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選拔考試范文因地制宜搞好新農村建設
時間:2022-01-29 02:18:00
導語:公開選拔考試范文因地制宜搞好新農村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重大社會系統工程,必須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實施,各級黨政組織要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意識,緊密聯系實際,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因地制宜,努力走出一條有自己特點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一、整合農村資源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條捷徑。為了節約資源、發揮現有資源效能的最大化,提高人口素質,進行村莊資源整合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條捷徑?,F在,在全國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幾戶、幾十戶不過千人這樣的小村莊到處可見,他們居住環境一般比不上人口多的大村莊,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非常脆弱,因此也無法享受到更多國家提供的公益性服務。像因道路遙遠、道路狹窄遇到危重病人救護車無法進村,影響病人的救治;還有的因道路不暢農民的農產品運不出去,造成豐產不增收;還有由于村莊小沒有學校,孩子無法上學或要走幾里路上學等;由于村莊小、居住分散,近年來各地開展的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公交車、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自來水等村村通工程耗費大量錢財,如果是整合后的村莊就會節約大量的財力物力,同時還可減少村干部人數,減少經費開支,便于管理,有利于就學、就醫,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村莊整合方案應有超前意識,至少要50年乃至100年不落后。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二、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選準適合本村實際、有發展潛能的產業是新農村建設的依托。作為一個村莊的發展,從長遠來看,經濟上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一兩個過硬的項目,這樣才能維持村民有一個較穩定的收入水平。全國各地農村情況千差萬別,各有特色,那些改革開放早的村莊,村集體企業已發展成規?;窠K的華西村、山東的南山集團等,當然大部分的村莊正在積極探索中,這就需要各地區根據中央的要求,制定一系列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同時各地應派出長期的懂技術善經營的指導工作組,對那些種植、養殖、加工、流通等形成規模的行業積極引導,建立各種行業合作組織,進行企業化管理,使之健康發展。對那些沒有項目的村莊要采取具體措施正確引導,淘汰影響增產增收、環境改善、可持續發展的糧食品種、耕作管理方式,引進優良品種和先進的耕作管理方式,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探索出一條致富的路子。
三、干部和人才是新農村建設的決定因素。首先,選準配強村兩委班子是新農村建設的組織保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長期的、內在的動力是村級組織和全體村民不懈的努力奮斗,建設一支德才兼備高素質的村級干部隊伍,特別是選準配強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問題。其次,村級干部實行工資待遇制度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保障。改革開放以來,絕大部分的村級干部是沒有工資的,有的也只是一些類似于補貼,多數村干部靠的是一種奉獻精神來開展工作的,致使一些班子出現了空轉、半空轉狀態。有些村干部工作沒有壓力,主要是權、責、利三者關系不明確。從表面上看,村干部實行工資制度是一宗不小的開支,但從長遠看是非常有意義的。通過發工資這一形式,干部的勞動得到認可,另外對實行了工資制度的村干部就可以理直氣壯地進行嚴格考核,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家各種資源的不流失浪費,確保政令暢通。再次,培養一支不離村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是新農村建設的智力保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人才從哪里來,除了本村原有的,再就是在社會上招募一些志愿者,大量的不走的人才就是對村民進行大規模多層次的培訓,這種培訓必須是建立在有計劃、有目的自愿的基礎之上的培訓。作為今天的黨委政府應從單純管理型向服務管理型轉變,在培養農村人才工作上應承擔起主體責任,加大投入,這種投入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新農村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不僅僅是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事,還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參與。這里的參與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思想認識的參與,也就是每一個社會成員要知道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事關國家改革發展的成敗,也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二是具體行動的參與,這種參與可分為主動性參與和被動性參與兩種。主動性參與,如工作在與三農有關行業的人員,由于工作性質任務因素的參與是主動性的,被動性參與往往是因政策調整、單位行為驅使人們的參與,無論思想的參與還是具體行動的參與,都是新農村建設所需要的。
- 上一篇:門診部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公開選拔考試農村改革起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