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稅收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4 03:57: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個體稅收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一、農村稅收征管中的問題1、點多面廣,管戶分散、稅源稀少。以某某市遠郊壇洛、金陵兩稅所為例,目前主要負責個體稅收征管。轄區范圍包括富庶、金陵、那龍、雙定等6個鄉鎮及金光農場,方圓七、八十公里。管戶1008戶,集中在6個鎮上的個體戶為787戶,另外的221戶分散在65個村、370多個自然坡中。納稅戶數起來不少,但由于遠郊農村經濟不發達,流動人口少,農民收入較少,消費水平低,所以在農村或者鄉鎮上的個體戶,經營品種不少,卻多為一些低檔的日用品,經營額也不大,所以農村稅所的稅收收入相對較少。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全部在分局的辦稅廳申報后,遠郊兩個稅所每年征收的稅款不足300萬元。即使是固定戶,最多的每月繳納也只有1020元,而最少的,每月僅達到起征點48元。集市上的一些臨時攤點,每次僅能征收10元5元。
2、經營方式繁多,稅源不穩,征管工作困難。農村的個體小食雜店、小酒坊、小磚
3、個體經營者納稅意識普遍較低,抵觸情緒較大。鄉鎮的個體經營者,很多農商兼營,每年少不了要交公糧、農林特產稅,還有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防洪費等,所以較多地感受稅收“取之于民”,但由于鄉鎮的公共設施不多,沒有公園、沒有電影院,道路多數還是沆沆洼洼的泥巴路,小孩讀書要自己交錢,能讓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稅收“用之于民”的幾乎沒有,所以對稅收的沒有什么感情,一部分業戶無證經營,交稅也就十分勉強,能少則少,能逃則逃。如在屬地征收的原則下,一些跨地域經營的個體戶就鉆空子,向主管稅所申報停業后,跑到主管稅所范圍外的圩場繼續經營;或一證多攤,逃避稅務檢查;一些納稅戶甚至以“地頭蛇”自居,聚眾阻撓稅務機關依法征稅。
4、“以票管稅”失去效力。在農村,由于經濟比較落后,消費能力低,農民消費多以自用型消費為主,除購買一些價值較高的家電商品外,基本上不索取發票,分散在各村莊的經銷店根本就沒有申領過發票。另外,鄉鎮個體經營者文化素質比較低,建帳建制更無法施行,所以只能根據調查結果核定征稅?!耙云惫芏悺睙o法通行。
5、稅務人員分散,素質較低,管理難度大。我市遠郊兩個稅所目前有干部職工23名,其中所部占了13人,其余的每個鄉鎮僅配備1-2名稅務人員,有的征收處甚至只配1名稅務人員。而且,在23名稅務人員中,助征員就有8名,占總人數的35%。這些助征員多是早年為照顧一些老稅干而招聘的。這些助征員基本上只有高中甚至是初中學歷,不管是思想政治素質或是專業知識都相對較低。由于鄉鎮稅收分布廣,除固定納稅戶上門交稅外,其余的流動、零散戶還只能靠上門收,人不到,收不上。在出門收稅路遠難行,費用成本較大,經費包干,個人征稅路費無法補貼的情況下,為節約開支,稅務人員下業戶檢查收稅的次數自然也少下來。另外,由于鄉鎮生活相對單調,干部思想容易波動,而征收處又遠離所部,管理上難以到位。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無非
一、農村稅收征管中的問題
1、點多面廣,管戶分散、稅源稀少。以某某市遠郊壇洛、金陵兩稅所為例,目前主要負責個體稅收征管。轄區范圍包括富庶、金陵、那龍、雙定等6個鄉鎮及金光農場,方圓七、八十公里。管戶1008戶,集中在6個鎮上的個體戶為787戶,另外的221戶分散在65個村、370多個自然坡中。
納稅戶數起來不少,但由于遠郊農村經濟不發達,流動人口少,農民收入較少,消費水平低,所以在農村或者鄉鎮上的個體戶,經營品種不少,卻多為一些低檔的日用品,經營額也不大,所以農村稅所的稅收收入相對較少。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全部在分局的辦稅廳申報后,遠郊兩個稅所每年征收的稅款不足300萬元。即使是固定戶,最多的每月繳納也只有1020元,而最少的,每月僅達到起征點48元。集市上的一些臨時攤點,每次僅能征收10元5元。
