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選拔領導考試之公共政策復習試題

時間:2022-03-18 08:25:00

導語:公開選拔領導考試之公共政策復習試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開選拔領導考試之公共政策復習試題

一、單選題(在本題的每一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請把你認為正確答案的題號,填入題干的括號內。多選不給分。每題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對全社會的價值做有權威的分配",提出這一命題的學者是()。

A.拉斯韋爾B.伊斯頓C.戴伊D.安德森

2、美國學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漸進主義模型B.理性主義模型

C.規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統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B.過程取向

C.結構取向D.目標取向

4、公共政策問題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過一定的形式提交社會討論,這種政策議程的構建模型是()。

A.外在創始模型B.動員模型

C.內在創始模型D.自發模型

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決策方式是()。

A.合議制B.合議、三權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D.合議、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問題認定后,政策制定者首當其沖要考慮的是()。

A.擬定政策方案B.評估政策方案

C.確定政策目標D.擇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執行偏差的一種典型表現形式,它主要表現為()。

A.象征式政策執行B.殘缺式政策執行

C.替代式政策執行D.附加式政策執行

8、在政策評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標實現后政策結果滿足人們需求、價值與機會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A.政策效率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D.國應的充分性

9、政策主體與客體呈現周期性更迭變化,這種政策周期應屬于()。

A.階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

C.反復性周期D.結構性周期

10、以下組織院于強制性公共組織的是()。

A.學校B.工會C.行政機構D.婦聯

11、對策論;作為政策分析的創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稱作()。

A.腳本寫作B.頭腦風暴法

C.博棄論D.個人判斷法

12、公共政策學發展的第一階段,對政策過程研究的重點是()。

A.政策評估B.政策制定

C.政策執行D.政策終結

13、把公共利益訴求轉換為權威性的公共政策,這是()。

A.利益表達B.利益綜合

C.政策制定D.政策執行

14、在美國,以下選項中不屬于公共政策的是()。

A.立法決策B.行政決策

C.司法決策D.政黨政策

15、當代中國各級法院和檢察院在政策過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A.政策執行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D.政策分析

16、政策主體制約、禁止政策對象的行為,這使政策對政策對象具有()。

A.溝通功能B.管制功能一

C.監督功能D.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學發展的第二階段的代表人物是()。

A.林德布洛姆B.西蒙

C.德洛爾D.戴伊

18、政策制定過程的起點是()。

A.政策問題的認定B.政策目標的認定

C.政策方案的認定D.社會問題的認定

19、下列行為中,屬于公共政策訴求的是()。

A.學生要求學校減免學費B.農民要求政府減輕負擔

C.工人要求工廠增加工資D.公眾要求傳媒關注生態環境

20、政府組織正式討論和認定有關公共政策問題的過程是()。

A.系統議程B.政府議程

C.公眾議程D.社會議程

21、在政策執行過程中,決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A.政策制定B.政策宣傳

C.政策延續D.政策評估

22、下列不能歸入政策終始對象的選項是()。來源:

A.政府B.功能C.組織D.政策

23、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政策評估,即建立在評估基礎上的一種權力行為,這指的是()。

A.正式評估B.內部評估

C.政策監控D.非正式評估

24、根據政策評估的結果,采取漸進方式,對現有政策加以補充、修正,這是()。

A.政策均衡B.政策終結

C.政策持續D.政策調整

25、以下說法中錯誤的說法是()。

A.不采取行動也是一種政策

B.法律是一種公共政策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體就是政府機關

D.公共政策涉及社會價值的分配

二、多選題(在本題的每一小題的備選答案中,正確答案有三個或三個以上,請把你認為正確答案的題號,填入題干的括號內。少選、多選不給分。每題2分,共10分)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策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有()。

A.人大決定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D.地方性法規E.憲法

2、政策依其涉及的社會內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類型()。

A.政治政策B.文化政策

C.經濟政策D.基本政策E.元政策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體有()。

A.選民B.立法機關

C.利益集團D.行政機關E.領袖人物

4、公共政策問題的基本屬性有()。

A.關聯性B.主觀性

C.單一性D.靜態性E.動態性

5、影響公共政策執行的社會環境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環境B.自然災害

C.經濟環境D.社會心理環境E.生態環境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

1、簡述公共政策學的創立者拉斯韋爾所揭示的這門學科的特點。

2、簡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簡述公共政策目標的含義及確定政策目標的意義。

4、簡述公共政策研究組織的作用。

5、簡述"頭腦風暴法"運用于政策分析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聯系實際,試述我國政策監控主體的活動內容和方式。

2、聯系實際,論述國家機構、國家權力和國家職能與公共政策的關系。

五、實例分析題(10分)

我國南方某縣的計劃生育工作,多年來一直排在全省倒數幾位。1995年,新一屆縣政府領導走馬上任,為了完成上級政府下達的計劃生育工作任務,采取了一項新的政策措施,即對計劃外生有實行罰款:超生第二胎罰款兩千元,第三胎罰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罰款一萬元。縣政府希望通過這項政策措施的實施來控制生育數量??紤]到計劃生育工作的艱巨性,為了調動基層干部的積極性,也為了解決基層計劃生育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該政策還規定,罰款所得的收入,村、鄉兩級分別可提成30%。政策實施兩年后,縣政府發現,并未達到預期效果。由于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等傳統觀念在當地群眾中還根深蒂固,許多人寧愿交納罰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債來交罰款也在所不借。有的群眾甚至認為,交納罰款就是購買計劃外生育的權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預先把罰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鄉、村干部為了多“創收”,不管起生,只管罰款,甚至暗中鼓勵計劃外生育。

請從政策質量、政策執行主體、政策對象、政策執行的外部環境等方面,分析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執行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