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腫瘤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1 06:56:4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婦科腫瘤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婦科腫瘤論文

原發性腹膜后腫瘤分析論文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男2例,女6例,年齡28~75歲,平均51.9歲。臨床癥狀:8例中2例無自覺癥狀,體檢經B型超聲發現腫物。其余6例中,首發癥狀為腹部腫塊有4例,有胃腸壓迫癥狀及伴氣促者2例。全組患者無1例有明顯腹痛,病程15天~16年。

腫塊位置、大小及活動度:8例腹部都可以觸及腫塊,腫塊位于右上腹1例,左上腹1例,在中下腹1例,盆腔4例,全腹部1例。腫塊長徑8~10cm2例,11~20cm4例,21cm以上2例。腫瘤最大的1例大小為58cm×40cm×30cm,重21kg。腫塊固定不動5例,活動度差3例。

影像檢查:腹部平片6例,有2例在腫塊相應部位見不規則密度影。胃腸鋇餐、鋇灌腸3例,胃腸道均未見器質性病變,2例顯示胃腸道受壓移位。靜脈腎盂造影2例,有1例顯示輸尿管受壓移位。B型超聲檢查7例,均探及腫塊。CT掃描6例,均發現腫塊,為低密度影及密度不均的腫塊影。

治療與結果

本組中1例因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部感染而采取非手術治療,1例自動出院未行手術治療。3例為婦科手術中發現后腹膜腫瘤而轉普外科,共6例行手術治療,完整切除5例,手術切除率為83.3%。探查取病理檢查1例。

查看全文

李積敏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李積敏乳腺增生病臨床經驗

內容摘要:

本文初步闡述了李積敏(慎言)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經驗.

論文內容:

乳腺增生病屬于祖國醫學的“乳癖”、“乳痞”等范疇。多由于郁怒傷肝,肝郁氣滯;思慮傷脾,脾失健運,痰濕內蘊,以致肝脾兩傷,痰氣互結,瘀滯而成塊?;蛞蚋文I不足,沖任失調,陽虛痰濕內結所致。其特點是:乳房腫塊,經前腫痛加重,經后減輕。好發于30--40歲婦女,是較為常見的乳腺疾病。

李積敏、字慎言,號淡園主人。中醫疑難病學科創始人及中醫疑難病學理論奠基人,著名中醫婦科疑難病專家,清醫家李世泰第七世孫,清.光裕堂第七代傳人。臨床擅長治療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外陰白色病變、不孕癥、乳腺增生病等各種婦科疑難病癥,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慎言先生長期從事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及臨床研究,提出“創建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體系”學術思想,提出中醫婦科疑難病“腎虛血瘀”病機理論,這些理論對中醫疑難病學科的建立、發展與進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現將李積敏博士治療本病的臨床經驗初步總結如下。以供同道臨床中參考學習。

查看全文

絕經期婦女安全性治療論文

[論文關鍵詞]激素替代治療;子宮內膜;血脂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激素替代治療(HRT)的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用HRT治療絕經期婦女106例,應用尼爾雌醇和安宮黃體酮。每半年進行婦科、乳腺的B超檢查,每年進行血生化系列檢查。結果:用藥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明顯上升(P<0.05),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明顯下降(P<0.05),甘油三脂(TG)無明顯變化。子宮出血例數在絕經初期為多,用藥后子宮內膜厚度和乳腺增生程度無明顯增加。結論:定期對接受HRT的婦女進行檢查和評價,使HRT的應用更為安全有效。

激素替代治療(HRT)可有效治療婦女絕經期癥狀,提高絕經婦女生活質量,是無可置疑的,已使無數婦女受益[1]。但絕經婦女應用HRT的安全性問題,亦是公眾所關注的,現將我院106例應用HRT5年的病例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絕經婦女106例,應用HRT已滿5年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51±9)歲,絕經年限1~8年。有子宮者95例,子宮切除術后11例。病例符合以下條件:促卵泡素(FSH)>40U/L,雌二醇(E2)<73.2pmol/L;既往無HRT史;無應用HRT的禁忌證;無內、外科合并癥。

