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領導班子的團結共事
時間:2022-03-30 10:11:00
導語:淺議領導班子的團結共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華容縣農機局夏金明
同志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要求領導干部努力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其中的一個方面是發揚民主,團結共事。這一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值得我們認真地探討。
一、團結共事是領導班子履行其職能,完成組織目標的重要保證
領導班子的團結共事,是班子成員在共同理想信念、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顧全大局、互相配合的一種良好的精神和工作狀態,一種和諧一致的人際關系。它是維系一個組織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是領導班子生命力、戰斗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取向。
1、團結共事是增強領導班子凝聚力的基礎。
團體行為理論認為,團體內聚力是實現團體功能和目標的重要條件。團體的內聚力越高,高越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功能,順利實現團體目標。領導班子要履行其功能,帶領群眾完成預期的各項任務,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組織上的鞏固。包括人員思想穩定、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工作運動規范有序等。而任何一個團體組織上的鞏固,都是以其內部各要素定位得當、結構合理、平衡協調,并能發揮出特定作用為基礎的。領導班子作為一個特殊的矛盾綜合體,其成員一般都來自四面八方和各個層次,必然會存在著各方面的差異。在工作中,也難免會產生各種不同意見,這是自然的、正常的。要使班子成員對各自的不同意見、見解及時進行思想溝通,正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消除可能產生的摩擦和沖突,就必須創造一種團結協作的氛圍,使大家心情舒暢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領導班子呈現并保持思想統一、動作整齊,穩定平衡的狀態。這樣,才能使領導班子自身在組織上得到鞏固和加強,增強內聚力,真正履行其功能。
2、團結其事是發揮集體領導作用的基本條件。
領導是現代社會領導行為發展的基本趨勢和明顯特點,是領導科學的重要原則之一。集體領導是以領導班子為基本實現途徑的,是班子成員合作共事的根本途徑。也就是說,領導班子是實現集體領導的重要方式和物質載體。但不能由此認為只要有了領導班子就一定會實現集體領導,這里還涉及到領導班子的建設水平和精神狀態問題。只有精誠團結協作的領導班子,大家才能同心同德、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才能最大限度地真正實現集體領導,做到“互相補臺,好戲一臺”。如果領導班子“內耗”嚴重,班子成員各揣心腹事,互相戒備,搞無原則糾紛、“窩里斗”,形不成“戰斗的堡壘”,而是忙于“堡壘里的戰斗”,集體領導自然是無從說起,只能是“互相拆臺,共同垮臺”。
3、團結共事是提高領導班子戰斗力的重要途徑。
一個領導班子戰斗力的強弱,直接取決于整體功能發揮得如何。而領導班子的整體功能,固然離不開合理的互補型結構,但更離不開領導成員之間的團結協作。西方團體動力理論認為,團體動力來自于團體的一致性。在實踐中,任何組織結構的合理性都是相對的、動態的。合理中也會有不合理的因素,眼前的合理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不合理的問題。所以,僅僅依靠合理的結構來保證領導班子的整體效能,是遠遠不夠的,也是靠不住的。從根本上說,領導班子成員應該講黨性、顧大局、遵守紀律,嚴格自律,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有強烈的團結愿望和明確的協作意識。在共同的目標下,越是團結協作,領導班子合理結構所形成的整體效益就越能夠實現和發揮,從而取得1+1>2的效益。
二、樹立良好作風,做到團結共事
在一個領導班子里,不可能每個人的性格、風格完全相同,也不可能每個人的意見完全一致。作為領導班子中的一員,就要善于尊重和欣賞別人多姿多彩的個性,諒解和包容別人工作中的一些失誤,做到團結共事,共謀發展。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質,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
經驗告訴我們,一個組織、一個領導班子的團結,是建立在思想、政治統一基礎之上的。思想上的統一是團結協作的基礎,沒有政治上的統一,團結協作便會偏離方向。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是黨的行動指南,自然也是各級領導干部的行動指南。要求思想上的統一,就是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科學發展觀,否則,全黨就難以在一系重大問題上形成共同的認識,團結統一就難以鞏固。思想認識上的分歧往往是產生矛盾的主要根源,因而更需要班子成員自覺地、認真地用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提高領導班子成員的認識水平和思想境界,從而達到內在的團結一致,政治上的統一要同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不動搖。
2、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靠共同的領導觀增強團結共事。
社會主義領導觀的核心就是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唯一宗旨。領導班子成員只有在共同一致的社會主義領導觀的基礎上,才有做到互相理解,配合工作,才能形成真正的團結共事。志同才能道合,而“道不同,不相于謀”。如果一個領導班內,有的成員當官是為了名,心里想著如何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或者是為私利,一切從自己的“實惠”出發,這樣的領導班子能團結協作、合作共事嗎?所以,領導班子成員應自覺校正自己的領導觀,處理好人民群眾與自己的主仆關系,從思想上筑起反腐防變的鋼鐵長城,永遠做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在共同的目標追求下搞好團結共事。
3、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靠優良傳統增強團結共事。
