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安全教育十法體會

時間:2022-10-25 11:32:00

導語:電力安全教育十法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安全教育十法體會

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術的重要手段,是強化遵章守紀、養成安全良好習慣的有效措施,是預防事故發生、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基礎。如何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筆者以為要用好以下“十法”。

1宣傳灌輸法

宣傳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先導。利用廣播、閉路電視、廠報、電子屏幕、廠局域網等宣傳媒體,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借助安全月活動大力開展安全輿論宣傳,圍繞安全月與安康杯競賽活動主題,進行安全文化系列活動;特邀安全專家專題講座,聘請安監工程師與專業技師傳授安全技術與技能;不斷灌輸“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深化“安全是第一工作,安全是第一效益,安全是第一責任”的理念;強化安全法制意識,嚴格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法》;強化安全責任意識,“安全責任大于天”,落實職責到位;強化安全經濟意識,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狀況不好,企業經濟效益不可能提高;強化“安全第一”意識,安全狀況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安全工作就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典型引路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向的作用引導群體向榜樣靠攏。通過表彰宣傳典型,激勵員工向安全先進典型學習,自覺把好安全生產關。開展年度“安全能手”、“安全英?!?、“最佳安全監督員”評選活動,請安全先進典型做報告,用廠內宣傳媒體報道先進典型工作經驗、先進事跡。善于抓住安全先進典型以及班組員工身邊的安全立功事例,及時表揚、大力宣傳,激勵員工要安全、懂安全、會安全,營造齊心協力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3事故追憶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對本行業近年來典型事故案例與本單位歷年來障礙以上安全考核事例進行事故追憶。將事故案例進行匯編,內容包括事故經過、原因分析、事故處理要點、防范措施等,在安全網、班組安全活動中組織學習討論,舉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訓;特邀經歷過事故的同志現身說法,以史為鑒,警鐘長鳴,達到“別人吃塹我長智”、“別人亡羊我補牢”的效果。此法由于是真人真事,感染力強,震撼力大,極具教育效果。

4形象教育法

以展覽圖片、閉路電視、安全小品、上仿真機等形式進行具體、形象、直觀的安全教育。一是員工上班必經路段設安全文化走廊,展示典型規范操作與正確佩帶防護用品以及不規范操作警示范例圖片,圖文并茂,宣傳“珍愛生命,關心安全”文化理念;二是每期閉路電視增設播放規章制度的條款與安全生產的內容,廠局域網配發圖片安全新聞;三是結合企業特點舉辦安全小品晚會、安全生產故事會,以及現場懸掛提示性、警示性安全漫畫;四是企業設安全展覽室,展示歷年來本單位人為責任事故與二十五項反措典型案例圖片,配發警示說明,定期組織員工參觀學習,指定安監員講解;五是上仿真機操作進行事故處理培訓。這種方法形象直觀、費時少、記得牢、具有教育收效大的特點。

5知識競賽法

以臺賽、演講賽、答題賽等形式組織員工學習規程制度和安全知識,以賽促學。如舉辦以部門為單位參加的“防人身傷害”、“二十五項反措重點內容”專題知識臺賽,并設臺下群眾搶答題,臺上臺下互動參與;開展“關愛生命,遠離違章”、“安全在我心中”演講賽,按臺風、內容、教育效果進行評比;組織“以防誤操作為中心的創安全‘五無’考核”競賽,以筆試、現場操作跟蹤考核等。這種方法輻射面廣,生動活潑,容易激發員工學習熱情,教育效果好。

6現場考問法

以現場隨機抽查與考問形式,對安全規程、現場反措、崗位危險點預控措施、運行或檢修工藝規程等主要內容進行抽考。每次班前會由班組安全員至少考問一人,每次機組大修前與春、秋季安全大檢查中由廠安監員或部門安全員結合內容需要考問員工10%~20%。制作培訓卡片,一面是題目,一面是答案,利用相對空閑的下午班由專業技術員到現場讓員工抽取卡片考問,當場講評。每次考問成績記入培訓檔案,當月落實考核,并力求“三個轉變”。一是由熟記規程大意向“一字不漏”轉變;二是由個別典型“問不倒”向全員“問不倒”轉變;三是由單純背誦規程條文向理解條文并與實際對號統一轉變。

7專題討論法

以本質安全型企業,實現可控、在控,長治久安為目標,開展安全專題大討論。討論的課題應聯系企業實際,針對安全薄弱點、安全重大隱患、安全遠景、近期安全重點工作進行。如進行以“反違章、反事故”、“設備零缺陷、管理零漏洞、人員零違章、考核零寬容、事故零意外”的專題大討論,討論結果達成共識。堅持注重討論成果的應用,定標準、查問題、下整改措施,把措施貫徹到底。要發動員工從“嚴”字上下功夫、從“細”字上見精神、在“改”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見成效。討論是引導員工自己解決安全問題的有效方法,員工更容易遵守自己討論制定的制度與處理規則。

8活動滲透法

以安全生產為中心,結合實際開展活動。一是安全月與安康杯競賽活動,積極開展“關愛生命,遠離違章”承諾簽名、“安全—親人的囑托”、“違章現象大家談”研討,在安全月中查一起事故隱患、提一條合理化建議、看一本安全技術書籍等“十個一”活動,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二是春、秋季安全大檢查,以反“三違”、預防人身傷害事故及專業性設備安全檢查為重點,突出季節性特點,通過查領導、查思想、查紀律、查規程制度、查隱患、查措施,集中力量解決現場安全生產方面的突出問題;三是安全性評價,通過內容全面、規范而且量化的拉網式安全性檢查評價方式,查評設備系統、勞動安全與作業環境的危險因素、安全管理的漏洞,強化企業的安全基礎工作;四是反事故演習,以實際操作與現場模擬故障處理,演習前擬定措施計劃,演習過程派人監護,演習后專業評價,并提出事故處理正確意見。通過形式多樣的安全主題、專題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受教育于熏陶之時,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與安全素質。

9警示警鐘法

以生產現場懸掛警示牌與安全警句的形式,告示員工注意安全。在出事地點懸掛具有事故簡況說明并配有警鐘圖案警示牌,在高溫高壓管道上懸掛“高溫危險,小心燙傷”、在高壓電氣設備網欄上懸掛“止步,高壓危險”、在開關室與發電機小室墻面上懸掛“當心觸電”、在氫冷機組區域懸掛“氫冷機組,嚴禁煙火”、在廠區高層建筑出入口懸掛“當心落物”等警示牌。并在危險工作場所及行人、車輛多的地段,張貼醒目并符合場境的如:“心存僥幸,萬禍之源”、“違章作業等于自殺,違章指揮等于他殺,違章不制止等于見死不救”、“珍惜生命,勿忘安全”等安全警句標語。員工每天在工作場所與上下班時都可看到,無疑起著潛移默化的警示教育作用。

10規制考試法

以規程、制度、反措為主要內容進行持證上崗考試,以考促學。安全規程考試一般安排在機組大修前,如每年四月份,運行與檢修工藝規程考試一般十月份進行;二十五項反措等專項內容培訓考試結合競賽進行;網上安規軟件考試采取抽簽形式不定期進行;電工、司爐、司機、緊急救護法取證按培訓計劃安排進行;其它必要的安全培訓考試按需要安排。通過考試了解員工規制掌握情況,發現存在的薄弱點,進一步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知識與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