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局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時間:2022-08-24 03:21:00

導語:農林局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林局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

在全市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本人通過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理論著作,專心聽取省、市專家的專題輔導,深入領會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的內涵和精神實質,并圍繞農業經濟如何科學發展開展專題調研。同時,深刻認識到只有把科學發展觀自覺轉化為思考、分析問題的觀點和方法,才能推動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的農業經濟取得較快發展,糧食生產穩步增長、高效農業面積不斷擴大,植樹造林成效顯著,養殖業健康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但也清醒的認識到,的農業仍然存在著基礎設施落后,主導產業規模不大、產業鏈延伸滯后、農業面源污染根治難度較大、鄉鎮農技服務體系功能薄弱等。要加快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新的理念和舉措合理開發和利用農業資源,著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此,本人認為,應著重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以人為本,深化對農業基礎地位的認識。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但含金量越來越高,農業功能是其它產業無法替代的,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農業不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功能,是衣食之源,民生之本。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振奮精神,增強信心,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切實保障好城鄉居民的基本需求。一是保供給。千方百計的穩定糧食生產和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確保食品安全;努力提高鮮活農產的自給率,確保鮮活農產品的多樣化、優質化。二是保安全。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建立健全農產品標準、質量安全檢測監管體系,嚴把源頭污染關和市場準入關;加快“三品”農產品認證,不斷擴大“三品”基地面積,切實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農產品。三是促增收。農業生產仍然是許多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要切實加大農業實用技術、創業、致福工程培訓力度,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符合丘陵資源優勢、具有較高比較效益的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二、突出科技支撐,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市地處丘陵地帶,78%的耕地為丘陵崗地,土地等資源數量有限,農業生產資料相對匱乏。因此,我們必須依靠科技支撐,堅持走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一是著力發展資源節約型農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改變三、四級提水灌溉農田發展水稻生產的傳統生產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降低灌溉和投入品成本,實現產業優化升級;大力實施沃土工程,著力改造中低產耕地,積極推廣農林復合經營,提高耕地利用率。二是著力發展環境友好型農業。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加快普及測土配方施肥、秸稈全量還田技術,建立完善植保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引導農民使用“綠色”農用投入品,切實減少肥料、農藥等使用量,實現秸稈全量還田,切實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源。三是著力發展生態循環型農業。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工程,積極營造成片經濟林、生態林和公益林,鞏固和提升森林覆蓋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大力推廣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實現畜禽糞便、稻麥秸稈無害化處理,加快發展高效生態種養循環模式。

三、轉變發展方式,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我市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新時期,應對農業資源約束加劇、農村生態環境壓力加大、農民增收任務艱巨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出一條具有特點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一是加大規劃引領。立足我市資源優勢,科學規劃產業發展,重點發展具有丘陵優勢的茶葉、林果花木、設施蔬菜(食用菌)、規模養殖、觀光農業等特色產業,著力引導優勢農業產業向優勢區域集聚、向農業園區集中,努力形成區域明顯、優勢突出的三個10萬畝園區,促進丘陵農業持續快速發展。二是強化招商引資。充分利用國家加大對農業投入的機遇,加快農業載體建設。積極整合包裝農業重點項目,借助茶文化節、芍藥節等招商平臺,大力吸引“三資”投入開發農業,推動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做優,提高我市農業整體發展實力。加快培植壯大一批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強勢推進高效農業規?;?。積極整合農業資源從生產聯合走向加工、流通聯合,提高農產品開發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長產業鏈,延伸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三是完善服務體系。穩定充實縣級農技推廣隊伍體系,加快鄉鎮農技服務體系改革,建立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的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加快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網絡建設,提高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的應對能力,努力實現動植物疫病防控全覆蓋。加快鄉村級農業信息服務站建設,加速網絡向農村延伸,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務。公務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