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設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1 08:50: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電腦設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腦設計論文

中職計算機電腦藝術設計論文

1淺析電腦藝術設計

在概念上來說電腦藝術設計是建立在電腦信息技術基礎上的設計手法,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實現藝術設計更好的視覺享受,對于老舊的設計手法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沖擊,也是一個進步。作為現階段的設計人員,電腦藝術設計是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并且能夠運用相關設計軟件實現自己的設計構想,達到現階段社會對于設計工作人員的設計要求,滿足高速發展設計行業對于設計工作人員的設計需求。

2淺析中職計算機專業

2.1中職學生的特點

在全國各所中職院校的生源來說主要是面向應屆初中畢業生,這部分學生年齡小,文化底子薄。但是這部分學生這出于花樣年華的階段,對于新事物充滿好奇,對于美的鑒賞能力還猶存不足。因為文化底子薄,所以學習能力相對薄弱,而且沒有好的計算機技術作為基礎。大部分生源來自并不發達的農村區域,這就使得大部分學生的鑒賞能力有限,對于“美”和“丑”的分辨能力并不成熟,沒有經過系統的美術教育和培訓,這對于設計行業來說是致命的。而且大部分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前并沒有接觸過電腦,其對于電腦的認識和操作水平極低。

2.2中職計算機專業特點

查看全文

電腦技術工業設計論文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腦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與行業,目前在工業設計當中,電腦技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技術要素,無論實體造型、型相、人機工程上面它都運用最為廣泛,價值空間最為豐富。本文重點對電腦技術在工業設計中的幾方面運用進行闡述和發揮,借此揭示兩者的內在關聯。

關鍵詞:電腦技術;工業設計;實體造型

一、工業設計概述

我國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在工業生產方面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按照2017年國家統計局統計,2008 ~ 2017 十年期間,工業生產方面總產值年均增長 33% ; 到 2017 年6月,工業生產方面總產值已超過246147 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 8.9%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施行了市場經濟,社會得到了飛速發展,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各類基礎建設和工業項目也越來越多,各類工業產品數量也不斷增加,但是在工業設計質量方面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所以如何加強此方面的問題成為目前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團體日益關注的重要研究課題,這不僅具有理論意義也具有現實意義。首先,工業設計對工業生產的產品價值有了更強的擴展能力。好的工業設計可以提升產品價值,這是毋庸置疑的,也具有產品符號的象征意義。其次,工業設計本身就具有一種創新性能,它是設計者的獨特個性的闡述,設計出來的工業產品具有個性化的烙印,符合現代人們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重需求。在這里面,設計者可以將產品賦予健康、綠色、環保等各種理念植入,更加具有時代感和科技感。最后,工業設計是一種實踐勞動。既然是實踐勞動,那么它就需要實踐工具,電腦技術就是這樣一種工具,它相比傳統工具,性能更加優良,具有現代科技的極高性能,而且,作為在全世界范圍內普及的一種工具,它可以有效進行國際化的溝通,并且帶動市場的國際化發展。

二、電腦技術概述

在工業設計中廣泛應用電腦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工業設計的水平。電腦技術應用于工業設計中,主要包括了網絡的工業設計信息系統和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電腦技術運用范圍很廣,不僅僅局限在工業生產領域,但是它在工業生產領域卻十分重要。不過由于電腦技術是近十幾年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在具體領域內,比如在工業設計領域之內如何去對其進行評價是一個難題。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對工業設計的服務質量進行衡量,也是對工業設計本身的一種反思。由于電腦技術在工業設計上的運用是比較新的產業,在具體的運用評價上面,很難說達到了科學的要求。本文認為,要對運用標準進行定量和定性統一制定,依據有限制性的條件指標去劃分,然后按照標準去進行設計研究,將設計定量和定性。本文偏重于定量劃分,因為電腦技術在工業設計上的運用質量的定量指標,可以體現為具體的數據,這樣具有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而定性指標雖然更接近實際,但是容易陷入主觀性的判斷當中,而且確立一個統一的定性指標標準,也是難度頗大。因此本文認為,進行電腦技術在工業設計上的運用等級信用劃分,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指導。例如應用于CAD制圖中。通過技術人員利用網絡進行協助,加入產品的生命周期,通過利用信息平臺來對工業設計進行造型。

查看全文

電腦教學設計管理論文

[內容]

教學目的、要求:1.通過獨立閱讀課文,初步了解電腦的功能和用途。

2.使學生掌握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進一步理解電腦如何“管家”,激勵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難點:1.指導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電腦的用途。

