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的健康教育內容范文

時間:2023-07-21 17:38: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婦科的健康教育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婦科的健康教育內容

篇1

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孕產婦2163例,年齡18~43歲,平均25歲,孕周28~41周,平均37±2.32周,分娩總數1406例,剖宮產757例。其中初中文化程度1477例(68.3%);高中(中專)文化程度544例(25.1%);大學文化程度142例(6.6%)。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方式及技巧:采取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及宣傳資料;制作健康教育板報版面;開展孕婦課堂、講座等向育齡婦女進行孕產期相關知識的講解。病區開辟宣教室及宣教長廊。進行個體化的“一對一”的健康知識宣教和產時指導,開展導樂分娩。選擇合適的時機、方法和地點與病人進行親切的交流溝通,病房進行各種知識的宣傳和操作示范,解決病人的實際困難[1]。實施人性化護理,讓家屬陪伴,運用觸摸技巧和心理暗示療法,增強健康教育效果。

健康教育的內容:①孕期的健康教育:讓孕婦了解妊娠期的生理變化,合理飲食,注意鈣、鐵的補充。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重體力勞動。著裝要寬松,注意外陰清潔。教會自我監護胎心、胎動。發現不適要及時就診。②入院教育:介紹主管醫生、病室人員、環境、工作與休息時間、住院規則等。③產前的健康教育:向孕婦講解分娩知識,做好產前的心理護理,穩定孕婦和家屬的情緒;交代注意事項,教會減輕分娩痛苦的方法,指導進清淡而營養豐富的飲食,取得積極的配合。④產時的健康指導:為減少孕產婦對分娩的焦慮和恐懼心理,應提供安靜、舒適、輕松的待產環境,指導產婦如何減輕宮縮帶來的痛苦,使產婦消除緊張情緒。及時報告產程進展情況,讓家屬陪伴,給予精神上的支持,使之順利度過分娩過程[2]。胎兒娩出后,把新生兒放在母親胸前進行第一次接觸、吸吮,建立母子感情,通過吸吮還可刺激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同時,為母乳喂養打下基礎。⑤產后的健康教育內容:護士應對產婦的身心進行評估,制訂相應的健康教育計劃。促進精神放松,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指導合理的飲食營養,進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飲料和湯汁。提供自我護理和新生兒護理知識,宣教母乳喂養知識,掌握并做到早吸吮、早接觸、早開奶,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教會新生兒的健康護理,正確指導產婦和家屬學會觀察新生兒的哭聲及大小便、臍部護理、嬰兒沐浴、黃疸的觀察。⑥出院時的健康指導:指導產婦合理搭配飲食、堅持母乳喂養,教會產后機體恢復的方法,給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計劃生育指導。告知嬰兒預防接種的時間、去處及產后檢查的時間。

討 論

自從本院實行健康教育以來新生兒窒息、產后出血及剖宮產率、產褥病率明顯下降。通過開設了孕婦課堂,利用集體座談和定期在產前,通過對孕婦進行孕前教育、入院教育、胎兒自我監護、產前及產時的身心護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孕產婦的認知水平,提高了母乳喂養的成功率,促進了新生兒的健康,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抑制不良社會風俗。改善了護患關系,護理人員素質得到提高,提高了圍產期的保健質量[3~5]。

參考文獻

1 鄭惠淑.淺析醫院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1998,13(7):22.

2 時紅梅,時麗.健康教育在產科實施的體會[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3,10(9):45.

篇2

關鍵詞:健康教育;護理;教育措施

Nursing Analysis of Gynec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HE Chun-ming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Nanchang 330009,Jiangxi,China)

Abstract: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law on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care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premarital examination,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maternal care,infant care provision,the hygiene,pointed out that women have the right to receive appropriate health care services,security through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medical personnel have the duty to provide couples with reproductive health baby the best chance of parenting self-care knowledge and science.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of human nature,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How to do a good job in health education,meet the needs of maternal and their families,health knowledge,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inatal care,improve maternal satisfaction.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Nursing;Experience

D科病種復雜,患者年齡跨度大,治療各異,康復時間長,在婦科責任制整體護理中需要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計劃,將健康教育納入患者住院全過程。我院婦科在責任制整體護理中采取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護理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是開展健康教育的基礎

1.1加強專業知識學習 不斷加深對責任制整體護理內涵的理解和專業知識的更新。醫德高尚、技術精湛、護理技能嫻熟、理論功底扎實、操作準確利落、舉止文明、談吐清晰,是開展健康教育的基本條件[1]。

1.2加強健康教育知識及技能訓練 針對婦科的病種、治療和護理方法、對疾病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及患者家庭狀況、年齡、個性特征、文化程度、嗜好、生活習慣等不同,確定健康教育用語,提高護士在健康教育實踐中的應變能力。

1.3制定婦科健康教育計劃 除開展一般健康教育外,在充分了解婦科患者對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礎上,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包括患者的飲食、陰道灌洗上藥、導尿管、引流管、鎮痛泵、皮膚等的護理,各類手術患者術前、術后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等[2-4]。

