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工程推進和建設措施

時間:2022-05-13 09:54:00

導語:黨員工程推進和建設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工程推進和建設措施

黨員之家為依托,支部聯黨員。全縣建立了6個街道服務中心、26個社區“黨員之家”,完善了宣傳畫廊、圖書資料室、黨員活動室等設施,增建了一門式服務大廳,設立熱線電話,提供信息查詢,接轉組織關系,開展黨員電教,舉辦知識講座,推薦上崗就業,組織文體活動,讓黨員有個家、樂于家、融于家。實行“方針政策黨員先學、重大事項黨員先知、重要決策黨員先議”的“三先”制度,增強了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開展“一名支委聯系一名思想后進黨員、一名下崗流動黨員、一名生活特困黨員”的結對幫扶活動,通過幫思想、幫工作、幫生活,243名下崗失業的黨員實現了再就業,讓黨員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以發揮作用為主線,黨員聯群眾。著力引導社區黨員樹立黨員意識,建立了84個黨員責任區、12類黨員先鋒崗和35個黨員志愿服務分隊,組織黨員聯系居民、服務群眾、奉獻社區,社區治安志愿者協會262名黨員佩戴紅袖套,堅持每天義務巡邏,被居民群眾稱為“社區平安衛士”。深入開展社區黨員“掛鉤一個小區、掛鉤一戶特困家庭、掛鉤一名特困生”的“三掛鉤”活動和“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難”的“走百家”活動,在黨群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

以共駐共建為載體,單位聯社區。著力構建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區域性大黨建機制,縣委組織部牽頭,社區黨組織與44家機關部門黨組織簽訂了結對共建協議,共抓社區衛生、共管社會秩序、共筑就業平臺、共幫困難群眾、共辦文娛活動、共創文明社區,不斷推進區域聯動,努力實現互促雙贏。攜手共建了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傳統教育基地、蘇北抗日參政會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安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拓展了駐區單位及社區黨組織的活動陣地。

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干部聯群眾。著力發揮在職黨員干部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作用,全縣副科級以上機關干部和在職黨員在社區建立了身份檔案,廣泛開展“公示身份、奉獻社區、樹立形象”活動,組織他們利用工余、發揮特長、奉獻愛心,組建了黨員義工服務團,下設宣傳教育、便民服務、文體活動、治安巡查、環境督查等26個專業特色服務分隊,開展廣場、社區服務200多場,上門服務4000多次。實施了“牽手連心”工程,機關黨員為3379戶社區特困家庭捐款102.79萬元,贏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