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新世紀的時代最強音

時間:2022-11-23 11:52:00

導語:構建和諧社會新世紀的時代最強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和諧社會新世紀的時代最強音

甲申年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年份。三百六十年前的甲申年是大明王朝的國難年。經過五個甲子后,郭沫若寫了《甲申三百年祭》,賦予甲申年以另一層意義,使它成為思考年、警示年。在已經過去的××××年和即將過去的甲申年里,歷史留給我們很多值得思考、值得警示的問題。我在這里選擇其中的幾個問題,作一些粗淺的分析,是思考,也是警示,想來不會是毫無意義的。

如果說,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年的改革進軍號的最強音的話,那么,××××年的最強音,就應該是四中全會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了。這兩者的聯系是如此緊密,以致我們可以毫不懷疑地把它們看做是執政黨的一個統一的執政宣言,指導新世紀的社會發展的時代最強音??梢哉f,科學發展觀是為建立和諧社會所必須遵循的指導思想和思維方式,構建和諧社會則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努力方向和具體目標。這兩者都是針對以往在指導思想上存在的缺陷,為了消除它的不良后果而提出來的。提出科學發展觀是要糾正過去的不科學的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所要糾正的是現存社會的不和諧現象。正因為過去指導思想上存在著不科學不協調的發展觀,所以要提出五個統籌;正因為社會上存在著大量不和諧不穩定的現象,所以才提出加強構建和諧社會的執政能力。

人們歡迎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因為這是執政黨從現實社會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而提出的求真務實的指導思想。一個是路徑和方法,一個是目標和方向;一個是方法論,一個是價值觀;兩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正確的社會發展路線。令人擔心的只是這個完美的構想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實現。這種擔心不是沒有根據的。一方面,過去的決議文件里曾有過太多的許諾和美好的構想,但往往成為一紙空文,這就削弱了人們對這個時代最強音的期望;另一方面,在官方關于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描述中,都缺少了一些十分重要的內容,不由得使人們對它們是否能夠正確貫徹缺乏信心。

三中全會在論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時,提出了五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在這五個統籌里面,明顯地缺少了經濟和政治的統籌發展。鄧小平在世時曾多次指出政治體制改革對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什么在考慮各方面的統籌時,恰恰就缺少了統籌經濟和政治的體制改革呢?

四中全會文件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的設想,是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角度提出來的。文件指出: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按照這個說法,構建和諧社會仿佛是為了滿足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需要才提出來的,沒有把它看作是社會發展的方向和努力實現的目標。所以,雖然文件談到要把和諧社會的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并且從五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見,但卻不可避免地使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和目光,只投注在一些治標的問題上,而如何通過制度性的變革來保證這個目標的實現,就未免重視不足。

我國是以社會主義為發展方向的國家,經濟繁榮富裕,政治民主,文化自由,社會和諧,都是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議,也是我們改革建設的基本方向和長期目標。從目前這四個領域所存在的問題來看,制約整個社會發展的制度性因素是政治體制的落后。因此,改革政治體制,實現政治民主化,是解決當前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所在。缺乏有效監督的不民主的政治體制,是阻礙我們按照五個統籌來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最大障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最大障礙。四中全會雖然提到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但是,由于政治體制上存在的缺陷,如不從體制上進行根本性的改革,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就會成為一句空話。不錯,四中全會決議的第五部分專門論述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明確提出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并且從五個方面作了闡述。但在專門論述構建和諧社會的第七部分,卻沒有觸及產生社會不和諧現象的體制性根源,也沒有談到構建和諧社會的體制性保證。到目前為止,我們耳聞目睹的種種不和諧現象,如官場腐敗和社會不公,既不民主,也不依法。它導致民怨沸騰,社會處于極度的不穩定之中。這些亂象,歸根到底都可以歸結到政治權力的濫用上,而濫用政治權力,正是不民主的政治體制的致命特征。

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在分別論述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時,都對政治體制的改革缺乏應有的重視。這是有意的回避,還是無意的疏忽?但是,回避也好,疏忽也好,無論如何,現實是必須正視的。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政治體制改革是一個繞不開的歷史進程。我們要糾正不科學不協調的發展觀,改變不和諧不穩定的社會現狀,就必須高度重視并努力克服政治體制的缺陷,建立民主政治,強化監督機制,實行符合于中國特點的三權分立制度。長期以來,我們把三權分立當作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盲目排斥。這種觀念和態度,表現了缺乏歷史唯物主義的無知和偏執。一切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共產黨人,都應當有勇氣走出這個認識誤區,大膽地否定政治體制中的不民主因素,同心協力地建立起民主的政治制度,以保證經濟的健康發展,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

總之,構建和諧社會的治本之策是改革政治體制,克服濫用政治權力的現象。鑒于目前社會上存在著嚴重的不和諧不穩定的現象,危機四伏,當務之急是盡快采取措施,改變這種危險的局面。這雖然只是治標之策,但在現階段卻比治本之策更為迫切,更為現實。當前最需要解決的是平反遍布全國的冤假錯案,特別是年以來,凡是因為濫用權力、動用暴力而使公民的權利受到侵犯,人身自由遭受迫害,家庭財產被剝奪,甚至被枉殺冤死的個案,都應當得到公正的復查和平反,有關的責任人應受到嚴肅的處理。這是為改變社會不和諧現狀所必需采取的刻不容緩的緊急措施。去年在四川萬縣的一次街頭沖突中,僅僅因為那個毆打挑夫的人自稱是公務員,便激起公憤,釀成幾萬人上街的大亂。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民眾對官吏和富人是何等反感。它標志著強勢集團和弱勢人群之間的分裂和對峙,已經達到隨時可以爆發動亂的程度。這種局面如不改變,還有什么和諧社會可言!

提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表現出執政黨的明智?!痢痢痢聊曦瀼乜茖W發展觀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人們期待著能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理想,為此,就需要把改革政治體制、實現政治民主化,列為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強化監督機制、抑制權力的濫用,讓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這個時代最強音響徹中華大地,使彌漫于社會的戾氣化為祥和。果能如此,則民眾幸甚,民族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