2 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主要根據患者及家屬文化程度、接受教育、溝通交流的能力采取集中教育和個體教育并用的形式進行。①講授法:采取集中或個別講授的方式(以個別方式為主),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婦科疾病特點及治療用藥、護理、康復、并發癥預防。②座談討論法:護士與患者一起就某個問題進行座談討論,護士起組織引導作用,增進護患關系。③演示法: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示范操作,如怎樣協助患者翻身、腰背部、下肢按摩從而達到預防褥瘡及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等。④書面法:將重要而又難以理解不易懂的問題制成圖文或表格形式,配以通俗易懂的宣傳卡或手冊,供患者及家屬閱讀,并指導患者有選擇地閱讀醫學科普讀物。

3 健康教育的實施

3.1入院教育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主動熱情的介紹病區環境、主管醫生、責任護士、人院須知、陪護與探視制度、個人衛生常識、合理膳食方法、各種檢查及化驗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項等,使患者及家屬盡快熟悉醫院環境,以最佳心態接受治療和護理。

3.2術前教育 護士在治療護理過程中,要主動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介紹成功案例,向患者講解術前術后配合治療護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緊張恐懼心理及急躁情緒。術前患者要做好腹部、會皮膚的準備,清潔臍部污垢,防止感染。肥皂水灌腸清潔腸道,防止術中、術后感染等并發癥。注意保暖防治感冒,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注意個人衛生。

3.3術后教育 告知患者術后6 h去枕平臥及禁食禁水的時間、目的。告知患者術后多有腹脹現象,24 h后喝些蘿卜湯,以促進腸蠕動,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飲食以增加營養減少腹脹,不要喝奶類、甜食、及豆類。根據病情需要保持。指導患者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方法并進行有效鍛煉,促進康復。

3.4出院教育 根據病情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重體力勞動。避免從事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動如:跳舞、久站等。為防止術后感染應禁性生活時間及來院復查時間[5-9]。

參考文獻:

[1]鄧熠煒.婦科護理中患者隱私權的保護[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98).

[2]英.常規護理聯合應急護理模式在預防婦科護理風險方面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03).

[3]丁玉梅.婦科護理中有效溝通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32).

[4]楊君.老年婦科患者20例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6(14).

[5]王雅娟.運用護理程序做好婦科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2(10).

[6]夏士艷,張洪艷,卜素芝.健康教育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滲透作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10).

[7]樊建卿.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5(25).

篇3

1重視健康體檢中心開展的婦科健康教育

實行婦科健康教育的主體是婦科醫生和護士,以前健康教育主要由護士來承擔,而護士群體中大部分是大中專學歷,知識結構不是很完善,專業知識受限。從技術層面上講,婦科醫生是健康教育的主力軍。21世紀的醫學是以促進人的健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為目標,醫生應該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視為己任[1]。提高健康教育的地位需要醫生護士的共同參與。

2了解體檢中心體檢人群的特點

體檢者的職業、年齡、生理、心理狀況、受教育程度層次參差不齊,前來參加體檢的人群具有較強的自我保健意識,對健康知識的需求較為強烈,對健康教育的依從性較好。

3健康教育的方式

以語言交流為主,配以文字、圖像、電化教育、集中健康講座和健康資訊的發送,讓參檢婦女了解常見婦科疾病發病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

4開展健康教育時段

4.1體檢前的健康教育

熱情接待健康體檢者,通過與體檢者交談了解其年齡、月經史、婚育史、既往史和家族史,向體檢者介紹婦科檢查及乳腺檢查的項目、注意事項及禁忌,婦女月經期間,應避免進行婦科檢查和尿液、大便標本的留取,要做宮頸涂片者,體檢前1d勿行、宮頸塞藥沖洗,妊娠或可疑妊娠的婦女禁止做X線檢查。介紹檢查醫生的資歷,消除檢查者的緊張和不信任心理。

4.2體檢時的健康教育

醫生在對體檢者實施檢查操作時,根據個體不同的健康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邊做邊講解,如乳腺檢查時告知乳腺自查時的正確手法。介紹疾病的名稱、發病原因、確診問題和治療問題,并宣傳注意休息、飲食、定期檢查等防病知識和健康行為方式。

4.3體檢后的健康教育

體檢后為體檢者建立婦科檢查檔案,并將由經驗豐富的醫生對體檢者的健康狀況做一個客觀的評價,對相關的疾病防治做宣傳,包括預防保健措施及建議。對體檢中發現重大可疑疾病者,建議進行進一步檢查和健康宣教,做好跟蹤服務,定期對其進行電話隨訪和健康教育。

5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

以“兩癌”的防治為主要內容?!皟砂保慈橄侔┖妥訉m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病率在我國呈上升和年輕化趨勢。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婦女的保健意識,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效地減少兩癌的病死率。

5.1乳腺癌的健康教育

5.1.1了解乳腺癌的發病因素

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2],在30歲內少見,45~50歲的發病率較高,絕經后發病率繼續上升,到70歲達到高峰,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①遺傳因素:家族聚集性,曾得過的患者再次發生的風險高于常人,直系親屬乳腺癌史,一級親屬有的風險高于常人的2~3倍;抑癌基因,如P53、BRCA1-2等發生突變會顯著增加乳腺癌發生的危險。②致病因素:月經情況。初潮早年齡小于12歲,絕經晚年齡大于54歲,絕經后出現肥胖或超重;女性從未懷孕或40歲以上未孕或第一胎足月產時大于35歲,其風險是正常人群的2~4倍;哺乳情況。哺乳時間不足半年;激素替代治療,避孕藥的作用。③乳腺良性疾病。④環境因素:農藥、電離的輻射等。⑤生活方式:習慣夜生活、高熱量、高脂肪、飲酒等。