2.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明白電腦“管家”工作的初步原理。

教學準備:一臺電腦。

查看全文

電腦設計與期刊個性化探究論文

摘要:期刊的展示空間因科技排版軟件而改變;而廣告業的日益發展,則支撐了期刊走向編排設計上的升級;期刊的個性化發展,令風格迥異的期刊脫穎而出;編輯思想和設計意識,成為期刊長久發展的后發力;隨著網絡設計的發展,電子期刊成為網絡新寵。

關鍵詞:期刊版式設計個性化升級編輯思想設計意識電子期刊

一、現代的科技設計排版軟件,改變了期刊的展示空間

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中一次偉大的技術變革。隨著印刷技術的不斷革新,逐漸統一了期刊的展示面孔。中國境內創辦的中文期刊是1833年廣州出版的《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中國近代期刊的發展,以“五四”運動時期為代表的期刊有900多種。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期刊的出版發行工作,全國公開發行的期刊有6000多種,加上出版的刊物,總數在萬種以上。到90年代初,由于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設計軟件應運而生,功能之強大,令人嘆為觀止,為美術編輯的設計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基礎保證。設計者通過這些現代設計手段,運用設計元素各部分之間細節上的呼應,強化各設計元素在版面中的結構關聯性,力爭不同欄目有不同設計的同時,又能像鏈條一樣,在內在邏輯關系上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對于重點文章的圖、文、題等的設計除了疏密有致、有松有弛外,也嘗試大疏大密、至險至奇,這樣就與其他欄目的設計形成對比,產生“平地起驚雷”的視覺效果。這就是現代的電腦技術編排能力為版式編輯締造的無限展示天地。

二、當今廣告業的日益發展,支撐了期刊走向編排設計上的升級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期刊設計經歷了一場革命。傳統的期刊是發表文章的舞臺,而現代的讀者翹首期盼媒體能帶給他們三維的視覺感受,為此,期刊做出了積極的響應,美術編輯擁有更自由的手段來決定他們的工作形式。期刊沒有了標準尺寸的限制,沒有了形狀和寬度的要求,這些限制都會妨礙期刊功能的發揮,一本期刊可以被制成人們適應的任何大小和形狀,只有印刷技術可以限制設計。期刊版式設計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個性化發展的挑戰。在國外,德國的《Shift》實踐了一種比較極端的雜志形式,與任何一種雜志都不相同。該雜志誕生于柏林的一組設計師之手,每一期內容都聚焦不同的主題,從而發展不同的表現手法。在倫敦、巴黎、紐約、米蘭等地,還出現了微型雜志。微型雜志時尚新穎,它受到DIY信念的激發。因它面對微量讀者,出售給相對富有、國際化、有復雜視覺的大眾,所以其顯著特征是品質制作、對圖片的奢侈應用和強調設計。

查看全文

藝術設計電腦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社會和科技共同進步使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教育事業在這場信息變革中緊跟改革潮流。基于傳統教學而又不依賴傳統教學,改造升級特色化教育方式成為主流趨勢。尤其針對高職高專藝術設計課程,在改革過程擁有很多思考空間。本文針對高職高專藝術設計課程電腦教學現狀及改革加以分析,探索教學新方向和模式,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益參考,給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高職高專;藝術設計課程;電腦教學改革

跟不上時代步伐,就意味著落后和淘汰,意味著容易與機遇擦肩而過。高職高專的藝術設計課程除借鑒效仿本科藝術教育外,還要具備特立獨行的特點,凸顯本身教育特色。而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日,若想要在教育事業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好,就需要融入新穎的電腦技術,接受科技改革,改變課程路線,以高質量教學、高就業為最終目標,實現優秀人才批量輸出。

一、藝術設計課程的特點

藝術設計課程要求學生對藝術氣息高度敏感,同時還要擁有創作優秀藝術作品能力,高職高專院校也以此鞭策學生學業。對本專業學生來說,一方面需專業理論知識扎實,另一方面還需創新能力強。

二、高職高專藝術設計課程電腦教學狀況

查看全文

電腦繡花技術下中式服裝設計論文

一、電腦繡花在現代中式服裝設計中應用的意義及現狀

目前,服裝產業在得益于科技發展的同時,對機器的依賴程度也相對提高,暴露出一些弊端。針對刺繡在現代中式服裝設計的應用而言,電腦繡花的發展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如何避免機械地呆板地利用電腦繡花技術顯得尤為關鍵。另外,許多中式服裝在設計上缺乏現代感,刺繡題材顯得陳舊,缺乏創新,對現代中式服裝的推廣和發展不利。因此電腦繡花題材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的創新研究十分必要。這能使中式服裝向現代化、藝術化、時尚化的方向發展;能使中式服裝被更廣泛的現代年輕群體所接受;能使中式服裝在中國乃至世界的舞臺上展現新活力。