2、經營方式繁多,稅源不穩,征管工作困難。農村的個體小食雜店、小酒坊、小磚咭?、砂尝私云濓勦销售点等睓柏开花塹木絞餃幢冉隙撈?,如村庄里的叶\б禱е饕故且耘┮滴鰨滋旃孛磐獬齦閂┮擔繽砜渙礁魴∈鋇拿擰K拔袢嗽鄙廈耪魎巴員彰鷗6磽庖徊糠志梢隆⑿“倩醯牧鞫擼┧笥詡父魷繒蚣?,哪冷u貰淄睦鋦稀2糠忠禱Э縊八角鞫統魷至送荒傷盎婕傲礁鏨踔糧嗨八惱鞴芪侍狻H綣揮信浜閑骱謎鞴芄ぷ鰨獠糠炙霸醇菀姿嬉禱У牧鞫魘А?SPANlang=EN-US>
國稅局個體稅收管理調研報告
困難具體表現:
一、管轄地域大了,稅收管理人員少了
就我單位來講,現管轄七個鄉、鎮和管理區,包括一個縣城、六個鄉鎮主要街道、303個自然村,人口24萬,最遠的納稅人離分局有100多里,原有五個稅務所進行管理,20*年后裁并為一個分局,個體稅收管理員5名,平均年齡為48歲,每人都在管理1-2個鄉鎮的個體稅收,管理的難度可想而知。
二、個體經濟成分的復雜性增加稅收管理的難度
在個體經濟中,稅收直接參與經營者的利潤分配,尤其是農村的個體稅收,經營者本身的文化素質不高,個別的還對稅收管理產生敵視心里,解決個體稅收管理的問題急需增強對個體稅收的關注以及財力物力的保證,原來由一個稅務所管轄的稅收,現在讓一個稅收管理員來解決,他做得到嗎?
從傳統的稅收管理資源分配方式看:業務好、年輕的管理一般納稅人,差一點的管理小規模的企業,業務差的、年齡大的管理個體稅收。我從稅17年,上上下下召開的各種培訓會、輔導會、交流會,從來沒有聽說過召開個體稅收管理交流會,所以個體稅收管理員的綜合素質和應對個體納稅人的能力急待加強。
個體稅收管理精細化分析論文
隨著個體稅收定額起征點調整及下崗職工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相繼出臺,個體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2005年底,全國個體私營業達到2463.9萬戶,就業人數達10724.6萬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20.7萬人,接納高校畢業生就業35.6萬人??偖a值達到9805.5億元,銷售總額26239.6億元,占全國商品銷售總額的16%.全國個體工商戶繳納各項工商稅收1385.7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4.6%。強有力地緩解了就業壓力,促進了社會生產和市場繁榮。黨中央國務院一向給予高度關注,視為安定社會的穩壓器、解壓閥。但是個體私營業的蓬勃發展也給稅收征管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國家稅務機關如何做到征管有序保障有力,是當前急待解決的課題。筆者認為:以計算機管理為依托,以稅控為手段,以全面提高個稅征管質量和執法水平為目標,融崗責體系、操作規程、業務考核、責任追究為一體,實現管理、控制、預防三者有機結合的精細化管理體系,業以成為時代要求。
一、個體稅收精細化管理的方法與途徑
1、以信息技術為載體,促進個體稅收管理手段精細化。近幾年來,各級稅務機關運用金稅工程、ctais工程實行電子辦稅,切身感受到電子辦稅是國家稅收實現公平正義、便捷高效的最佳載體,是稅收管理精細化的依托。對個體稅收管理尤為顯得重要。由于財力與技術受限,計算機配備、網絡、數據通信建設目前還處在“饑餓”狀態。實踐證明,推行個體稅收精細化管理,將信息技術引入稅源監控。首先要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提高稅收工作效率和水平,開發、推廣、使用統一、高效的稅收征管軟件;其次要加快建立同工商、地稅、公安等部門的信息交換,擴大信息采集渠道,豐富信息采集資源,并確保采集數據的完整性、有效性和數據結構的合理性。同時要優化個體稅收監控管理工作流程和監控分析方法,逐步提升監控管理層次,擴大監控視野。對此,稅務機關一要按需向個體稅收征管崗位配備計算機及其相關的設備,完善網絡、保障數據通信。實現操作層和管理層的數據連接。二要改進個體稅收業務操作軟件,在征管信息系統軟件中針對個體稅收管理特點設置涵蓋戶籍管理、稅源管理、征收管理、日常管理、稽查查補、統計查詢、數據采集、監控管理、績效考評等多個模塊,通過參數化控制做到集中管理,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三要建立個體稅收電子辦稅平臺,為個體業戶納稅申報、涉稅管理提供網上服務,也為采集數據提供更多的捷徑。四要在征管信息系統軟件中開發個體稅收精細化管理電子監管與自動考評功能,對各崗位、各責任人的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工作要求、時效要求等進行全程跟蹤,實行動態管理,考評結果自動生成。五強化稅控手段,對個體納稅人全面推行使用稅控機經營。著力開發功能配套軟件使之與金稅工程、ctais工程掛接暢通,實現精煉、集成、高效的電子稅務。