5.1.2掌握乳腺自查知識

一看二摸三通過,洗澡前、睡覺前、月經完后2~3d,先舉手,后叉腰,然后左右仔細照,左摸右,右摸左,手指平移回腋窩。即月經來潮后第9~11天,觀察兩側的形狀、大小是否對稱,有無局部隆起或凹陷、皮膚有無發紅、水腫及橘皮樣改變,淺表靜脈是否擴張,乳暈是否有糜爛,有無內陷或溢液,采用手指掌面而不是指尖觸摸,不要雙手捏組織,否則會將捏到組織誤認為腫物。

5.1.3做到乳腺癌早期診斷

女性應從20歲開始每月進行1次乳腺自查,20~29歲的女性除規律的自查外,應每兩年在固定的??漆t生處進行乳腺臨床體檢1次,30歲以后每年進行1次檢查,35歲開始除乳腺自查外,半年到1年1次乳腺查體外,應做1次基礎的乳腺超聲檢查,40歲以后的女性最好每年做1次檢查。

5.2宮頸癌的健康教育

5.2.1了解宮頸癌的病因

宮頸癌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子宮頸癌高發的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不良的危險包括過早性生活、早婚早育、孕產次數多、口服避孕藥、營養不良、吸煙、社會經濟地位低下以及免疫因素、遺傳易感性等也與宮頸癌的發生相關。

5.2.2預防宮頸癌的措施

篇4

護理健康教育指導是通過對患者有計劃,有組織的健康知識教育,利用多種形式的宣傳途徑,使患者了解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治療用藥的注意事項等。指導患者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持和促進個體健康,促進疾病的恢復。以患者為中心,開展高水準的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對提高護理人員增進健康教育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更好的服務于患者,對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建立健康的意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何做好健康教育、滿足患者及家屬健康知識的需求、提高護理質量,已廣泛引起重視,現根據我院婦科病區實施健康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如下探討。

1臨床資料

1.1患者情況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手術患者1300例,年齡18-75歲,平均46.5歲,子宮肌瘤250例,占19%,子宮腺肌癥250例,占19%,功能障礙性子宮出血200例,占15%,卵巢囊腫250例,占19%,不孕癥150例,占12%,異位妊娠200例,占15%。

1.2收治患者文化程度分析共收治患者1300例,其中初中文化程度600例,占46%;高中(中專)文化程度350例,占27%;大學文化程度150例,占12%。文盲200例,占15%,少數民族占70%,漢族占30%,患者文化程度普偏低,要求護士更要有耐心向患者講解健康知識。

2健康教育形式

健康教育形式以尊重患者的文化習俗和隱私為重。主要通過①語言教育。語言教育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要求護理人員掌握語言交流技巧和交流時機,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患者接受教育。②書面文字教育。如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每月更換健康宣傳欄版面,每個病房都裝有婦科各種疾病健康教育方面書籍、圖片。③集體教育,定期開公休座談會就婦科常見病的防治進行講課,咨詢。④電化教育,采用電子顯示屏針對常見病、多發病、季節性流行病進行防病知識教育。

3婦科健康教育的內容

3.1入院教育入院教育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礎內容,其目的是使住院患者積極調整心態,盡快適應醫院環境,配合治療,促進康復。責任護士主動進行自我介紹,入院告知,醫院規章制度,向病人和家屬介紹管床醫生、護士長,呼叫鈴的使用等內容。向病人告知檢查的內容、檢查地方、檢查的目的、注意事項及檢查的時限,讓病人心中有數配合檢查,鼓勵患者和家屬表達自己的需要和顧忌,建立信賴關系,減輕患者住院陌生感或孤獨感。

3.2手術前的健康教育做好術前解釋工作,如飲食指導,衛生指導、術前注意事項等。指導患者術后基本活動方法:深呼吸,有效咳嗽,改變,床上大小便等。責任護士加強和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講解有關疾病知識,充分調動患者主動參與診療的意識和愿望,給予患者精神安慰,保持心情舒暢,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

3.3手術后的健康教育手術患者回到病房,?;颊唔樌瓿墒中g,細心觀察病情,用安慰和支持的方式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術后主要從飲食,功能鍛煉,個人衛生,留置尿管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指導,幫助患者平穩度過危險期,減輕病人術后疼痛,減少并發癥,盡早恢復。

3.3.1飲食指導術后6小時內禁食,6小時后給流質忌奶糖飲食,腸蠕動恢復后,改進半流質飲食,然后過渡到普食。飲食指導很重要,能吃能動術后恢復才更快,觀察患者進食后的反應。

