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題型六大猜想

時間:2022-10-29 03:05:00

導語:公務員考試申論題型六大猜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考試申論題型六大猜想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出臺之后,對《申論》部分的表述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此,記者請中宜教育國內考試研究中心教研組組長、公務員考試研究專家戴斌老師,針對最新的申論大綱,預測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六種申論命題模式。

模式一:給出或指定材料中的一個具體案例或社會現象,要求考生從案例或現象中找出潛在的問題。

剖析:比如,假如材料中提及“超女”、“快男”等“選秀熱潮”,考生不能單純地認為這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而是應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在于:目前社會存在一種浮躁意識,應該加強對青少年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

模式二:歸納材料中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來源:考試大

剖析:這是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會考察到的常規題型,需要考生全面把握材料中的主要內容。往年都是要求考生針對“全部申論材料”進行概括,今年有可能是針對“部分材料”進行概括。比如:“請根據給定材料中的有關內容,歸納材料中所反映的主要問題”。

模式三:給一個“解決方案”、“法律法規”或“公共政策”,要求考生根據所給內容,做出合理評價,并針對其中的不足之處,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剖析:這里,申論材料有可能是給出已經實施了的“方案、法規或政策”,如“燃油附加稅”、“停止無償提供塑料袋”,也有可能是給出還“未實施”或“存在爭議”的“方案、法規或政策”,如“恢復五一黃金周假期”。無論是哪一種,其實出題的目的都是希望考生能全面地去看待社會問題,做出科學的判斷,并能提出支持自己觀點的依據。

模式四:給出一個具體的執法場景,要求考生在這個場景之下,做出合理的執法決策。

剖析:比如:“假如你是一名城管執法人員,當你面對城市攤販時,如果對方出現暴力抵觸執法的情況,你會如何處理?”其實這種題型的預測,主要源于今年的“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增加了“貫徹執行能力”的相關表述,從這個角度看,有極大的可能考察考生對“具體執法事務”的“處理能力”和“應變能力”。

模式五:“對策”的剖析題。

剖析:這里比較特殊的是關于“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大綱表述:要求考生“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來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這就要提醒考生,記得多看看時事新聞,積累一些時政素材,以便能更好地解答這一類題目。

模式六:議論文寫作。

剖析:對于“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大綱要求“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這一類職位在論證過程中,對論證手法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而且,大綱中的“準確規范”一詞應該是指“文章用詞需要規范化”。因此,建議考這一類職位的考生切記在行文時,不可過于口語化。

對于“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考生關鍵是一定要對事件、觀點做出“準確的判斷”,不能偏離國家的主流觀點。至于“論證的豐富性”則不是這一類職位考察的重點。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關于申論部分表述

(一)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考試大論壇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二)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