查看全文

卵巢癌靶向治療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療化療耐藥臨床試驗

【論文摘要】化療是目前卵巢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但卵巢癌細胞對順鉑等化療藥物產生耐藥,對卵巢癌MDR以及靶向治療的研究日趨激烈,大量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展,通過單劑靶向藥物、靶向聯合化療、靶向聯合靶向等各個方面尋求更多的卵巢癌治療手段,輔助診斷及預后因子方面也有新的,發現尋求更多卵巢癌治療的靶標及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對卵巢癌患者尤其重要。。

近年來,卵巢癌診療出現了很多新進展。卵巢癌在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占第三位,但病死率卻居第1位[1]。因卵巢癌臨床早期無癥狀,行剖腹探查術中發現腫瘤局限于卵巢的僅占30%,大多數已擴散到子宮雙側附件,大網膜及盆腔各器官。鉑類和紫杉醇聯合是目前治療頑固性卵巢癌的首選方案,但大部分患者對鉑類藥物存在耐藥性[2]。為提高治療效果,應從分子水平上了解卵巢癌對化療耐藥機制并尋找更有效的藥物作用于卵巢癌耐藥靶點。本文就近年來相關研究做一概括。

一.卵巢癌化學治療

卵巢癌的化學治療從上世紀60年代的烷化劑到70~80年代的鉑類,再到90年代的紫杉醇,不斷進展。Vieira等針對鉑類敏感(經鉑類初治后≥12個月復發)卵巢癌患者,評估了常用二線化療方案的療效,認為鉑類藥物仍是敏感卵巢癌復發后的主要治療藥物,但經治療患者復發后5年生存率很低。目前,多項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如:GOG182-ICON5等)表明:紫杉醇聯合卡鉑仍然是晚期卵巢癌治療的金標準,TC方案中加入其他化療藥物并不能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療效[3]。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價值一直存在爭議。

盡管近年來化學治療進展較快,但卵巢癌確診時就已為晚期,化療耐藥亦是導致卵巢癌綜合治療失敗,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肺耐藥蛋白(LRP)是化療耐藥譜主要為鉑類的多藥耐藥蛋白,可能通過以下兩種機制引起多藥耐藥[4]:(1)使以胞核為靶點的藥物不能通過核孔進入胞核,即使進入也可在其發生藥效前被泵出胞核,降低藥物的核質分布比率,從而降低藥物的絕對濃度。(2)使胞質中的藥物進入胞囊,并通過胞吐作用排出細胞外,導致細胞內藥物聚集缺陷,降低藥物的有效濃度。而且化學治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造成損害,常常引起骨髓抑制、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脫發、腹痛腹瀉等的不良反應,而靶向給藥是將藥物選擇性分布于病變部位以降低其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并使病變組織的藥物濃度增大,從而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5]。

查看全文

卵巢癌治療進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卵巢癌分子靶向治療化療耐藥臨床試驗

【論文摘要】化療是目前卵巢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但卵巢癌細胞對順鉑等化療藥物產生耐藥,對卵巢癌MDR以及靶向治療的研究日趨激烈,大量的臨床試驗已經開展,通過單劑靶向藥物、靶向聯合化療、靶向聯合靶向等各個方面尋求更多的卵巢癌治療手段,輔助診斷及預后因子方面也有新的,發現尋求更多卵巢癌治療的靶標及相應的靶向治療藥物對卵巢癌患者尤其重要。。

近年來,卵巢癌診療出現了很多新進展。卵巢癌在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占第三位,但病死率卻居第1位[1]。因卵巢癌臨床早期無癥狀,行剖腹探查術中發現腫瘤局限于卵巢的僅占30%,大多數已擴散到子宮雙側附件,大網膜及盆腔各器官。鉑類和紫杉醇聯合是目前治療頑固性卵巢癌的首選方案,但大部分患者對鉑類藥物存在耐藥性[2]。為提高治療效果,應從分子水平上了解卵巢癌對化療耐藥機制并尋找更有效的藥物作用于卵巢癌耐藥靶點。本文就近年來相關研究做一概括。