3.3.2功能鍛煉健康教育功能鍛煉可分為早期臥床活動和早期起床活動。病人醒后、鼓勵作深呼吸、咳嗽、協助翻身、排背、活動四肢。血壓平穩后取半臥位,次日扶坐床沿。情況良好時,可進一步下床活動。先在室內緩步走動,酌情外出散步。病重體弱、有并發癥及限制活動的病人,均不能早期起床,但仍應堅持臥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恢復。

4出院時的健康指導

告知辦理出院的程序,出院后用藥觀察及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合理搭配飲食、注意休息、衛生,給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計劃生育指導,交代復診時間,并發放醫患聯系卡方便咨詢。要求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行為。

5健康教育量化考核評價體系的建立

成立院科兩級健康教育質控組織,實施院科兩級質量考核評價,護理部每月全面考核1次,考核的方法:①科室成立護理質控小組,每天檢查詢問健康教育落實情況。②護士長定期召開患者座談會、個別訪談等評估科室健康教育開展情況。③不同科室護士長每月交叉檢查健康教育落實情況,及采用問卷調查形式考評。④大科護士長每月抽查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掌握情況。

6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6.1提高了患者的認知水平促進患者心理健康,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如術后腸脹氣明顯減少。

篇5

關鍵詞:健康教育;婦產科;護理效果

由于婦產科病患的特殊性,當她們患有疾病時,容易出現失落、傷感等情緒,需要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病患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宣講,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者的服務質量和人文關懷水平。

1健康教育應該圍繞病患從入院到出院的整個過程

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中,健康教育只注重患者在醫院治療期間的宣教,忽視了病患剛入院時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工作。為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需要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努力,提高病患從入院到出院整個流程中的服務質量。從病人入院開始,主管護士應主動接待,介紹病區的分布情況,對于病患需要做的檢查,及時耐心地告知檢查地點、檢查項目以及檢查目的,監督患者按時服藥,解釋和交代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指導患者不要因為身體不適而過度緊張,同時在飲食上要指導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院期間多開窗通風,保持樂觀積極的治療態度。健康教育的方式不應拘泥于簡單的院內溝通,在信息高速傳播的今天,可以通過官方賬號以及微信公眾號大力推廣和傳播與婦產科疾病相關的醫學常識,指導其學會在官網上掛號、找專家、開藥、查詢報告等功能。官網上應經常請專業人士編寫一些常見疾病的介紹文章,讓大家正確認識疾病,了解相關癥狀及防護措施等[1]。病人出院后,要及時做好隨訪工作??梢越o病患做一份有對針性的計劃表,列舉術后出院的注意事項,如傷口的護理、飲食的注意事項、運動項目等,讓患者認真閱讀并執行,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及時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在計劃表的下端要留下醫院的電話號碼,方便病患出院后及時向醫生咨詢。

2健康教育在孕產婦護理中的應用

優生優育是我國目前大力推廣的生育政策。妊娠期對于一個女人至關重要,所以妊娠期婦女到醫院檢查期間,醫院要做好相關的科普知識普及以及相關的保健知識指導。對于妊娠期婦女,醫院要定期開展孕婦課堂、發放聽課卡、邀請專家定期舉行健康講座,可以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傳播簡單易懂的孕期保健知識。對于不能來醫院參加講座的孕婦,要發放健康教育資料,指導其網上學習孕期保健知識,告知孕產婦孕前各項檢查的重要性,以及各項檢測的目的,每一項檢查的時間、內容等。告知其胎兒每個月齡會具備的能力,鼓勵孕婦對胎兒進行胎教,介紹與胎教相關的知識和方法,讓孕婦在孕期重視胎教的價值,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胎教,促進胎兒健康地生長發育[2]。孕期是一個女性激素水平變化較大的階段,容易引起產前憂郁等癥狀,所以在門診咨詢期間,醫生要隨時關注妊娠期孕婦的精神狀態和心理變化[3]。對于產褥期的婦女,要開展營養指導和保健教育,讓她們了解正常分娩以及剖腹產的相關知識,指導其生產指征以及術后的注意事項,使其在選擇生產方式時,更可能地選擇與自身情況相符合的方式[4]。要給孕婦講解自然分娩的特點,讓孕婦及時掌握生產要點,緩解產前焦慮、恐慌和不安等情緒。加強產婦在生產前的心理護理工作。產婦進入待產室以后,應安排責任護士陪伴,并進行相關的健康指導,如指導她們如何調整呼吸,如何降低宮縮引起的疼痛,同時要不斷地給予產婦以信心,促進產婦的順利分娩[5]。產婦生產后,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健康教育計劃,指導產婦和家屬學會密切觀察新生兒的大小便情況,講解一些新生兒預防接種事項。在傳統的“坐月子”習俗中,有很多陳舊的觀念,如把尿、定時哺乳、綁腿、睡頭型等,都是一些不科學的方法。護士要及時告知照顧者正確的方法和護理要點,安排新生兒按需哺乳,使產婦了解科學合理的飲食要點,促進產后傷口及體能的恢復,促進產婦泌乳,做到早吸吮,早接觸,早開奶,確保母乳喂養及時順利地進行[6]。向產婦及家屬介紹母乳喂養的重要意義及作用,指導產婦準確掌握喂奶姿勢、換尿布等,向產婦介紹嬰兒撫觸和嬰兒游泳等科學的育兒方法。輔導家屬關于產后抑郁的相關知識,讓家屬時刻關注產婦產后的精神狀態,及時疏導產婦的不良情緒,避免產后抑郁的發生[7]。

