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憂患意識體會
時間:2022-11-21 03:37:00
導語:領導憂患意識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以來,同志反復告誡全黨,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最近,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同志再次強調指出:今年以來一些地方發生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我們對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嚴重性必須充分估計,對其中的慘痛教訓必須牢牢記取?!边@一指示切中時弊,振聾發聵。在發生問題的單位,領導失職失察的諸多責任中,突出的原因就是缺乏憂患意識,不能做到居安思危、警鐘長鳴。無數經驗教訓一再告誡我們:領導干部缺乏憂患意識是部隊建設的重大隱患。
缺乏憂患意識,在工作標準上就會放寬降低,得過且過。憂患意識缺乏的人,看不到本單位存在的不足和潛在的問題,往往錯誤地認為本單位工作可以放心,全面建設挺好,不用擔心部隊建設的薄弱環節和可能發生的問題,只需維持現狀就很不錯,因此自覺不自覺地降低工作標準,做工作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如此低標準,單位怎能不發生問題呢?
缺乏憂患意識,在生活方式上就會追求享樂,崇奢棄儉。憂患意識缺乏的人,在世界觀改造上就會放松要求,總認為自己受黨教育多年,理想信念堅定,不用擔心被權力、金錢、美色所俘虜;認為自己入伍時間長,付出多索取少,勞苦功高,生活上特殊一點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領導干部,天天教育部隊,自己天天受教育,用不著自警自省。生活上講排場、擺闊氣、比享受,沉湎于優哉游哉,熱衷于迎來送往,長此以往,世界觀上的“警鐘”就會銹蝕,甚至滑入腐敗的泥潭。
缺乏憂患意識,在工作作風上就會淡化責任,在乎虛名,搞形式主義。憂患意識缺乏的人,工作漫不經心,對本單位發生問題的“漏洞”、“管涌”沒有充分估計和彌補,對上級的檢查督促,對各種規章制度的落實,都會程度不同地敷衍了事;常常自我感覺良好,對本單位全面建設“滑坡”、“疲乏”的趨勢不能引起足夠的警覺和重視,淡化了事業心、責任感。于是,形式主義、表面文章就會在工作中大量表現出來,習慣于用會議落實會議、用文件落實文件、用講話落實講話,甚至報喜藏憂,掩蓋問題和矛盾。形式主義勢必助長官僚主義,官僚主義又進一步加劇形式主義,如此惡性循環,勢必阻礙部隊建設發展,貽誤黨的事業,最終害人害己。缺乏憂患意識,在事業追求上就會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憂患意識缺乏的人,大多表現為缺乏進取心,或者是自認為功成名就,意得志滿,可以坐享其成;或者是自以為“知識不多有文憑,水平不高能應付”,忽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和把握。于是,就不肯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昂揚的精神狀態去為事業繼續奮斗,就不能做到高標準嚴要求,為完成工作任務而寢食不安、憂國奉公,當然就更難于做到關心官兵疾苦、代表官兵利益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患意識是一種清醒的預見意識和防范意識,是一種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憂患意識的可貴就在于,能夠從承平中預見危機,從有利中發現不利,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們每個黨員干部都應該按照同志的要求,增強憂患意識,辯證地看待形勢,辯證地看待成績,勇于直面存在的問題,不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更加勤勉工作,更加嚴格自律,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克服安心不盡心、在職不盡責的問題,始終保持清醒,保持應有的進取心,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工夫要用在扎實細致地抓工作上,擔負起領導部隊科學發展的歷史責任。
- 上一篇:領導敬畏心體會
- 下一篇:組織工作思想解放體會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