2、健全個體稅收征管崗責體系,促進評價考核精細化。按照職責分明、責權統一、監督制約的原則,認真制定個體稅收征收、管理、稽查、政策法規各部門相關人員的職責。一是對機關稅政管理和征管法規部門及基層征管查單位、個人,都要按質量認證標準制定工作職責,使職責細化、準確、明了、全面。解決好每個單位、每個人在執行處理個體稅收征管業務時“要干什么”這一問題。二是對執法質量設計量化考評辦法,促進個體稅收征管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高,解決“干得如何”這一問題。三是對個體稅收征管不稱職、失職行為設計可操作性責任追究辦法,解決“干不好怎么辦”的問題。為保證崗責體系順暢運行,要認真設計好個體稅收征管業務流程、工作規程、考核辦法。職責的內涵應體現權、責、利相結合,崗責、酬薪細則要明晰。還應加大考評力度和獎優罰劣、獎勤罰懶、責任追究的力度。
3、實行個體業戶分類管理,促進管理對象精細化。就是針對不同情況的個體納稅人實施不同的管理。也就是對個體納稅人按稅源大小、行業特點、經營方式結合《納稅信譽等級制度》采取不同的征管查辦法分級、分類管理。在發票控管、征收方式、稅源監控、稅管辦法、納稅檢查、納稅服務等方面予以區別對待。這樣稅務部門既能集中精力解決重點工作、突破難點問題,提高對重點稅源、重點納稅戶的稅源監控力度,提升個體稅收征管查水平,又能促進個體業戶誠信納稅、依法辦稅氛圍的形成。但是要做好分類管理這項工作,組織方式和操作方法非常重要。國地稅要加強協作、設定指標、分稅監控、日??己?,實現優化管理的目標。
4、業務重組、優化整合,促進個體稅收管理內容精細化。當前稅務機關應切實將以業務重組流程再造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按照簡化辦稅程序、優化資源配置、下放審批權限、提高辦事效率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個體稅收業務整合再造,變以職能劃分的結構設置為以流程為導向的業務結構設置,初步建立“一窗到位的服務、一站到底的流程”的個體稅收征管新體系。
個體經營稅收管理探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問題與對策
論文摘要:本文著重分析了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及稅收管理的現狀,特別是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利影響,并從改革稅制、嚴格執法、優化環境、完善金融結算制度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加強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的對策。
當前,研究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對于促進地區經濟健康發展和提高稅收收人占GDP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實際調查情況看,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管理還有一些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問題,需要深人研究解決。
1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及其稅收現狀
1.1個體私營經濟現狀分析