3健康教育在婦科手術病患中的應用

要加強對手術前后婦科病患的心理疏導,緩解她們因緊張而帶來的不適。患者安排好手術日期后,主管護士就要提前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護士要用自己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幫助患者建立信心,同時建立護患信任關系[8-10]。對于術前要做的準備,比如空腹抽血檢查、灌腸等醫療操作,護士要及時向患者作出解釋,告知患者此項檢查的目的和方法,使患者充分了解并積極配合[11-13]。對于術后臥床的患者,應遵醫囑及時告訴家屬是禁食或流質飲食等,指導并協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等。對于有留置管的患者應及時記錄出入量、顏色、味道、性狀。對于恢復期的患者,要指導其建立科學正確的生活習慣,在生活和工作中學會適當放松自己,不要有太多的心理壓力,飲食上葷素搭配,適量運動等[14]。

4小結

做好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宣傳,疏導患者的緊張不適狀態,使患者對自身所患的疾病有所了解,建立積極應對疾患的心態。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陳舊的生活觀念,達到治愈疾病,促進身心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的方式應該多種多樣,可以在患者及家屬中做普及一些疾病自查的手段和方法,這樣既達到了宣傳的目的,又提高了她們對疾病的認知度。

參考文獻:

[1]李惠英.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探討[J].心理月刊,2020,15(04):99.

[2]高雪.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02):2-4.

[3]吳燕.研究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02):107-108.

[4]張冬梅.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1):133.

[5]李慧芳.淺析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7):221,226.

[6]樊雪芹.婦產科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4):291.

[7]孫文玉.健康教育對婦產科護理效果及孕產婦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6(07):143-144.

[8]李秀艷.婦產科護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08):106-107.

[9]鄭靜文.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意義探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09):1246-1247.

[10]王娟,李志麗.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06):170-171.

[11]吳靖.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護理模式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5):216.

[12]林紅.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22):206-207.

篇6

【關鍵詞】婦科;化療;癥狀體驗;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437-02

近年來,由于環境變化及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婦科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威脅女性健康及生命[1]。隨著現代醫療技術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化學療法(化療)逐漸得到廣泛使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長。而長時間、多周期、反復住院接受化療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時,也會給患者帶來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應激因素,使患者經歷多種與疾病本身及化療相關痛苦的癥狀體驗[2,3]?;颊邔膊∠嚓P知識的缺乏會影響患者對疾病及治療副作用的認知,健康教育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直接影響癌癥幸存者的生存質量[4]。國內有關婦科化療患者健康需求報道較少,若僅憑臨床護理人員的經驗及直覺來護理患者,無法很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為了解婦科化療患者癥狀體驗與健康教育需求的狀況及關系,本研究對200例婦科化療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調查對象及方法

1.1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某市婦科病房住院化療的患者。納入標準:(1)病理報告確診為婦科惡性腫瘤且正在接受化療者;(2)年齡≥18歲;③愿意配合完成調查問卷者。排除標準:(1)不知曉自己病情者;(2)存在溝通障礙,經解釋后對量表填寫方法及內容仍無法理解者。

1.2調查問卷

1.2.1一般資料調查表

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病程、疾病類型、BMI值、是否從醫務人員那里得到過有關疾病化療的健康宣教、是否需要健康宣教等。

1.2.2中文版記憶癥狀評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5]

由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研制,為目前國際上最常用的評估患者癥狀體驗的量表,從癥狀的發生率、癥狀出現的頻繁程度、嚴重程度多方面評估患者的癥狀體驗。包括心理癥狀、生理癥狀、總困擾指數(GDI)、MSAS總分4個維度共32個條目,其中24個條目的得分為該癥狀頻繁程度、困擾程度、嚴重程度的平均值,8個條目的得分為該癥狀困擾程度、嚴重程度的平均值。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癥狀體驗越嚴重。

1.2.3健康教育需求量表

由研究者查閱相關文獻后自行設計,經咨詢相關專家并預調查后形成最終問卷。包括對化療方案及效果、化療不良反應及預防方法、希望獲取健康教育知識方式等。本研究測得該問卷Cronbach’α系數為0.825。

1.3資料收集

經醫院科室同意后,遵循患者自愿原則,采用統一指導語指導患者填寫問卷。所有問卷經調查者檢查、糾正后當場收回,保證所收集資料的客觀、真實性。本研究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有效198份,有效率99.00%。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百分比進行統計描述,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選取P

2 結果

2.1一般情況

年齡(39.78±14.28)歲,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上居多(56.68%);腫瘤分期Ⅰ期占46例(23.23%),Ⅱ期52例(26.26%),Ⅲ期100例(50.51%);1~3化療療程40例(20.20%),4~6療程65例(32.83%),7~10療程48例(24.24%),>10療程45例(22.73%);BMI