二、電腦繡花在現代中式服裝設計中的創新研究

(一)電腦繡花應用的創新

隨著刺繡材料、技藝的更新,以及電腦繡花技術的發展,刺繡不斷突破著傳統的束縛?,F代中式服裝設計中的刺繡,相對傳統中式服裝中的刺繡而言,無論在材質選擇、圖案組成、布局、色彩搭配,還是表現手法上都有很大創新。

1.材料應用的創新

查看全文

電腦無線通信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帶無線通信功能的掌上電腦(HPC)是掌上設備高端應用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參考GSM手機的設計,介紹了WISMO2CGSM無線雙頻模塊的具體功能和接口,提出了在基于IntelSA1110處理器的掌上電腦中集成WISMO2C雙頻無線模塊設計方案及其具體實現。

關鍵詞:HPC無線ModemGSMGPRS

目前,掌上設備的無線上網大多是通過手機實現的,其中功能較為強大的典型代表是摩托羅拉的A6188。但手機不甚強大的CPU、較小內存、較小的顯示屏和非常有限的負荷能力等制約著它作為上網終端的廣泛使用。與手機相比,掌上電腦在這一方面卻能凸現其特有的優勢:功能強大運行速度高的CPU、較大的內存、相對于手機的大屏幕彩色顯示產及易于操作的觸摸屏等。另外,掌上電腦功能也通過增強無線接入網絡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展??紤]到國內現有GSM網絡資源產及業務的豐富性,利用現有的GSM模塊,便于快速而高可靠地在掌上電腦上集成無線通信功能。而目前無線技術經歷兩代的發展,正向3G寬帶移動通信系統網絡演進,寬帶接入方式的提出為掌上電腦在不久的將來通過無線方式進行移動寬帶多媒體應用提供了誘人的前景。當前作為GSM網絡向3G演進過渡的GPRS已經能為用戶提供量大可達164kbps的傳輸速率。因此在掌上設備中加入無線通信模塊是大勢所趨,也是掌上設備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志。

1總體設計

帶集成無線通信功能的一款基于IntelSA1110處理芯片的掌上電腦,考慮到運行網絡軟件應用程序復雜性,采用主頻為206MHz的IntelSA110作為處理芯片是合適的。除了無限模塊功能接口外,掌上電腦還實現了一個USB接口、PCMCIA接口、320×240彩色液晶顯示和觸摸屏接口、音頻編/解碼接口、SIM卡、紅外產及快捷功能鍵接口等。在掌上電腦設計中使用了32M字節的程序/數據存儲器,便于擴展網絡應用程序。使用的操作系統為類Linux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HOS[1],配合相應的底層驅動,可實現通過無線模塊對Internet的訪問。

硬件上,掌上電腦要求小型化、省電、高可靠性。在掌上電腦中集成無線通信模塊和其他模塊,采用專用集成電路。在設計過程中同時還需考慮到電磁干擾的抑制和電磁兼容性設計。

查看全文

中小單位會計電腦化與內部操控之探討

研究背景及動機

由於國內對於大型企業電腦化的發展和影響已有許多詳盡的研究,如張委良(民79)、賴柏喬(民84)、吳東霖(民87)等人作過資訊技術對組織結構、競爭優勢的研究;許志甫(民84)、林志宏(民87)則針對資訊技術運用對企業作業流程影響作探討;而中小企業電腦化的相關著作或報導也甚多,如彭俊華(民77)、王惠真(民86)對中小企業電腦化的程序作過研究;李馥源(民84)、張力人(民88)、詹怡婷(民89)、王長智(民89)、陳俊良(民89)、甘文政(民89)等人則針對中小企業導入電子商務等資訊科技的程序、因素及效益作過探討;綜觀上述,專注在電腦化對內部控制的影響之探討較為缺乏。

而就中小企業而言,長久以來最為人所詬病的,即是缺乏有效的經營管理制度,特別是在會計制度方面,大多不甚健全,內部的作業程序也未標準化,缺乏適當的內部控制制度,其財務資料的正確性與可靠性備受質疑,發生錯誤或舞弊的可能性也相對增加,這些都是我國中小企業在傳統人工作業環境下的普遍缺失。依據資策會(民86)的調查結果,我國中小企業應用電腦的比例約為68%,且有逐年提昇的趨勢,故本研究的目的即欲探討我國中小企業是否能藉由電腦化而建立管理制度,并在作業流程中植入關鍵性的控制點以提昇其內部控制制度,進而探討在不同的電腦化應用程度下,其作業流程與內部控制的調整情況。