“十五”時期以來,內蒙古個體私營經濟在自治區政府部門的鼓勵、引導和扶植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已成為我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為自治區市場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就個體私營企業注冊情況看,從2001--2005年,盡管個體工商戶戶數由83.5萬戶下降到了46.76萬戶,從業人員由169.9萬人下降到了82.27萬人,分別以年均15.01%和14.9%的速度遞減。但私營企業戶數卻由3.01萬戶上升到了4.83萬戶,從業人員由45.54萬人增加到了68.21萬人,年均分別以12.81%和10.76%的速度遞增。就經濟發展情況看,正在經歷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總體保持了增長態勢,經濟規模愈來愈大,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后勁。2005年底,個體私營工業國民生產值達到41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208億元、城鄉個人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84.26億元。
地方稅務局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的做法是怎樣的
按照總局及省、市局稅收管理員制度辦法,結合寧陜縣局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出了《寧陜縣地稅局稅收征管改革實施辦法》,確定征管模式是:保持現有機構設置不變,根據我縣行政區劃和稅源規模與分布,按照納稅人所在區域,結合納稅人規模、性質和行業特點實行劃片分類管理,全面推行稅收管理員制度。
(一)科學制定方案,合理布局.劃分征管范圍。
寧陜地處山區,既不同于城市,又有別于農村,處于半集鎮半農村狀態。我局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采取了分片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的征管方式,合理劃分征管范圍:一是對城關區、江口鎮兩個人口比較集中的城鎮,按個體戶營業地情況實行分片管理,企業及重點稅源設置專人管理;二是對其余的二個鄉鎮按地理區域分別在征收分局、江口所設置了農村稅收征管組,各自管轄1鄉地方稅收及交通運輸業、零散稅收(含私人建房稅收)的征收管理工作。并委托12個鄉鎮財政所代征地方稅收,稅務管理職能由農村稅收征管組務人員行使,既減少了稅收成本又方便了納稅人。
(二)明確職貴任務,構建科學的崗資體系,實行規范化、精細化管理。一是按稅收工作任務設置分局〔所〕長正副職、門征開票.征收、發票及稅務登記管理、稅收會計、個體(企業)稅收管理員.農村稅收管理組崗位;二是對各崗位工作量、任務配比大小、管戶路段進行了合理平衡,制定了各自工作權限,并明確了各自的工作職責及職能任務;三是對稅收管理員的工作職責進行了細化,對稅收輔導宣傳送達、稅務登記、管戶狀況調查、稅務約談評估、減免稅調查、發票管理、征管檔案資料、稅款核定及文書送達、涉稅違法處理等事項,細化為15項基本任務并制定了具體的管理規范要求。
(三)定崗定人,擇優競爭。除分局(所)領導職位外,其它各崗位職責任務都進行了公布,并組織稅干認真學習討論,按照以事定崗、以崗擇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原則,使各崗人員擇優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做到了責任到崗、任務到人、管理到戶,每一納稅戶的稅收管理責任均有具體的稅收管理員,誰管理誰負責,確保方案順利實施。
(四)規范征管資料檔案的管理。根據現行模式,征管資料實行由稅收管理員按片集中管理,責任到人,要求各稅收管理員(征管組)按縣局制定的《征管檔案資料規范管理辦法》的要求,收集、整理、建立納稅資料檔案。企業在《企業基本情況表》登記,個體戶在《稽征底冊》登記,非正常經營戶在《非正常管戶基本情況統計表》登記,未達起征點戶(分直管戶、交管戶)分別按片登記《未達起征點管戶基本情況統計表》。企業一戶一檔,城區(含江口鎮)個體工商直管戶實行一戶一檔。對“雙定戶”集中分片分行業建檔,以及農村鄉鎮交通不便、稅額較小的納稅戶按《定期定額納稅人簡易申報、簡并征期實話暫行辦法》的規定經審批后,實行簡易申報、簡并征期的征管方式?,F已按片建立起各類征管檔案1226戶冊。
兩制度推進地稅發展