2.2患者癥狀體驗得分狀況

本次調查中,患者癥狀體驗各維度得分均處于較高水平,MSAS總分為(1.96±0.74)分。見表1。

3 討論

篇7

資料與方法

選擇婦科腫瘤術后患者98例,年齡35~66歲,臨床行病理確診符合婦科腫瘤判定標準,子宮肌瘤25例,卵巢囊腫48例,宮頸癌25例。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9人。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方法:①心理護理:手術前術后均進行心理護理。術前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根據患者的年齡,知識層次及患者對疾病與手術的了解程度進行有針對性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憂慮和恐懼,增強手術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盡可能達到好的手術效果,術后重點加強患者對康復的信心,使患者配合康復護理,盡早出院。②在護理過程中,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家屬意見,選擇是否將病情嚴重程度通知患者,并注意在交談中做好保密性,以防患者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療。對于臨床上出現心理緊張、焦躁的患者,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通過心與心的交流,盡快安定患者情緒,給患者支持、希望和鼓勵,使其消極心理轉變。心理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要能夠以最有效的方式達到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同時能夠容忍患者的一些不動聽語言,能夠微笑面對患者及家屬、維護良好的醫患關系。因臨床患婦科腫瘤的老年患者較多,而老年患者反應遲鈍,語言理解力下降,需要反復、耐心地進行解釋,就更要求護理人員細心、耐心、勤快,不怕麻煩全面照顧到老年患者的習慣。③健康教育:自制健康教育手冊,保證不泄露患者病情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的介紹與婦科腫瘤相適應的保健方法,內容包括日常飲食、營養運動、睡眠、生活,強調心情舒暢對預后的影響,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增強臨床康復療效同時鼓勵家屬,好友經常探視和陪護患者,給患者情感支持從而提高康復信心。

結 果

通過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的患者,住院期間,在情緒配合治療,術后并發癥等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取得滿意效果。

篇8

[關鍵詞] 產后;性健康;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 R7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3(c)-113-01

婦女產后健康的性生活是生殖健康的重要部分。目前,產后性保健尚未得到廣大婦女和醫務人員的重視,性健康教育的服務很少[1]。為了解分娩對婦女產后性生活的影響以及產后性問題的發生情況,加強產后性健康保健服務,筆者對本院260例正常初產婦產后性生活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正常分娩的活胎初產婦26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活胎初產婦,年齡21~42歲,平均25歲,均為正常產側切產婦。

1.2 研究方法

在260例初產婦中隨機抽取130例對其進行產后性健康宣教,開展產后性保健的調查咨詢服務工作。另外130例不進行產后性健康宣教。后采用問診、發放調查問卷、電話回訪進行調查。后分析處理,建檔保存資料。

2 結果

2.1 產后性生活恢復情況

260例初產婦,配合調查的占95%(247/260),不愿配合的占5%。產后6個月恢復性生活的占95.95%(237/247)。

2.2 性問題情況

產前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較,產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產后6個月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2。

3 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產后性問題很常見。產后性健康教育及其重要。對產婦進行性生活、性保健咨詢隨訪,使產婦更重視性生活質量,充分認識到科學的性生活的重要性,進而極大地降低了產后性問題的發生率。

受傳統文化習俗的影響,產后有性問題的婦女,很少主動尋求醫治,這說明由于社會環境、封建意識以及不恰當的性觀念、性教育,使婦女對性生活常有錯誤的觀念,或沒有認識到性生活對婚姻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性健康教育亟待加強[2-3]。醫務人員有必要在產后向產婦提供性健康教育服務,讓產婦了解產后性問題主要類型、原因及處理方法,對夫妻雙方進行指導,增加健康教育內容,如產后恢復的時間、注意事項及可能遇到的問題,產后生理變化、內分泌系統的變化、環境、社會、家庭因素對產婦身心健康的影響,開展產后性心理咨詢,鼓勵婦女在產后向醫務人員報告其存在的性問題,并積極配合治療,幫助他們提高性生活質量。

世界衛生組織對生殖健康的定義中,強調了性健康即人們應當享受負責、滿意和安全的性生活,所以產后有關性健康的問題呈高發生率,應該得到關注[4]。產后性問題的高發生率提示要重視產后性健康教育這一婦科領域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項目,是目前提高廣大婦女產后性生活質量的緊迫任務。

[參考文獻]

[1]黃人健,田力.護士手冊[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390.

[2]郭蓬春,林明理.障礙婦女心理衛生[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9,15(1):10.

[3]王淑貞.實用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865.

篇9

1.1實施背景

我院是一所大學附屬的三級甲等??漆t院,目前共有5個婦科病房,250張病床,鑒于場地及??铺攸c,日間手術采用“分散收、分散治”的病房管理。全院2014年完成2445臺日間手術,2015年完成3840臺日間手術,2016的日間手術量已近6000臺,日間手術量明顯上升。開展規范化管理的某病區年平均完成日間手術800臺,手術種類包括宮腔鏡診斷及電切術、宮頸息肉切除、宮頸粘連分解術、分段診刮、清宮、部分婦科腹腔鏡手術等。日間手術患者出入院按照普通擇期手術患者的出入院流程、圍手術期護理、健康宣教、出院隨訪進行管理。

