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預測試卷七參考答案及解析
時間:2022-04-25 03:10:00
導語: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預測試卷七參考答案及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
1.B【解析】題意說的是對精神的追求越來越占重要位置,在這個前提下,滿足精神追求調動人們提高經濟效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A選項的說法太絕對,C、D明顯的和題意不符,故選B。
2.B【解析】題目中明顯提到“……就業難……,而且會嚴重影響學校的整體形象”,故選B。
3.B【解析】題目中提到“它要求對公認為完美無缺的定論持懷疑和批評態度,富于挑戰性地對待傳統和習慣的思維模式”,故選項B最符合原文,A選項對“已知的矛盾”的揭示是錯的,C選項中“李四光所用過”的是錯誤的。
4.C【解析】本片段開篇點題,即“人的尊嚴就在于有思想”,然后說明有了思想以后的表現。故選C。
5.C【解析】通過三年前和現在的對比說明她曾經家庭幸福美滿,但現在離婚了。故選C。
6.C【解析】本片段主要闡述了“用碘一定要適量”的觀點,故選C。
7.C【解析】這段話的重點是第一句話,即“將文化資源全面推向市場,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成為市場運行大環節中的一個有效組成部分”。后面幾句話是在對第一句話進行闡釋,選項C最切合題意。
8.C【解析】這段話的重點是最后一句“沒有生產力的發展,就不會有人權問題的產生?!奔磸脑忌鐣脚`社會,是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了人權要求的產生,故正確答案為C。
9.B【解析】B選項明顯錯誤,因為一本小說它不可能自己交代自己“結構松散”。
10.C【解析】用排除法,A選項中福特總統是作為失敗的例子舉出的,B選項中“惟一”使用太過絕對,與題目中的“首要”相沖突,D項是題目中明白的說了卡特競選時“經濟情況不好”。
11.C【解析】題干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意思是:好的科普文章對于作家文筆的依賴,第三第四句則是指明科學的發展為文學提供了素材,將兩部分的意思結合起來考慮,就應該選擇C。A和D都只反映了題干的一部分意思,而文中也并沒有強調說文學和科學的互相激勵作用,因而都不能入選。
12.A【解析】顯然,題干所尋找的是賓語“基本功訓練的憑借”一詞在題干中的主語。通過分析可知,B、C和D選項都只是題干中的賓語,不能用來說明同是賓語的“基本功訓練的憑借”一詞,題干
的真正主語是“選進語文教材”的各類文章,因此選A。
13.A【解析】這段話從文學藝術、上層建筑和生活習俗、社會心理和文化特征等方面說明宗教對各種文化形態的影響,故選A。
14.D【解析】片斷第一句話講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與基層政權的關系,第二句話講它們的結構、功能,所以選D。
15.C【解析】材料的主旨是要說明,人們在投資開始時,往往沒有將時間和金錢成本即“沉默成本”計算在內,所以決策時不忍放棄。故選擇C項。
16.A【解析】本題可以使用排除法。首先是D項文章中只提到國家已經決定和“將”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顯然培訓還沒有完全開始,因此不能使用肯定的語氣;C項所表達的意思雖然正確,但是涵蓋的意義太過廣泛,與題干不能貼切,故不能選;B項雖然也是題干表達的內容,但其很顯然只是一個因素而不是最終的結論。
17.D【解析】題干中已經詳細的指出了成功的美容給女性帶來的變化,用“與此同時”這一帶有轉折意味的詞語,顯然是要對其負面的影響作出論述,因而要選D。
18.C【解析】本片段主要介紹了多媒體的優點和多媒體系統的應用。故答案為C。
19.B【解析】排除法。A項由于電塔工程在“要建”的時候就進入了聽證程序,可見還沒能正式開工;C項從“一片反對的聲浪”就可以推導出這一工程受到大多數公民的反對;D項文中提到“類似頤和園的眾多風景名勝”,可見受到威脅的不僅僅是頤和園。這三項都可以推斷出來,只能選B。
20.D【解析】從片段的后半部分“經濟改革超前而其他方面的改革滯后所造成的社會心理和社會道德的差異,已經開始教育我們了”可以看出經濟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不平衡已經開始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值得重視的問題。故答案為D。
21.C【解析】從題干分析,題干的前兩句是說明群眾對于官員的監督是可能存在誤區的,由此推導出(第三句和最后一句):只有把群眾評議和上級評議結合起來,才能保證評議的合理和真實性。由此可見,題干主要表達的意思是怎樣才能對官員形成有效的監督,故選C。A和B都只表達了前兩句話的意思,不能選,D所表達的意思脫離了“對官員進行監督”這個主題,也不能選。
22.D【解析】A項文中指出所在國必須保證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B項世界遺產的價值第一層就是科學研究,所以推論正確;C項文中提出對于遺產的保護還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推論也正確。
23.C【解析】從“但以下要點可以使應聘者提高應試能力,增加成功率”可以推知下面的內容一定是圍繞一些可供借鑒的應試要點展開的。故答案為C。
24.B【解析】原文共兩句話,通常“因此”后面表示分析結果的語句是全文的中心句。所以原文的中心是改革支農資金分配使用的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投入對產業結構優化的帶動作用。故正確答案為B。