摘要: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和《稅源管理制度》是新時期稅收工作的首要工作,其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過去那種“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的問題,使稅收管理員做到“管事,管好戶中事,最終達到管好稅源”?!皟芍贫取睂嵤┮詠?,湖北咸寧市咸安區地稅局嚴格按照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更新管理理念,著力打造征管業務品牌,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關鍵字:兩制度推進地稅發展
一、主要措施和作法
(一)加強培訓,提高認識,增強業務技能
為了使每位干部職工理解《稅收管理員制度》和《稅源管理制度》,我局從去年3月份起多次組織召開稅收管理員培訓班,參訓人員達到420余人次,基本上每位稅收管理員參加了三次培訓,另外還特邀請了市局領導將稅收管理員工作手冊的填寫以及納稅評估的操作方法面對面授課,同時還將《稅收管理員制度》、《稅源管理制度》、《稅收管理員考核辦法》、《納稅評估辦法》印制成《稅收管理員手冊》200余冊供大家學習,讓每個干部職工真正地理解“兩制度”的實質內涵,并注重“干與學”相結合,全面提高稅收管理員工作技能及綜合素質,為“兩制度”的落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配套制度建設,規范管理行為,完善征管機制
兩制度調研報告
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和《稅源管理制度》是新時期稅收工作的首要工作,其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過去那種“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的問題,使稅收管理員做到“管事,管好戶中事,最終達到管好稅源”?!皟芍贫取睂嵤┮詠恚毕虒幨邢贪矃^地稅局嚴格按照科學化、精細化、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加強調查研究,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更新管理理念,著力打造征管業務品牌,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一、主要措施和作法
(一)加強培訓,提高認識,增強業務技能
為了使每位干部職工理解《稅收管理員制度》和《稅源管理制度》,我局從去年3月份起多次組織召開稅收管理員培訓班,參訓人員達到420余人次,基本上每位稅收管理員參加了三次培訓,另外還特邀請了市局領導將稅收管理員工作手冊的填寫以及納稅評估的操作方法面對面授課,同時還將《稅收管理員制度》、《稅源管理制度》、《稅收管理員考核辦法》、《納稅評估辦法》印制成《稅收管理員手冊》200余冊供大家學習,讓每個干部職工真正地理解“兩制度”的實質內涵,并注重“干與學”相結合,全面提高稅收管理員工作技能及綜合素質,為“兩制度”的落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配套制度建設,規范管理行為,完善征管機制
根據“兩制度”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分別制定和完善了《咸安區地稅局稅收管理員制度》、《咸安區地稅局稅收管理員考核辦法》、《納稅評估操作辦法》、《稅源管理辦法》、《重點稅源管理制度》以及稅收管理員的“六項制度”,使稅收管理員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怎樣做,更明白自己的權利及義務,以達到外促征管內促廉的目的。另外,我們還建立了稅收管理員的公開制度,將稅收管理員的相片、姓名、工作職責、服務范圍等在辦稅場所及服務大廳進行公開;以及個體稅收稅負核定制度;欠稅公告制度;注銷戶、停歇業戶、非正常戶、個體稅負調整戶的公示制度。通過制定和完善各種制度,規范了稅收管理行為,完善了征管機制。
淺析個體稅源分類管理對策