一.卵巢癌化學治療

卵巢癌的化學治療從上世紀60年代的烷化劑到70~80年代的鉑類,再到90年代的紫杉醇,不斷進展。Vieira等針對鉑類敏感(經鉑類初治后≥12個月復發)卵巢癌患者,評估了常用二線化療方案的療效,認為鉑類藥物仍是敏感卵巢癌復發后的主要治療藥物,但經治療患者復發后5年生存率很低。目前,多項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如:GOG182-ICON5等)表明:紫杉醇聯合卡鉑仍然是晚期卵巢癌治療的金標準,TC方案中加入其他化療藥物并不能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療效[3]。新輔助化療對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價值一直存在爭議。

盡管近年來化學治療進展較快,但卵巢癌確診時就已為晚期,化療耐藥亦是導致卵巢癌綜合治療失敗,病死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肺耐藥蛋白(LRP)是化療耐藥譜主要為鉑類的多藥耐藥蛋白,可能通過以下兩種機制引起多藥耐藥[4]:(1)使以胞核為靶點的藥物不能通過核孔進入胞核,即使進入也可在其發生藥效前被泵出胞核,降低藥物的核質分布比率,從而降低藥物的絕對濃度。(2)使胞質中的藥物進入胞囊,并通過胞吐作用排出細胞外,導致細胞內藥物聚集缺陷,降低藥物的有效濃度。而且化學治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造成損害,常常引起骨髓抑制、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脫發、腹痛腹瀉等的不良反應,而靶向給藥是將藥物選擇性分布于病變部位以降低其對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并使病變組織的藥物濃度增大,從而提高藥物生物利用度[5]。

查看全文

把婚育服務中心建成育齡群眾溫馨港灣

我叫,是婦嬰醫院院長。五年前,當我接過婦嬰醫院院長的帥印時,也把全局惟一的一所婚育健康服務中心的重擔承擔了起來。那時的醫院基本上還是會戰初期的水平。房屋陳舊,設施簡陋,看病人少,業務量小。為走出困境,我帶領班子成員認真分析醫療衛生市場的形勢以及作為專科醫院的優勢和劣勢,確立了“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精”的建院方針,積極探尋適應醫療市場需要和婦嬰醫院生存發展的空間,緊緊圍繞全油田育齡人群在生育、節育、不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實際需求,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堅持科技興院、誠信建院,經過頑強拼搏,劣勢變成了優勢,婦嬰醫院五年邁了五大步,住院人數由五年前的不足人增長為××年的人;門診量上升到年萬人次,手術量近例,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到,床位使用率達到了,超過國家規定一級甲等醫院床位使用標準個百分點。原創:收入逐年上升,由年的萬元增長到××年的萬元。婦嬰醫院先后被評為局雙文明先進單位、全局衛生系統示范單位、省衛生系統形象工程先進單位××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年被省衛生廳授予遼寧省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我本人也多次被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年被評為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