1.2實施方法

自2017年1月始,對婦科日間手術患者實施分散式日間手術病房規范化護理管理,具體如下。1.2.1優化出入院流程簡化出入院流程以縮短辦理出入院手續的時間,并將流程標準化。①出入院處開設日間手術患者專用窗口,取消原出入院辦理的時間限制,如日間手術結束較晚時無需等待次日結賬,17:00后的出院手續可至急診收費處辦理。②取消醫院原送病史至出院處核賬環節,由手術室實時記賬、核賬。1.2.2規范病區日間護理管理在病區內設立日間護理小組,制訂日間手術病房護士崗位職責,形成日間圍手術期護理規范。使日間手術床位相對固定,并培養日間護理專員,由專人負責日間手術患者從入院至出院的全程護理。1.2.3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①布置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為患者短時住院創造良好環境。開辟“溫馨溝通角”,書架上放置健康教育手冊、報刊、雜志等,營造輕松的氛圍,讓等待不再枯燥、漫長。②將出入院流程圖張貼在病房醒目的位置,方便日間手術患者了解出入院辦理程序。③在日間病房的醒目位置張貼日間手術相關信息,便于患者了解,促其盡早進入患者角色。1.2.4簡化病史記錄流程推進信息化管理,簡化護理病史書寫,手術患者實行電子文件書寫。我科與信息科合作開發了無紙化健康教育、住院須知簽名,取消手寫記錄,運用移動護理終端在床旁完成所有信息的采集;為日間手術患者建立簡化的、符合日間手術特點的護理病史,使護理病史記錄方便快捷。在日間手術患者床頭、病區患者一覽表、移動護理終端、檢查單上設置醒目的標記,提高日間病房的識別度、加快醫護工作進程。1.2.5豐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內涵開展多點、多形式、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對術前、術中、術后健康教育內容進一步細化,使患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疾病相關知識,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①在門診,通過手機微信“搖一搖”呈現日間手術相關須知,使日間手術的健康教育關口前移。設計并發放“日間手術診療須知”,形成規范化流程,便于實施與管理,使患者等待不再茫然。②在病房內設立“溫馨溝通角”“休憩角”,為護患集中或個別交流創造條件;印制并發放術前、術后健康教育指導資料,制作并發放個性化出院健康手冊,結合宣教視頻播放,便于患者隨時了解疾病知識;通過醫院微信平臺的康復助手公眾號推送健康教育相關內容。③患者出院前進行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評價內容突出日間手術及康復特色,主要了解患者對術后早期回家并發癥的觀察、預防及處理的了解情況,對異常狀況的識別,緊急聯系方式,對用藥、飲食、隨訪等知識的掌握程度等,以便護理人員及時了解并糾正、補充,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做好自我護理。1.2.6開展出院延續護理制訂日間手術患者隨訪制度?;颊叱鲈汉?~3d予以電話隨訪和基于微信平臺的健康教育信息推送及反饋。護士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對術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術后飲食、用藥、運動等進行強化指導。隨訪中如發現患者有異常情況(如異常出血、異常腹痛等)應指導其及時就醫,以免病情惡化。利用微信、APP等多種渠道聯系指導患者。通過建立微信群與出院患者保持聯系,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幫助患者掃碼加入“好大夫”,使其與主診醫師保持聯系。

2實施效果評價

2.1評價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我院婦科某病區2016年9—12月收治的150例日間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以2017年1—4月實施規范化管理后該病區收治的150例日間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意識清楚,可正常溝通;③所有患者均符合日間手術指征。排除標準:有精神障礙、意識障礙者;合并嚴重的心、腦、肺等器官疾病者。納入患者均為女性,對照組150例患者年齡29~67歲,平均年齡(38.89±2.38)歲;其中,行宮腔鏡手術者139例,刮宮術治療6例,外陰局部手術1例,陰道病灶切除術3例,LEEP術(超高頻電波刀,利普刀)1例。觀察組150患者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37.84±2.36)歲;行宮腔鏡手術者138例,刮宮術治療6例,外陰局部手術3例,陰道病灶切除術2例,輸尿管支架取出術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出入院辦理時間、自我管理知識要點掌握率及住院滿意度。①出入院辦理時間。統計3個環節用時之和,包括入院辦理時間(從患者至病房醫師辦公室取住院卡至信息系統顯示患者實際入院所用時間)、病房填寫錄入病例資料時間(由日間病房護士專人記錄)和出院結賬辦理時間(從護士通知患者出院至系統顯示患者實際出院結賬所用時間);②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掌握情況。采用我院自制“健康教育效果評價表”對日間手術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測評。評價內容包括出院帶藥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項,術后傷口自我照護,性生活和避孕方面的知識,自我觀察重點和隨訪時間,飲食、活動和康復鍛煉方法5個方面,由護士長或高年資責任護士評價,效果分為掌握、熟悉、了解、不知曉和未接觸,以患者掌握為合格,掌握人數除以總調查人數得出掌握率,如患者未接觸此項目則在總人數中減去未接觸人數。③日間手術患者住院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責任護士滿意度調查表”對日間手術患者進行滿意度測評,該調查表共21個條目,包括護理服務(6條目)、操作技術(5條目)、健康指導(5條目)和病房管理(5條目)4個部分,患者對每個條目的評價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5個等級,每份問卷患者滿意度得分計算方法為:(滿意條目數×100+較滿意條目數×80+一般條目數×60+不滿意條目數×40+很不滿意條目數×20)/21。