勇于和善于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標志所在。領導班子內部產生一些矛盾,包括領導成員之間的一些人際是非,是正常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不溝通而積累的問題越積越多,影響了工作開展,事業造成了損失。事實上,許多問題如果能夠及時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問題是不難解決的。因此,領導班子成員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有話當面講,不在背后議論,更不能搞小動作。要加強日常的思想和工作溝通,多談心,多交心;有了摩擦和分歧,要勇于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及時克服自身和其它領導成員身上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消除隔閡,增進理解,促進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團結共事。
4、合理分工,各司其職,靠優化班子結構,增強團結共事。
一個班子,要實現團結共事,必須做到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充分發揮每個班子成員的作用,如果沒有個人分工負責,各項工作就會陷入無人負責狀態。遇事推諉,互相扯皮,極不協調,還談什么團結共事。只有根據每個人的個性、特長、工作經歷進行合理分工,把指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班子成員頭上,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壓力,才會形成團結共事的良好風氣。但是,在領導班子內部,由于主要因素的影響,要團結共事,還有一個正副職之間的關系問題,可以說要搞好領導班子的團結共事,必須首先處理好正、副職之間的關系。
一是要正視正副職在職位、職能上的差異,擺正各自的位置,正職與副職雖然都是領導班子成員,是合作共事的同志關系,在政治上、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但不能由此否認他們之間的職位差異。正職作為一把手,在領導班子結構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工作運行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對組織的效益負全局責任。就領導崗位所需要的綜合素質而言,正職勝過副職是理所當然的。一把手強,是領導格局穩定和充滿活力的基本前提之一。而副職在一個特定的組織系統中,其地位與作用都表現出二重性特點:從地位上看副職既是領導者,又是被領導者;從作用上看,副職即是決策者,又是執行者。職位上的差異,也表現在其職能特點上。正職職能的顯著特點是總攬全局,把握組織運行的方向。因此,就要在戰略思考、班子建設、決策用人等大事上下功夫。而副職職能的顯著特點是獨擋一面,即按照班子的分工和正職的委托,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并和其他副職密切配合,共同為全局做出貢獻。
二是正職要處理好與副職的關系,善于調動一班人的積極性。由其地位和作用所決定,正職是正、副職矛盾關系的主要方面,要實現領導班子的團結協作,正職應積極主動地協調好與副職的關系。一要以身作則,以良好的人格風范影響副職。正職作為“一班之長”,其表率作用影響和決定著班子整體效能的發揮。應時時為班子成員作出表率,希望副職做到的,自己應該首先做到;制止副職去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善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感召副職、以“身正”而感召“令行”。二要充分信任,該放手的放手讓副職去做。對按照分工應由副職負責的工作,自己不插手、不干預。這樣才能使副職真正感受到正職對自己的信任,更加認真負責地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干好事業。三要積極支持,關心愛護副職。副職一般工作在組織的第一線,獨擋一面,遇到的困難和矛盾大都比較具體,自身回旋的余地較小。當副職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正職給以及時、有力的支持。一旦副職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正職要勇于站出來,讓其放下包袱,以利再戰。這不僅能表現正職寬容大度的氣量,而且還會使副職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工作和促進團結協作。與此同時,正職對副職在生活上也要體貼,如對副職的身體健康、思想狀況、家庭困難等予以關注和幫助。切實幫助解決一些困難,為其排除后顧之憂;主動與副職加強思想溝通,消除其思想障礙。四要認真指導、協調、督促檢查副職的工作。正職要總攬全局,對副職所分管的工作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予以具體指導,對幾個副職間需配合的工作及時協調。同時,正職不能放棄對副職的管理責任,應要求副職參加正常的組織生活,遵守各項工作紀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尤其在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仍很嚴重的情況下,這一問題更應引起重視。
三是副職要處理好與正職的關系,自覺地當好助手。正職與副職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副職也應該從自己的角度,自覺主動地協調與正職的關系。副職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工作范圍,按分工協作的原則,大膽行使和運用自己的職權,把自己該管的工作管好,該做的事情做好。明智的副職,應該明確自己的從屬地位,認識到副職是協助正職工作,作為助手配備的。因此,應自覺維護正職的核心地位,置身于其領導之下,積極主動配合,把握分寸尺度,努力工作。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真正成為正職的左膀右臂。在工作中,要善于發現問題,及時主動向正職提醒,防止顧此失彼,從而在工作中形成正職和副職之間的優勢互補。這種優勢互補,正是維持一個領導班子有效運轉的關鍵。
5、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靠嚴格的紀律維護團結共事?!皼]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建設是領導班子建設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是全黨團結統一的組織基礎。離開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各項制度,各級班子的團結就會徒有虛名。一些領導班子不團結,大多與堅持集體領導制度不好有關。一是一把手作風不民主,挫傷了副職的積極性;一是一把手大撒手,駕馭能力弱,造成班子成員各自為政。堅持領導班子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相結合,就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的工作制度,如議事規則、表決制度、辦事程序等。明確規定每個成員的職權和責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通過制度的健全和權責的落實,使集體領導制度具體化、規范化、科學化。每一個領導班子成員都要嚴格自律,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各項規章制度,自覺維護集體領導的權威,注意尊重其他領導成員的分管權,并予以積極配合,使領導班子成員團結戰斗的有機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