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組工干部措施
時間:2022-10-20 12:41:00
導語:新時期組工干部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組工干部新形象”學習實踐活動,正在全國組織系統如火如荼的開展,身為一名從事組織工作建設10多年的老組工干部,筆者認為,組織部門特殊的崗位和使命要求組工干部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組工干部新形象”學習實踐活動中,不斷地加強自身素質建設,至少應具備四條“生命體征”:
有識人的慧眼,善識“三種人”。人們常說“慧眼識才”。組工干部要準確識人,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晴”,在識人察物時,做到不夸大、不拔高、不掩過,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評價干部、識別干部。一是善識不事張揚的“實才”。要放寬選人用人眼光,既要看“熱點”,又要看“冷點”,既要看重要崗位,又要看平凡崗位,不光要聽他們說的,更要看他們干的,善于把那些不愛表功,熱衷做事且能干成事的干部挖掘出來,委以重任,決不讓老實人吃虧。二是善識鋒芒未露的“潛才”。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干部,善于從謀事的思路、干事的態度、成事的環境來看干部的潛力,把那些蘊藏潛能的干部及時挑選出來,安排到急、難、險、重工作中,多崗位培養鍛煉,使之人盡其才。三是善識投機鉆營的“歪才”。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從對人對己、對公對私、對內對外、對上對下的不同態度上洞悉干部的品行,對那些表里不一、媚上欺下,不熱衷于做事,而熱衷于拉關系、走門子的干部,堅決不予推薦提拔,決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
有靈敏的聰耳,能聽“三種音”。“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組工干部要準確識人,必須暢通言路,善聽。一是勤聽“大眾之聲”。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的優劣和是非,群眾看得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組工干部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注重社會公論,真正把群眾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作為判斷選拔任用干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群眾做評委,讓群眾當伯樂,切實提高透明度,選拔出真正讓群眾公認和擁護的干部。二是慎聽“個別之詞”?!耙磺^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一個人的評價,難免有不同的看法。對考察過程中出現的“雜音”,要慎重對待,妥善處理。一方面要作深入調查,廣泛了解,切忌偏聽偏信,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方面要從中聽取“真知灼見”,發現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真理”,避免因干部敢于堅持原則遭致“眾口爍金”及做老好人、“和稀泥”現象,導致識人不準,選人不當。三是細聽“弦外之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現在的干部考察有時難以聽到真話,“哪個背后不說人,哪個人后無人說”,因此組工干部要做有心之人,善于從社會的議論中、牢騷里,從座談對象欲說還休的發言中,一味回避的講話里,聽出“弦外之音”,進而找準突破口,發現真相,避免干部考察失真。
有挺直的腰板,敢講“三種話”。面對各種誘惑和壓力,組工干部要能夠保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穩得住自己,不為私心失節,不為私利失態,不為耍權失德。一是關鍵時刻能講真話。在推薦干部時,能出以公心,舉賢薦能,大膽推薦提拔那些德才兼備的人。在考察干部時,成績要說足,問題也要講透,原因更要說明;在調查處理干部時,要敢于過硬,觸及矛盾,把問題弄清、弄準、弄實,不徇私情。對干部看法和使用意見不一致時,尤其是干部受到不公正對待時,要敢為干部說公道話。要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人云亦云;敢于堅持正確的主張和意見,不隨波逐流;敢于客觀地反映一個干部的真實情況,不摻雜私雜念,真正做到公正地評價干部,準確地推薦干部,合理地使用干部。二是面對歪風敢講狠話。對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的干部,要敢于嚴詞拒絕,迎頭痛擊。對違反《干部任用條例》的行為要敢于大聲喊“停”,堅決制止,敢于同歪風邪氣作斗爭。三是待人處事會講敬話。組工干部不能以位高權重恃權傲物,時刻要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不亂拍板,不亂表態。對群眾態度要和藹,不高高在上,不頤指氣使;對同事謙恭禮讓,不爭氣斗狠,做到立功不邀功,讓功不爭功。
有寬廣的胸襟,做到“三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苯M工干部擔負著選賢任能的責任,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容才之量,能夠容人、容物、容事,做到惟才是舉。一是要容人之能。組工干部要甘為人梯,甘當“鋪路石”,對“口味”不合者不存偏見,實事求是地對待每一個同志的是非功過,堅決不搞“武大郎開店--不用個高的”,對人才的成功有嫉妒心理,生怕別人超越自己而去抑制人才。要自覺把為黨和人民選賢任能看作一種責任,用寬廣的心胸去接納干部,用火熱之心去關懷干部,用“體察入微”之心去選用干部,唯如此,方能不辱使命。二是要容人之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量才用人時,要“不求其備,不以小疵掩其大德”,對有“缺點”者不抱定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因微小的瑕疵而忽略碧玉的光彩,能給人改過的空間。三是要容人之異。既要能容其“異見”、“異行”,又要能容其“異己”。凡人才大都有棱有角,特立獨行。我們決不能懼怕這些“棱角”,使其才不得所用,甚至橫加糟蹋。當這些人受到不公正的評價或待遇時,我們還要有惜才之德,護才之勇。對于“異己”之人,我們更不能抱個人好惡恩怨,而加以排斥、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