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改個人學習心得感想

時間:2022-11-22 09:08:00

導語:數學課改個人學習心得感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課改個人學習心得感想

在此次的課改學習中,我學到了不少的知識,也得到了不少的收獲,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切身感受,理解他們的處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熱愛學生,只要你對學生充滿愛心,相信學生會向著健康、上進的方向發展的。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每個班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更沒有兩節完全相同的課,每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都涂上了一層濃濃的教師“個性”的色彩。有的妙趣橫生,生動活潑,有的穩重幽默,含而不露;有的貌似平淡,淡中顯功,有的波瀾迭起,層層遞進,過渡自然,渾成一體。新的數學課程體系的建立,必須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新的數學課程體系的建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教師不斷加強業務訓練。

通過此次的課改學習,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身的修養。

1、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堅持自學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和操作技能,學會上網學習,學會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認真學習、研究新教材,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內容、編寫特點,有效、合理、創造性的進行新教材的教學,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積極的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程對“自我”的意義,并主動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課程中,敢于承擔責任,善于解決問題。教學中,努力實現三個轉變:(1)教師“學生觀”的轉變。(2)教師角色的轉變。(3)教學方式的轉變。

2、教育觀念的更新

要樹立“教好一名學生幸福一家人,辦好一所學校造福一方社會”的辦學理念。在課堂教育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對象,是否誠心誠意地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教學的關鍵問題。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必須緊緊地抓住“面向全體,尊重差異,主動參與,體驗成功”這幾個字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面向全體,尊重差異是義務教育的特點,它存在著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適應于普遍的學生。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叭巳藢W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蔽覀儜摽吹矫總€學生的特殊性,都有一個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都需要尊重、信任和關懷,他們都有自我發展的要求。對這樣的群體,需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把數學課程內容作為一項人類活動來對待,更能有力地促進學生的洞察力,發展生存能力和創造力;主動參與,體驗成功是師與生、生與生交流的互動過程,也是師與生,生與生情感交流的人際過程。

3、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允許他們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法去構建數學知識的體系。另外,還要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別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知識有關的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里,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瘜W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發揮最佳效果。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化學、理解化學,同時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化學,感到學習化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在教學中要獎勵激勵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在我們文明古國里,歷來就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之說.一個人不可能也不必要樣樣精通,而應當揚長避短,各展所長.此花不開彼花開,我們完全沒有理由因一種能力不足而自暴自棄,怨天尤人,更不應該求全責備,因短廢長,扼殺了一個人成才的機會.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于課堂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4、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正如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而不是用耳朵去“聽”,對知識而言,學生的獨立思考、相互討論、思維澄清的過程,就是自己發現的過程。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過程中要求由教師講授轉向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盎雍献鳌⒅鲃訉W習”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在合作中學習,豐富語言積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精神。通過合作學習去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充分體驗享受每一次小小的成功的喜悅,這時他們對學習興趣大增,一個個躍躍欲試。如在教學《余角與補角》的老師對小組合作時的規則的明確講解,給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學習的素材。

總之,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所凸現出來的尊重多元和個性差異,尊重課程的生成性和開放性,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等理念新穎、個性鮮明。為此,教師需要具備駕馭教材,處理教材的較高能力,要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教學法加工,這樣才能創造性地用好教材。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對學校管理,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要樹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適應新課程,把握新課程,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學會關愛、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給予、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選擇、學會激勵、學會合作、學會“IT”、學會創新,這只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