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匯報
時間:2022-04-27 02:26:00
導語:醫院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市急救中心領導班子認真學習貫徹活動精神,積極籌備召開了中層以上黨員干部動員大會,結合中心實際工作,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并成立了由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中心始終堅持邊學邊查邊改的原則,通過學習教育、查找問題、整改落實,干部隊伍作風建設較前有了長足發展?,F就中心近期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以查找和梳理出的突出問題
為進一步查找和反思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的問題,中心下發《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征求意見表》138份,通過收回意見表、郵件、網頁專題論壇等方式征集意見建議380余條。其中,中層以上干部在自身作風方面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個別中層以上干部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宗旨意識不強,考慮個人利益較多、整體利益少;考慮個人待遇多,中心發展少;二是個別中層以上干部對作風建設從思想上認識不足、行動上重視不夠;三是個別中層以上干部不能切實深入到工作一線,創新工作意識不夠;四是個別中層以上干部責任心和事業心不強,熱衷于做表面文章,應付了事;五是個別中層以上干部服務發展意識不夠,抓落實能力不強,對待工作中有推諉扯皮現象。針對這些問題,中心將主要在加強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完善機制、實現制度管人,選樹典型、確立行為標桿等方面強化整改,力爭達到轉變作風、提高效能的目標。
二、活動中已采取的有效措施及初步成效
主要針對市內道路維修給出診帶來的不便,中心出臺了《*市急救中心修路期間應急方案》。一是急救站點由二環外向二環內就近支援;二是三個中心站在裕華路附近設置的急救點由站內待命改為車上待命,地點也由站內改為附近要道路口;三是為錯過車流高峰期,中心直屬站點人員推遲2小時下夜班;四是如日出診量超過140次,中心將安排1-2組加班車,并啟動各班應急人員。這些措施已經由省會各大媒體給予宣傳報道,不僅方便了省會市民,而且提高了出診速度。目前,中心出診6分鐘達到率為60%。
另外,在活動期間,中心每周開展一次“急救知識進社區”活動,把急救知識送到居民家門口。課程主要涉及120求救電話的使用、家庭常見病的應急處置、包扎止血術和徒手心肺復蘇術等內容,有效擴大了急救知識的覆蓋面,還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居民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20*年惠民便民費用支出結算及2009年惠民便民支出預算
20*年,中心共參加醫學大篷車下鄉12次,消耗支出1萬元;支援周邊縣市急救站救護車3輛(價值10萬元),有效改善了周邊縣市急救站的應急條件;在創建4A級急救站活動中,中心參與培訓、督導數次,投資1萬余元。各項惠民便民支出共12萬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隨著“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的逐步深入,結合急救工作的特色,中心把“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出特色”作為該項活動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努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結合中心目前站點運行情況,全面考慮我市道路交通狀況以及市區內人口分布情況,擬在市區增設2—3個急救站點。
二是針對周邊縣市急救站現狀,中心擬通過衛生下鄉,對口支援欒城、正定、鹿泉等三個縣市急救站的建設,以提高當地應急救援能力,規范當地急救業務管理。
三是針對目前我市急救車輛無序管理的狀況,借鑒上海、北京等發達城市急救中心的先進管理經驗,進一步科學管理我市急救車輛,將急救車與非急救車分開管理,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有限的急救資源。
四是通過前段時間摸底調查,各協作醫院急救人員工資待遇參差不齊,導致爭搶病人、違反轉運原則的現象時有發生。為此,中心建議統一調整各協作醫院急救人員的收入分配政策,徹底杜絕違規現象。
五是配合我市道路維修,中心及時調整急救站點運行情況,并及時公布,為市民求救節約寶貴時間。
- 上一篇:糧食局商品交易管理制度
- 下一篇:醫院感染臨床病原體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