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構成比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形成標準化日間手術患者出入院流程之前,日間手術患者辦理出入院需涉及5個部門,包括病理科、手術室、出入院處、后勤運送處和病房,實施規范化管理后將其縮減為3個部門(手術室、出入院處及病房)。流程優化后,患者不需再等待病理科批量確定標本,病理科會根據日間手術標記進行優先確認,基本可做到與手術同步。流程優化后,日間手術患者醫囑及賬目核記改由病房主班護士完成,不需等待外勤將病例送至出院處核記,病房審核完成后直接電話告知出院處,患者即可辦理出院流程。(掃描文末二維碼可了解改進前后患者出入院流程圖)。

3.2兩組患者出入院辦理時間及住院滿意度得分比較。

3.3兩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要點掌握率比較。

4討論

4.1日間手術管理現狀及改進的必要性

日間手術在我國實施時間較短,且在相關工作剛開展時,醫院通常對于日間手術病房采用與普通病房相同的管理模式,致使難以體現日間手術的優勢,患者就診體驗較差,住院滿意度低。因此優化日間手術護理管理模式極為重要[8-12]。當前在國家大力推行下,日間手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13]。在目前的3種日間病房管理模式中,郭永瑾等[14]研究指出,上海市級日間手術發展的適宜模式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并強調分散性管理具有對硬件和規模要求不高、開展靈活等優點,可作為集中管理的有效補充。分散式婦科日間手術病房管理強調形散神不散,實行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以患者為中心,為其提供全面、全程、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目前國內針對分散式日間手術病房護理管理的研究和文獻相對較少。我院作為一家婦產科??漆t院,日間手術量逐年上升,但鑒于專科及場地的局限,尚未建立日間手術中心,因此急需一個優化的服務流程與之匹配,使日間手術能順利開展,并達到最佳服務效果。

4.2分散式婦科日間手術病房管理模式的實施效果

本研究嘗試構建分散式婦科日間手術病房管理模式,通過調整、優化流程,加強各部門配合,減少不必要環節,形成了標準化的日間手術患者管理流程,顯著縮短了患者出入院辦理用時(P<0.05)。日間手術患者采用分散收治、集中管理模式,通過開發專門的日間手術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化、實時化、系統化的管理,逐步形成分散式日間手術管理規范。通過制訂常規,完善并豐富了健康宣教途徑和內容,在提高護士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患者自我觀察和護理的能力,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滿意度,達到“高質、高效、低成本、人性化”醫療服務的要求,使有限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實現醫、患、院三方共贏。這一實踐尤其對于尚未設立集中獨立的日間手術治療中心的專科醫院提供了一定借鑒。

篇10

關鍵詞:社區;婦女;婦科?。惑w檢

中圖分類號:R7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2-4208(2012)06-0042-02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了解婦女健康狀況,切實貫徹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旨在了解35~59歲社區婦女的婦科疾病情況,為社區婦女人群的健康教育及相關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取在撫州市黃巢社區衛生服務站體檢的35~59歲的所有婦女人群,共390名。平均年齡(44.8±6.5)歲。

1.2調查方法 檢查外陰/陰道、宮頸、乳腺,檢驗白帶、宮頸防癌涂片,同時調查年齡、既往史等內容。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婦科檢查情況 該社區35~59歲受檢婦女共390名,平均(44.8±6.5)歲。患婦科疾病者264例,患病率為67.7%。白帶常規檢查陽性者217例(55.6%);乳腺疾病者4例;宮頸防癌涂片檢出5例,提示宮頸癌的可能,但需進一步檢查以確診;宮頸疾病者167例(42.8%),其中宮頸糜爛者最多,為102例(占61.1%);其次為宮頸肥大者44例,占26.3%(表1)。另外,有部分人同時患有多種婦科疾病,合并有2種以上類型宮頸問題者35例,發生率9.0%。占宮頸疾病者的21.0%。

2.2年齡與婦科疾病的關系 將所有體檢婦女分為35~44歲及45~59歲兩個年齡段,各195例。結果發現,35~44歲組婦女的宮頸疾病、宮頸息肉的患病率明顯高于45~59歲組,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及納氏囊腫的患病率也更高,但無統計學差異。然而,宮頸防癌涂片異常、乳腺疾病的發生率在45~59歲組更高。(表2)

3 討論

婦科病是嚴重威脅婦女人群生殖健康的主要問題。該社區390例婦女人群中,婦科病患病率為67.7%。與趙愛真等得出的64.61%相差不大。宮頸糜爛是婦女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病理表現,為婦女常見病、多發病。該社區婦女的宮頸疾病者中,宮頸糜爛者占61.1%。宮頸糜爛是一種好發于育齡婦女的宮頸疾病,是慢性子宮頸炎最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形式,占婦科門診病人的首位。宮頸糜爛也是宮頸癌發病的主要誘發因素。順產或人流引產損傷宮頸,致使細菌入侵會增加宮頸糜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