近年來,隨著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入,稅務機關認真落實科學化、精細化稅收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強化稅源監控,加強了稅收行業管理,結合我縣CTAIS稅收征管系統和個體定稅軟件運行中對部分行業進行了分類征管,稅收征管質量顯著提高。但是,從征管過程來看,還暴露出了一些工作職責不明,疏于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和稅負不公的現象。筆者當前對個體稅源分類管理存在的現狀提出粗淺的對策,供大家商榷。
一、個體稅源分類管理存在的主要現狀
1、稅收管理員有管理職責而沒有盡力、用心觀察做好稅源分析,造成稅負不公的現象,仍有少量的稅款流失。由于起征點二次提高后,我縣的個體納稅戶數大幅度減少,對個體稅收征管產生巨大影響。同時,經營者又不建賬,其營業額是否達到起征點。稅收管理員按照《征管法》及相關稅收法律法規和《十堰市個體工商業戶稅款核定管理辦法》規定、《房縣個體工商戶定期定額核定操作辦法》、《民主評稅操作辦法》,確定所調查的行業類別、要素數量、核定標準、調整系數等。通過調查,把信息的采集數據,以電子定稅測算為基礎,采取保本倒算等8種核定方法的定稅管理模式。三年來,達到起征點雙定戶從197戶增加到548戶,月定稅70773元到17.68萬元。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也存在著征管的問題。有極少的稅收管理員,稅收政策宣傳不到位,不嚴格執法;采集數據不細心,不準確;管理工作有職責卻沒有盡力和盡心;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比如,某納稅人已是達點戶,不必再調稅了。再者,不搞稅源分析,稅源分類管理,也沒有與同行業、同地段相比較,從而造成稅收征管稅負不公的現象,有少量稅款流失。
2、稅收管理員工作不廉潔自律,“關系戶”不能徹底鏟除,還有一部分稅款的流失。由于稅收管理員長期在基層工作,縣城范圍太小,無論怎樣調崗、調動、輪崗進行換位,在我國根深蒂固“人情關系”味很足。納稅人千方百計的找關系,托人情;而稅務干部生活不是在“真空”,也食人間煙火。這樣,極少稅務管理員在采集信息數據時,人為的在定稅做了“手腳”,從而在上下領導層次為納稅人美言、說好話,導致分類管理稅負不公的現象偶爾的發生,極少的稅款不能入庫。
3、稅源管理觀念的誤區。稅源管理的地位舉足輕重,但從目前情況看,稅源的管理工作仍缺乏足夠的重視。表現為稅源沒有專人管理,稅源檔案資料不齊全,稅源生產經營情況不明等等。稅源管理不僅包括稅源的日常檢查、稅源調查、分析預測,還包括對納稅人健賬、稅法的宣傳、輔導、培訓和普法教育等內容,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機制。
4、稅源管理監控手段滯后。盡管近年來稅務系統不斷加大對計算機硬件的投入,實現了從納稅登記、稅款征收到稅款劃解全過程的計算機管理,但目前稅源的管理工作基本上還處于手工操作階段,稅源管理系統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統計工作,對稅源的發展變化狀況不能運用大量的信息數據庫進行調研、分析和預測。
市國家稅務局直屬分局稅收管理員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稅收管理,夯實稅收征管工作基礎,明確管理職責,防止“淡化責任,疏于管理”的現象,全面提高稅收征管水平,促進納稅人及時如實申報納稅,結合市本級實際,制定稅收管理員制度。
第二條稅收管理員是分片(類)管理稅源的工作人員,基本職責是按片(類)負責對納稅戶的稅源管理工作。包括對納稅戶的案頭管理和實地了解納稅戶情況、提供納稅服務和進行必要的核查。
第三條按照“貼近管理、貼近服務”的要求,依據現有的人員和機構配置,稅收管理實行分片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傮w上企業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其他納稅人以及各類納稅人的分屬行業實行分類管理,個體戶按相應的街道鄉鎮實行分片管理。每一納稅戶的稅收管理責任均有具體的稅收管理員,做到責任到人,管理到戶,誰管理誰負責。
第四條根據稅務管理的工作職責和納稅戶分片(類)管理原則,稅收管理崗位分為企業(一般納稅人)管理員、企業(非一般納稅人)管理員、個體管理員。
第五條責任區管理范圍大小或者戶數多少要與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