們現在的中心任務是動員廣大群眾參加革命戰爭,以革命戰爭打倒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把革命發展到全國去,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去。誰要是看輕了這個中心任務,誰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員。我們的同志如果把這個中心任務真正看清楚了,懂得無論如何要把革命發展到全國去,那么,我們對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群眾的生活問題,就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因為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边@就精辟地論述了實現黨的中心任務,同“關心群眾生活”的辯證關系,及時糾正了那種只講擴大紅軍、擴充運輸隊、收土地稅、推銷公債,其他一切涉及群眾生活的問題,不講也不管的“單打一”現象。使得黨的工作,步入了“動員”群眾“依靠”群眾,首先從“關心”群眾開始的正確軌道。而今,我們的中心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抓緊抓實“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就要像同志講的那樣:“今天,我們要繼續把黨和國家的事業推向前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依然要大力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革命傳統,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既要體現在制定和貫徹符合人民群眾利益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也要體現在幫助人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上?!睆亩皠訂T”、“依靠”群眾把建設小康社會變成自覺的行動。戰爭年代關心群眾生活,向群眾講明,“把革命發展到全國去,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去”,這種革命的戰爭,是群眾的戰爭,群眾認識了這種戰爭,就組織起來,以身相許,為了實現自己的最高利益,而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因而贏得了幾十年斗爭后的勝利。今天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同樣需要經歷艱苦奮斗的歷程,為了全局的、長遠的利益,在改革、建設進程中,會有利益的調整,甚至犧牲局部的、眼前的一些利益,但只要我們這些以“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己任的共產黨員,在“動員”、“依靠”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從情感到行動,切實“關心”群眾,那么,就一定會如同取得革命戰爭勝利一樣,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變成一個生動的現實。在這里,“通”與“不通”的焦點,就是能不能在實際行動中“關心群眾生活”。
二是求細——群眾利益無小事。七十多年前,同志就深刻指出關心群眾生活應當抓細。因為群眾生活本身,就是由衣食住行醫學婚,柴米油柴鹽醬醋茶等非常細的事物組成的,因此,關心群眾生活就需要求細。比如,中央要求“當前,各級黨委和政府尤其要千方百計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下大氣力抓好農民增收減負和扶貧開發工作,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具體到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就需根據自己的實際,實事求是地調查分析,因事制宜地做出方方面面細化的要求和部署。例如抓好就業再就業,我這里任務多大﹖就業崗位有多少﹖就業門路是什么﹖沒就業的原因何在﹖是些什么年齡段的人﹖政府應提供什么樣的幫助﹖采取一些措施后還不能就業的人,都是些什么類型戶﹖他們又有什么特殊困難和要求﹖如此等等,只有把關心群眾生活問題,從抽象到具體,落實到每項具體工作,每個村莊、單位、每個戶頭上,那么這種關心才能落實到人,群眾才會說:“共產黨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奔毣旧砭褪且覀內ソ鉀Q群眾“十分盼望我們的幫助為他們去解決”的問題,關心群眾生活,只有細化之后,才能落實到不同群眾方方面面的不同要求上來。
三是求實——“關心群眾生活”的任務提出之后,就有個如何落實的問題,同志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為了使工作方法與任務相適應,在方法上他又指出,要“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拋棄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否則“什么任務也是不能實現的”。要解決方法問題,把“關心群眾生活”落到實處,首先要知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群眾希望什么,反對什么,關心什么﹖七十多年前,在“關心群眾生活”上提得那么具體,是調查研究的結果。在江西考察時進農戶、下車間、察民情、訪民意,提出“黨在農村的政策說到底就是讓農民富起來?!薄稗r民要富裕,一靠政策,二靠科學,三靠艱苦奮斗”,這也是調查研究的結果。其次是幫民——群眾行進在革命和建設的征途中,因為水平、能力、地域、歷史諸方面主客觀條件的不同,會出現薄弱環節,這些正是我們需要幫助的,指出:“一切我們領導的地方,無疑有不少的積極干部,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很好的工作同志。這些同志擔負著一種責任,就是應該幫助那些工作薄弱的地方,幫助那些還不善于工作的同志們做好工作”,這就是承認工作的不平衡,而幫助后進的地方趕上來。同志在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關心群眾的生產生活,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時,特別強調“要多到困難大、群眾意見多、工作基礎差地方去。團結那里的群眾一起克服困難,創造美好生活”。第三是尊民——因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在革命和建設的行進中,他們會創造出很多可以推動工作前進的事跡和經驗。在提出“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這個光輝思想時,表揚了江西的長崗鄉,福建的才溪鄉這兩個先進典型,批評了汀洲市只提工作任務而不關心群眾生活的錯誤做法,從行動上尊重群眾的創造。今天,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行進中,已經涌現出許許多多,非常有說服力的先進典型,只要我們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總結推廣這些典型,用關心群眾的生活去推動各項任務完成的經驗。就會起到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從而把關心群眾生活切切實實地落到實處。
四是求是——這個“是”就是讓實踐檢驗,我們黨始終同人民群眾心連心??倳浀?2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考察時意味深長地指出,1934年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在會上提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北仨殹瓣P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說“同志的這一重要思想對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和發展,對黨的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任何時候,黨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立場都不能變?!彪S之,著重指出:“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和所擁有的工作條件同那個時期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但革命前輩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培育起來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永遠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這就是“是”,是我們重學《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是”。也是檢驗我們“關心群眾生活”的實際行動,是否進一步密切了同群眾“心連心”效果的“是”,如果我們的工作達到這樣“是”的要求,說明群眾對我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實是滿意的、認可的。在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中,認真地重學在70多年前發表的《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這篇光輝著作是十分有益的。它會對深入學習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自覺地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起著一種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