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有效觀課議課體會
時間:2022-09-26 08:11:00
導語:教師有效觀課議課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評價的主要方面。任何評價都是一種價值判斷,是評價主體根據一定的教育理念對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及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活動與效果,即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進行系統檢測,評定其價值和優缺點,以此作為調整課堂教學行為、獲得教學效果的最優化的依據。本人通過學習,對“觀課、議課的研究與實施”有如下的體會:
(一)觀
觀課時應注意觀察如下四個方面內容:第一,需要觀察課堂上發生了什么,觀察的對象不僅有教師,而且包括學生。第二,我需要推斷執教老師的教學行為背后的想法(不能等到議課時再問授課老師,就算要問,自己也要先想一想),需要判斷執教老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需要思考效果與行為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第三,要思考,假如我來執教,該怎么處理。第四,要思考,在議課時,我需要交流什么。別人讓你看了他的課,你有了思考和進步,感謝當然是應該的,但感謝的方式不是嘴上說,而是拿出行動——真誠地交流對對方有價值、有幫助的意見,幫助對方成長和進步。
(二)議
觀課議課“是對課堂教學的某些問題和現象”議“。這樣,選擇和確定”議“的主題就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是作課前預先確定主題好,還是在觀課中發現和生成問題好?肯定地說,需要兼顧。
首先是要預定。議課不是對課打分、下評語,”觀課議課“不必面面俱到,要集中焦點。這個焦點應該在課前商定。這樣大家心里有數,”觀“和”議“就可以預先研究和準備。觀課過程中,大家就能有所選擇,把該觀察的東西觀察得仔細一點。
為了避免預定的問題和現象在課堂觀察時撲空,預先確定的主題就要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關注師生關系,關注啟發和提問,關注教學思路和線索等等,這些都是大家要遇到的,而且是課堂上肯定要出現的。
當確定主題以后,從哪些方面觀察和討論?必須承認,”觀課議課“提供的只是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方式和途徑,這種方式和途徑與現在的評課比較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但運用這種方式的效果卻取決于運用者的水平。比如,原來大家只用鉛筆,現在多了一種毛筆的工具,雖然教給了磨墨的方式,教給了握筆和用筆的方法,但是想要成為畫家、書法家,則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我想說的是,觀察老師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尋找觀察的角度,找到討論和解決的方法,委實不是一朝之功。
(三)意義
觀課中更要重視捕捉與生成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一般來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困難,所以生成出有價值的問題對教師的”觀課議課“能力是一個考驗。要解決這個問題,根本還是需要提高綜合素養,需要在長期的”觀課議課“實踐中”修煉一雙看課的眼睛“。應鼓勵教師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課堂,研究課堂,捕捉各種信息,確定議的問題,并把自己對課堂教學的理解與看法,通過對話交流的方式與大家進行商榷:
首先,”觀課議課“要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教學研究文化,這種文化需要解放教師,需要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和自身實踐經驗的意義和價值。它立足改變傳統教研文化中,教師單純接受專家、教研員的觀點和意見,只是被動的執行者的角色。
其次,”觀課議課“致力改變教師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方式。這種態度是積極主動的參與態度,從接受到參與,從被動到主動,從天天如此到不斷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致力改變。在同事關系改善方面,”觀課議課“強調開放,促進互助,致力建構教學中互助、生活中彼此關照的人際氛圍。
第三,”觀課議課“是學習課堂教學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進和發展。這種方法就是不再孤立地看待教的行為和建議改進教的行為,而是通過現象觀察、對話討論等方式對觀念、行為、效果進行整體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斷發現自己,不斷改造自己,不斷成就自己。
- 上一篇:探討中學語文話題作文
- 下一篇:完善行政管理革新創建服務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