下面向各位領導和代表匯報一下創建婚育健康服務中心過程中自己的一些作法和體會。

一、提高認識,健全機制,在想服務上動腦筋

婚育健康服務中心在我院掛牌成立后,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也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作為全油田惟一的一所婚育健康服務中心,作為一項新生事物,既沒有現成的模式,也沒有可供借鑒的經驗,只能是在不斷摸索中尋找切入點和突破口。為此,中心成立伊始,我通過各種方式頻繁地與局和各單位的計生辦主任接觸,了解全油田人口計生工作的基本情況,了解育齡職工在生育、節育、不育方面的現狀和需求,在準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后,我對如何辦好婚育健康服務中心的基本思路逐漸清晰起來。婦嬰醫院的主打業務是婦產科,主要的工作內容也是圍繞職工群眾的“生育、節育、不育”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也就是說,婚育健康服務中心的宗旨、目標同我院辦院的宗旨、目標是完全一致的。把婚育健康服務中心辦好,就等于把醫院辦好,婚育中心建在我院,就等于搭建了讓油田職工了解我院,讓我院走向全油田的溝通交流的平臺。我多次召開班子會,提高班子成員對建好婚育健康服務中心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統一思想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辦好婚育中心的思路、舉措。建立了以婦產科為龍頭,以相關科室為輔助的服務鏈。成立了婚育咨詢門診、婚育健康宣傳門診、婚前檢查門診、計劃生育門診,在婦科門診和婦科病房開設了婚育咨詢熱線電話和緊急避孕求助電話,使婦產科的職責范圍進一步拓展和延伸,為了發揮好各門診作用,制定了各門診的工作職責,制定了面向社會、面向全油田廣大育齡群眾的公開服務承諾制度,為婚育健康服務中心起好步、開好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以人為本,奉獻愛心,在會服務上下功夫

面對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我深知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捷足先登,占領同行業的制高點,就要有比競爭對手更加過硬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為此,我和院黨政班子始終堅持推行人性化服務,把人文理念、人本關懷體現在診療的全過程。首先從改善院容院貌入手,為患者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為病房更換了新被褥、配上了新窗簾;根據產婦的經濟條件,設有不同標準的房間,單間病房安裝了空調,配上了微波爐、彩電、沙發、壁柜,并在墻壁上掛上了溫馨的花籃和壁畫,為四個病區安裝了自動熱水器,每天三次由專職人員將開水送到病人床頭。在門診大廳設立了導診臺,導診員及時將行動不便的病人護送到應去的診室;開設了孕婦學校,每天全天候開放,并定期由圍產期保健學科帶頭人王宇珍主任主講孕產期保健、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等知識,平均每年上課次以上。孕婦學校開辦幾年來,不僅得到了省、局人口計生部門的高度評價,也得到了準爸爸、準媽媽的一致好評。有的準爸爸、準媽媽專程趕到孕婦學校聽講座、看錄像。同時,我們還統一印制了幾萬份婚育健康科普知識宣傳材料,免費發放到有不同需要的育齡群眾手中。為確保計劃生育節育手術質量,制定并嚴格履行“節育手術術前同意書”制度,要求醫護人員對每名前來做節育手術的育齡婦女詳細介紹手術過程、術后注意事項,對特殊情況者,不僅告知受術者本人及家屬,還及時同受術者單位溝通,使醫院和單位能夠共同架起對育齡婦女關心、關愛的橋梁。為住院產婦送上一份《致產婦的一封信》,介紹產時、產后相關知識,讓產婦做好產前心理準備,贈送嬰兒紀念冊,詳細記錄了嬰兒出生第一時間的狀態及科學育兒知識,開展并強化了星級服務活動,實行“四個一”的服務措施,即: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溫馨的微笑、一張整潔的床鋪、一次熱情周到的入院介紹。手術室的醫務人員實施了術前問候、術中陪伴、術后回訪制度;醫技科室對急診和遠道的就診患者快速出報告;門診藥局發藥時向病人介紹藥品用法及注意事項;建立統一的醫患溝通記錄,使患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及用藥情況,充分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權。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把以人為本、以誠為根、以信為榮的理念滲透和融入到醫療的每個環節,醫院的形象、聲譽越來越好,慕名前來就醫的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僅去年一年,我院就收到錦旗面,表揚信封,拒收紅包余元,拒吃請多次,為患者做好事余件次,患者滿意率達到了以上。

查看全文

婦產科巾幗文明科室爭創匯報材料

在市工會“巾幗建功”活動小組的號召下,在院工會的領導下,我院婦產科熱烈響應,廣大女職工積極投身于兩個文明建設,以飽滿的激情參加到“巾幗文明科室”的爭創活動中,現將有關材料匯報如下:

一、婦產科基本情況

我院婦產科現有醫護人員57名,女職工占全科人數98%。全科擁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6名,醫學博士生1名,主治醫師9名,住院醫師3名;護理人員共有35名,其中,主管護師9名,護師14名,護士12名。蔣芝蓉主任是數界市人大代表,歐容清主任擔任省、市醫學會婦產科專委會委員。全科有共產黨員6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共青團員12名,年齡結構從22-54歲,是一個充滿活力,團結向上的集體。

二、努力提高醫護人員的思想素質,做愛崗敬業的白衣戰士

優良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從事醫療護理工作的前提,科室始終把加強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思想覺悟作為工作重點。全科醫護人員自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弘揚白求恩精神,為開展“巾幗建功,爭創文民科室”的活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使整個科室形成一種團結進取的氣氛.由于婦產科工作的特殊性,直接關系到婦女兒童的生命安全,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而且婦產科是高危和糾紛多發科室,病情變化多端,來勢兇猛,因此全體醫生護士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岸嘧鲆稽c,再看一眼”是我們的口頭禪,突如其來的搶救常常使大家加班加點,通宵達旦,哪怕在家休息,只要接到科室的電話,任何一位同志都會立即趕到醫院,無怨無悔地投入到工作。

產科護士長王文敏,是我軍特級試飛員、一級獎章獲得者梁萬俊同志的妻子。試飛是一項高風險、高技術性的工作,王文敏的丈夫長年在部隊承擔各種任務繁重的試飛項目,完全不能夠照顧家庭。王文敏深深理解丈夫的事業,作為軍屬,她是賢內助,贍養長輩,悉心照顧,教育孩子,引導才;而作為護士長,她是頂梁柱,帶領產科全體護士姐妹們奮戰在臨床一線。去年春節,王文敏的婆母不幸去世,為了不影響丈夫的工作情緒,為了不影響整個節日期間病房的工作秩序和排班,她懷者巨大的悲痛,沒吭一聲,獨自安排好孩子,仍然堅持完成了病區的工作后,最后才默默料理了婆婆的后事。為了保衛祖國,丈夫在藍天上奉獻著青春和熱血,為了新生命的平安和母親的微笑,妻子在護理崗位上辛勤地拋灑汗水。正是這平凡的理解和支持,去年在一次執行重大飛行任務中,梁萬俊同志憑借高超的技術,臨危不懼,冒者生命危險搶險成功,不僅避免了我軍一次重大經濟損失,同時帶回了寶貴的試飛資料,受到中央軍委表彰,并被評為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而王文敏也連續兩年被醫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查看全文

老年婦科術后護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老年婦科;術后護理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老年婦科術后護理對術后康復的影響。方法根據老年人生理特點及手術特殊性采用心理護理、合理體位、營養飲食、基礎護理進行護理與指導。結果有計劃、針對性的術后護理能減少術后風險,增強患者抵抗力,減少并發癥。結論有針對性的采用綜合護理手段是老年婦科患者術后康復的關鍵保證。

在婦產科工作中,手術治療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手術既是治療的過程,也是創傷的過程。尤其是婦科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老年人由于年齡的增大,重要器官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消化、吸收、應激、代償、修復、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對手術的耐受性差。老年婦科患者由于生殖解剖特點的特殊性,生殖系統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又與其他系統的功能相互聯系,互相影響,其護理工作亦有相應的特殊性。有計劃、針對性地做好精心的術后護理,是保證手術達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證。近年來由于手術技術的提高,術式的改進及與手術有關條件的完善,盡管老年婦科手術風險大,機體抵抗力差,并發癥發生率高,但實踐證明老年婦女是可以接受大手術治療的,關鍵是加強術后的護理。

1病情觀察

患者術畢回到病房后,需依手術大小、病情,認真觀察并記錄生命體征。通常術后每0.5~1h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并記錄1次,平穩后,每4h觀察1次。術后至少每天測量體溫、血壓、脈搏、呼吸4次,直至正常后3d。術后1~2d體溫稍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此為手術正常反應,術后持續高熱,或體溫正常后再次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注意傷口有無滲血,各種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老年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疾患,病情變化常有隱匿性和突發性的特點,有些癥狀臨床表現不典型,故在護理中有足夠認識,如出現嗜唾,精神差,低熱時應考慮并發癥的可能。為防止電解質紊亂,應嚴格記錄出入量,嚴格控制輸液速度。

