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農向城整改措施

時間:2022-10-12 02:48:00

導語:厭農向城整改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厭農向城整改措施

農村基層干部是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骨干,是團結和帶領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領頭人。但據筆者與一些農村基層干部交流,他們都說,就算調他到哪個縣直機關去當名普通辦事員,也比留在鄉鎮當名黨政副職強,還戲稱“寧變縣直機關一滴水,不做鄉鎮基層一桶油”,一些通過公務員選調和從部隊退伍安置到鄉鎮工作的年輕干部也后悔自己當初“入錯了行”,見到同學戰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鄉鎮工作。當前鄉鎮干部這種厭農(農村基層)向城(縣直機關)的現狀十分令人擔憂。

之所以會存在上述現象,筆者認為,這既有廣大鄉鎮干部思想認識偏差方面的原因,更多的則是體制方面的原因和迫于現實的無奈造成的。長期以來,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常年奮戰在農村一線,條件差,壓力大,矛盾多,待遇低,生活沒規律,安全沒保障,時刻處于“上級壓,群眾頂”的兩難局面中。為了不影響工作,他們不得不將年幼的孩子扔給親朋好友,等孩子入學了再請年邁的父母到家中照料或干脆送去全托,至于成績好壞則只能憑各人的天賦和自覺。他們永遠對愛人欠著一份情,為親人揪著一顆心,許多鄉鎮干部只能在“進城(機關)無路,提拔無門”的悲觀情緒中堅持工作。然而,時下社會上一些人及部分媒體卻以偏概全、對鄉鎮干部的認識片面化,放大鄉鎮干部的缺點,甚至出現許多故意丑化鄉鎮干部形象的言論,如把鄉鎮干部說成“四子”干部(轉一圈子,看一陣子,喝一頓子,撈一把子),“四板斧”干部(拆屋梁、挑口糧、趕豬羊、抓婆娘),群眾則“防火防盜防鄉干部”,讓鄉鎮干部聽了更覺寒心,也使他們在親朋好友面前自覺低人一等,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安心在鄉鎮基層、向往調到縣直機關工作也就是人之常情了。

鄉鎮干部“厭農向城”的情緒任其發展下去,最終損害的將會是農村的各項事業和廣大農民的切實利益,因此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重視和改善:

一是要盡力為鄉鎮減負,減少鄉鎮干部對農村基層的離心力。各級黨委、政府在下達經濟建設指標時應充分考慮各鄉鎮的實際,切不可為追求高指標,讓鄉鎮干部感到完成無望,只好消極對待。對于鄉鎮通過自身努力就能夠解決的問題,要盡量只提指導性意見,限期解決;對于鄉鎮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上級黨委、政府必須盡快研究,尋求切實可行的途徑和辦法幫助鄉鎮加以解決。

二是要適當下放必要的調控職權,強化鄉鎮黨委、政府的權威性。上級黨委、政府應給予鄉鎮黨委、政府必要的人、財、物權和自主決策權,增強鄉鎮黨委、政府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上級職能部門對基層直屬單位的管理,要充分聽取和尊重所在鄉鎮黨委、政府的意見;上級黨委、政府在給鄉鎮派任務、壓擔子的同時,還必須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三是要健全激勵機制,提高鄉鎮干部對農村基層的凝結力。如給鄉鎮干部發放山區津貼,對在農村基層連續工作達到10年以上的鄉鎮干部給予適當的浮動工資,以后每增加5年提高一個檔次,在偏遠山區鄉鎮的還可適當提高比例或降低任職年限;對那些長期在山區鄉鎮工作的同志給予一定的政治待遇鼓勵,如有的地方規定,連續在鄉鎮工作滿15年以上的可上套一個行政級別或職務級別;在鄉鎮換屆提拔干部時,要優先考慮那些長期工作在農村一線,有較扎實的基層工作經驗的鄉鎮干部,從而激勵鄉鎮干部安心基層,獻身農村。

四是要盡力為鄉鎮干部排憂解難,通過關心愛護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鄉鎮干部的子女入學和配偶就業問題,應全縣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如每年可從企事業單位的招工指標中拿出一定比例,專項獎給那些在鄉鎮連續工作達到一定年限,其子女(配偶)又符合招工條件的干部,解決其子女家屬的就業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從而消除鄉鎮干部的心理失衡;對夫妻雙方都在鄉鎮工作的,為解決其子女就學問題,根據雙方工作情況,經協調,可將條件成熟的一方進行調整,幫助解決子女教育的難題,讓他們感到組織的溫暖。

五是要加大縣鄉干部的交流力度,增強鄉鎮活力。在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框架下,縣鄉干部的交流頻率很低,往往局限于黨政正副職之間的流動,一般干部之間很少進行交流。許多鄉鎮干部在鄉鎮一呆就是幾年甚至幾十年,沒有路子則可能呆上一輩子,時間干長了,希望卻渺茫了,積極性也降低了。因此要出臺政策,明確規定鄉鎮干部在農村基層連續任職達到一定年限后可申請交流到縣直機關工作,縣直機關(除部分業務性強的單位)一般干部提拔后必須先到鄉鎮工作一定年限,新選調的公務員必須先到鄉鎮基層任職,縣鄉干部對流鍛煉等,從而形成縣鄉干部交流的良性循環,使鄉鎮干部能安心在農村工作。

六是要加強正面宣傳,優化輿論環境,提高鄉鎮干部對農村基層的向心力。鄉鎮干部長年奮戰在農村一線,生活艱苦,工作艱難,他們的工作應得到全社會的肯定與尊重,他們的功過應該得到社會各方面的公正評價。上級黨委、政府和新聞媒體要正面宣傳他們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崇高品德,反映他們創業績、留政績的忘我精神,營造一種獻身農村、扎根基層光榮的社會輿論大環境。同時也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鼓勵他們安心農村,多為農民辦實事,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聯系。對那些肆意打罵執行公務的鄉鎮干部的事件,應嚴格依法查辦,保障鄉鎮干部的人身安全,絕不允許“群眾打干部,有苦無處訴”的現象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