研究目的

中小企業電腦化的情形

包括電腦化的時間、資訊專職人員多寡、電腦作業系統的復雜程度、電腦化的范圍以及資訊系統的開發方式為何。

查看全文

計算機專業學生校園內創業研究

摘要: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愈發嚴峻以及國家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鼓勵,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做好校園內的創業。對計算機專業學生如何在校園內進行創業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學生;創業;服務

1中國對大學生創業要求的緊迫性

隨著中國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就業難度不斷增加,幾乎每年都是“最難就業季”,受疫情的影響,世界經濟萎靡不振,大學生就業難度更是雪上加霜。高校創業教育狀況和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乎大學生的成才成長、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和就業質量以及國家對人力資源的配置和優化利用。為提高學生就業率,為了響應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我們要積極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學生創業能力,一方面要在課堂上培養,即對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創業培訓,另一方面是實踐教學,直接進行創業活動,但創業活動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和資金的消耗,主要的風險有:①不知道選擇哪些項目;②缺乏創業的經驗和技能;③沒有原始積累,缺乏資金。雖然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但大學生真正向社會融資,有多少人敢給沒有實際經驗的大學生投資。鑒于創業困難,許多大學生不愿意創業,而選擇打工,或者先打工,等有了經驗再創業,問題是如果大家都這么想,則社會無法為大學生提供如此多的就業崗位,必須要有部分大學生出來創業,才能緩解就業的困境。優化大學生創業教育,需要將短期規劃與長期規劃相結合、構建完善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實施體系、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業文化氛圍[1]。

2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創業的優勢

最好的辦法是首先讓大學生在校園內以較低的成本創業,創業的服務對象應當是校園內的學生,而不應當是社會人員;創業應當盡量應用到學生本身的專業知識,這樣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發揮學生專業的優勢。要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計算機專業是比較合適的,大學生在校園內的主要需求就是一些生活日用品和服務,出售生活日用品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對學生本身沒有什么技術上的提升,而且計算機大學生在出售生活日用品方面并沒有專業優勢。大學生需要的服務比較的簡單,其中有一條是電腦維修,而目前電腦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又非常高,基本是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或臺式機,部分大學生還擁有不止一臺計算機。所以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可以為高校的其他大學生提供計算機相關的服務和管理,包括計算機設備的維修、二手計算機的回收與銷售、軟件服務。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創業還可以為本校學生節省生活費,畢竟大學生的生活費還是比較少的。目前中國高校也在積極探究創新創業教育與計算機高等教育的融合,融合方式包括減少IT技術更新速度過快對學生研發的影響、課程和新技術的融合、跨專業融合團隊的建立、在校生和初創企業的合作等[2]。

查看全文

教師評職稱個人述職報告

一、教育工作講究特色

本人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積極營造寬容、理解、和諧的班級氛圍,努力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激發學生的創造渴望。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獨樹一幟的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既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為學生特長的發揮積極創設條件,同時又把全班凝聚成一個團結上進的集體,班級學生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奉獻精神。因此所帶的班級在各項大型活動中表現出色而受到表彰,班級成績也處于年級前列。

二、教學科研追求創新

本人積極關注新課改,刻苦學習新理念,努力探索新教法,把提高教學效率當作首要的任務。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把教育心理學與歷史教育兩者結合起來,注重研究教學規律,大膽改革歷史課的教學模式,實現授課、實踐報告和活動等雙向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同時運用現代化手段,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所任班級的歷史成績優秀,特別是所任初三班級的歷史會考合格率都接近100%。

本人還積極從事教育科研,注重對教學的反思和積累,成果斐然,所撰寫的論文《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規律”教學》在20*年12月獲得無錫市優秀歷史教學論文二等獎;論文《理解——開啟歷史之門的鑰匙》在20*年12月獲得江陰市中學歷史教研論文二等獎;論文《再論前概念在歷史教學中的意義》在20*年1月獲得江陰市歷史學科優秀教研論文二等獎。同時還多次在比賽中獲獎:20*年獲江陰市歷史學科新課程新理念新方法說課比賽初中組二等獎;20*年獲江陰長涇片中學歷史教師說課比賽一等獎;20*年獲長涇中學“教育論壇”演講二等獎。

三、課外輔導重視實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