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食品監管心得體會

時間:2022-04-11 10:42:00

導語:工商局食品監管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局食品監管心得體會

“點多、線長、面廣……食品安全監管,最艱巨的任務及最薄弱的環節仍然在農村?!边@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相關部門對農村食品安全進行調研后得出的看法。盡管近幾年來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食品市場秩序逐步規范,但農村的食品安全仍不樂觀。

在利益的驅動下,仍然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冒險向農村市場銷售“三無”、假冒、過期、劣質食品。而農村消費者又“偏愛”價格便宜、分量充足的食品,加上商品信息不流暢,自身鑒別能力差,農民成為新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潛在受害者,農村也成為假冒劣質食品的重災區。

面對當前監管人員少,監管范圍大,監管技術落后等問題,如何構建農村食品安全“防火墻”,建立一種長效監管機制,切實維護農村消費安全,成為各級政府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重要課題。

打造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強化網格監管,實施聯巡聯查,落實“兩項制度”,拓展宣傳渠道,創新監管模式,提升監管效果,這是省崇義縣工商局總結出來的經驗。

一、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存在問題

1、“三無”、劣質食品推陳出新,層出不窮,以低廉的價格贏得農村消費者的“偏愛”。農村群眾收入有限,消費能力相對較弱,只要能吃不危及身體的,不管是哪里生產哪個牌子,價格便宜分量足就行。這就使得“三無”、劣質食品有了很大的市場。

2、農村消費者文化素質低,獲取信息途徑較少,消費維權意識淡薄。目前,留守農村的消費者,好多是小學、初中文化,消費觀念陳舊,法律意識淡薄,加上農村信息比較閉塞,對問題食品信息不能及時獲知,一旦出現侵權行為或食品安全事故,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也助長了違法生產者、經營者的囂張氣焰。

3、基層監管力量薄弱,監管體制的不科學,執法難度加大。農村市場地理偏遠,經營主體分散,進貨渠道多樣化,而工商職能的重心剛轉移,基層監管人員觀念還沒完全轉變過來,再者由于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權限分離,政出多門,多頭管理,重管、漏管現象經常發生。

二、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主要措施

1、“一站三員”打造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網絡?!耙徽尽保杭崔r村食品安全監督服務站。“三員”即:村級食品安全監督員、信息員和聯絡員。監督服務站與基礎工商所、工商分局對接,調解處理本區域內一般性消費投訴、協助工商分局對當地食品經營戶開展日常檢查、提供信息,搞好宣傳,一般由村領導擔任站長,每周定期安排分局工作人員到站處理事務。村級食品安全監督員由村主任擔任,信息員由村文書或會計擔任,聯絡員由鄉鎮駐村干部兼任?!叭龁T”的主要作用是監督檢查鄉村食品生產經營戶,及時制止違法行為,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提供村民信息咨詢,受理消費投訴舉報,聯絡工商分局,幫助開展工作。到目前為止,已有80多個行政村都實行了“一站三員”制度。

2、深入推進“網格監管”機制,全面落實“兩項制度”。按照“定區域、定專人、定責任、定任務、定獎懲”的要求,科學劃分監管網格,明確網格監管職責,推行月報、季報、年報制度,要求各片管定期對轄區的食品安全監管的情況向分局匯報,縣局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大大提升監管工作效率。推行“網格監管”活動以來,實現了查辦案件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今年各分局累計發現案源43件。在日常監管中,對索證索票不健全、填寫臺帳不規范的食品經營戶實行集中培訓,現場演示,對屢教不改的經營戶,給予警示告誡與適當的處罰,確實使“兩項制度”落到實處。

3、“聯巡聯查”制度創新農村食品監管新模式。農村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監管力度不夠,邊遠地區容易形成監管死角。為了整合農村各方面資源,節省基礎分局日常監管的人力、物力,把農村食品經營戶以5到10戶為單位形成一個組,實行組長輪值制度,定期組織學習、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每月集中小組成員對食品門店進行巡查和抽查,并對相關檢查情況進行公示,同時與鄰近的組進行交叉交流,共同學習,一同進步,構筑起一道農村食品安全的“防火墻”。截止目前,全縣已經建立“聯巡聯查”組30多個。

4、依托校園教育平臺,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學生是不健康食品的主要受害群體,針對校園周邊食品環境臟、亂、差的現狀,縣工商局以凈化校園食品安全環境為突破口,以“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暨‘食品安全進校園’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為載體,緊緊抓住學校教育平臺,大力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學校的輻射作用和學生的橋梁作用,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以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到9月份為止,全縣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6次,出動執法人員1200余人次,向學生分發了宣傳資料1.5萬余冊。

5、完善食品安全監測體系,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嚴格奶制品、豆制品、肉制品、面點、飲料等食品的準入制度,嚴把質量關,“三無”、過期、“山寨”食品一律下架或封存。對重點區域重點經營戶的重點食品進行信息記錄、市場巡查與回訪檢查,結合開展節假日、開學日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規范食品安全秩序,確實降低食品事故風險。

6、暢通消費申訴舉報平臺,拓寬維權渠道。除平時接受日常消費投訴外,還開展進校園活動、消費者開放日活動以及維權下鄉等現場活動,為“老、少、病、殘、孕”者提供“綠色維權渠道”,配備法律行家上門服務,解決農村消費者投訴難,理賠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