查看全文

老年婦科術護理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老年婦科;術后護理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老年婦科術后護理對術后康復的影響。方法根據老年人生理特點及手術特殊性采用心理護理、合理體位、營養飲食、基礎護理進行護理與指導。結果有計劃、針對性的術后護理能減少術后風險,增強患者抵抗力,減少并發癥。結論有針對性的采用綜合護理手段是老年婦科患者術后康復的關鍵保證。

在婦產科工作中,手術治療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手術既是治療的過程,也是創傷的過程。尤其是婦科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老年人由于年齡的增大,重要器官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消化、吸收、應激、代償、修復、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對手術的耐受性差。老年婦科患者由于生殖解剖特點的特殊性,生殖系統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又與其他系統的功能相互聯系,互相影響,其護理工作亦有相應的特殊性。有計劃、針對性地做好精心的術后護理,是保證手術達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證。近年來由于手術技術的提高,術式的改進及與手術有關條件的完善,盡管老年婦科手術風險大,機體抵抗力差,并發癥發生率高,但實踐證明老年婦女是可以接受大手術治療的,關鍵是加強術后的護理。

1病情觀察

患者術畢回到病房后,需依手術大小、病情,認真觀察并記錄生命體征。通常術后每0.5~1h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并記錄1次,平穩后,每4h觀察1次。術后至少每天測量體溫、血壓、脈搏、呼吸4次,直至正常后3d。術后1~2d體溫稍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此為手術正常反應,術后持續高熱,或體溫正常后再次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注意傷口有無滲血,各種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老年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疾患,病情變化常有隱匿性和突發性的特點,有些癥狀臨床表現不典型,故在護理中有足夠認識,如出現嗜唾,精神差,低熱時應考慮并發癥的可能。為防止電解質紊亂,應嚴格記錄出入量,嚴格控制輸液速度。

查看全文

子宮肌瘤剖宮產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剖宮產;肌瘤挖除術

【論文摘要】目的探討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在剖宮產同時行肌瘤挖除術減少出血量措施及其可行性。方法妊娠合并子宮肌瘤96例在剖宮產時同時行肌瘤挖除術與96例單純剖宮產的產婦做對照。結果手術時間、產褥病率、術后住院天數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術時出血量肌瘤挖除組多于單純剖宮產組;肌瘤較大,多發性子宮肌瘤與肌瘤較小、單個肌瘤相比出血量增多,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在剖宮產時肌瘤挖除術是切實可行的。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是較常見的妊娠合并癥,近年來,隨著剖宮產術的不斷上升,術中遇見婦科肌瘤的幾率明顯增加,包括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剖宮產時的正確處理是預防產后出血,減少患者痛苦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此問題作一探討。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自2002年6月至2007年3月收入本院行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挖除術的96例產婦為觀察組,年齡(28.3±3.6)歲,其中漿膜下肌瘤31例,肌壁間肌瘤58例,黏膜下肌瘤7例,肌瘤最大約8cm×8cm×6cm,肌瘤直徑>5cm者34例,多發性肌瘤40例,單個肌瘤56例,肌瘤以前后壁尾多,其次為子宮角,下段最少,另取同樣多單純剖宮產的產婦做對照,年齡(27.1±4.2)歲。兩組孕周均大于37周。兩組的年齡、孕周、產次、新生兒體重比較無差異性(P>0.05)。

1.2手術方式兩組均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腹壁橫切口子宮下段剖宮取胎術,觀察組待胎兒娩出后,靜滴縮宮素20U,宮體注射20U,可吸收線縫合子宮,瘤體周圍注射縮宮素20U與非妊娠期子宮肌瘤挖除方式相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