25.D【解析】這段話先指出片面強調經濟決定作用的不良現象,進而指出否定精神文明相對獨立性或差異性的后果。由此可知這段話的主要論點是在實踐中出現的否認精神文明的相對獨立性的認識影響了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進步。選項A、B只是說明了現象,未指出問題的實質。選項C意思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
第二部分數量關系
一、數字推理
26.D【解析】此數列的規律為:前面相鄰兩項之和減去1得到下一項,依此規律,答案為D。
27.B【解析】此數列的規律為:分子是首項為2,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分母是首項為5,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第偶數個項的符號為負,第奇數個項的符號為正,故答案為B。
28.C【解析】該數列前后兩項的差為6的倍數,且倍數成二級等差數列,故答案為C。
29.D【解析】13=4×3+1,40=13×3+1,121=40×3+1,364=121×3+1,則空缺項為:364×3+1=1093。
30.C【解析】1可化為,可以看出分子為奇數列,分母為前一項分子、分母之和。
31.D【解析】后一項減前一項得到7,21,63,189(等比數列),括號內應填100。
32.C【解析】2=1×2,4=2×2,12=3×4,48=4×12,由此可見,每個數都是由相鄰的前面的數乘以自己所排列的位數,所以第5位數就應該是5×48=240。
33.D【解析】數列中后一個數字與前一個數字之間的商形成一個等差數列:1÷1=1,2÷1=2,6÷2=3,以此類推,第5個數與6之間的商應該是4,所以6×4=24。
34.B【解析】后一項減前一項得到8,15,24,35(平方數列減1的形式),括號內應填57。
35.B【解析】后一項與前一項的比得到2,4,8,16,所以括號內應填64。
二、數學運算
36.C【解析】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相差天數為731天,每星期為7天,731/7=104還余下3天。所以在周二的基礎上加三天,為周五。故選C。(注:2014年為閏年共366天)
37.B【解析】將S設為2,則前一半路程用時為1,后一半用時為,2÷(1+)=。
38.C【解析】可知第一天前進1米,第二天前進2米,第三天前進3米,第四天前進4米,第五天到達。
39.D【解析】計算式為(60+50)-100=10。
40.A【解析】計算過程中利用4×25=100,15×5=75等數學常識。
41.A【解析】本題可用舉例法。通過分析可知,偶數個的2014相乘,末尾數字都是1,奇數個則為9。
42.B【解析】設單盈利為x即+50(萬元)=x;解得x=200(萬元)。故選B。
43.B【解析】。
44.C【解析】設三角形每條邊X,正方形為Y,那么Y=X-5,同時由于硬幣個數相同,那么3X=4Y,如此可以算出X=20,則硬幣共有3×20=60個,硬幣為5分硬幣,那么總價值是5×60=300(分),得出結果。
45.B【解析】如果三邊是相互獨立的,可知每邊可栽四棵樹分別在始點、第二米、第四米、終點。當三邊組成三角形時,每條邊的始點都成為每一條邊的終點,即三個頂點都重復了一次。所以共可栽3×4-3=9(棵)。
46.C【解析】對一商品價格而言,如果上漲X后又下降X,求此時的商品價格是原價的多少?或者下降X再上漲X,求此時的商品價格是原價的多少?只要上漲和下降的百分比相同,我們就可以運用簡化公式1-X2。但如果上漲或下降的百分比不相同時則不可運用簡化公式,需要一步一步計算出。對于此題而言,計算機臺數比上一年度上升了20%,每臺的價格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0%,因為銷售額=銷售臺數×每臺銷售價格,所以根據乘法的交換律我們可以看作是銷售額上漲了20%又下降了20%,因而2014年是2014年的1-(20%)2=0.96,2014年的銷售額為3000萬,則2014年銷售額為3000÷0.96≈3100,所以選擇C。
47.B【解析】男孩所走的臺階數為40×2=80,女孩所走的臺階數為50/2×3=75,那么電梯的速度就應該為(80-75)/(50-40)=0.5,電梯所經過的臺階就為40×0.5=20,電梯經過的臺階加上男孩經過的臺階,就是電梯的臺階數,即100級。
48.B【解析】m,n的相互轉化中,體積的變量是一定的。因為m>n,所以由固態變為液態的增大量大于5%。
49.C【解析】100克鹽水中含鹽17.5克,故1千克鹽水中含鹽175克,7千克中含鹽175×7=1225(克)。
50.B【解析】做對一道可得4分,如果沒做對反而扣2分,這一正一負就差了6分。30道題全做對可得120分,而現在只得到了96分,意味著差了24分,用24÷6=4即可得到做錯的題。
第三部分判斷推理
一、圖形推理
51.C【解析】本題為新題型中較特別的一種,用直尺擋住左圖第一個圖的左半邊可發現該圖為1,以此類推為2,3,4??芍聢D規律為5,觀察右圖只有C項按此規律可推知。故選C。
52.A【解析】圖形的形狀數目,除圓以外為1、2、3、4遞增規律變化,故選A項。
53.A【解析】圖形中小方塊是按順時針方向在四個區域運動,所以到第五個圖形時應該運動到A的位置。
54.D【解析】前四個圖形有兩個特點:一是都是大圖形中套小圖形,二是小圖形有部分與大圖形相重合,由此觀察選項,只有D符合。
55.A【解析】圖三為圖一、二的結合。
56.D【解析】觀察圖形可以發現,圖形的規律是由左往右依次翻轉,故推斷出答案為D。
57.D【解析】觀察左圖可知為左右對稱。右圖前兩個為翻轉后的對稱圖形,故選D。
58.B【解析】
59.B【解析】觀察圖形可以發現,左邊圖形中的兩個小黑點在拼接之后應該位于相對的兩個平面上,排除A、C、D項,故答案為B。
60.B【解析】觀察圖形可以發現,只有B可以由左邊的紙板折疊而成。
二、定義判斷
61.C【解析】按照題意,政治社團應該是相對于社會政治生活而言的,必須要參與或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變動和執行過程。顯然,唱詩班不是政治生活中的組織,也不能夠參與、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變動和執行過程。故選C。
62.C【解析】按照題意,大氣污染必須有污染物進入大氣并使其特性改變。A項的廢棄大卡車影響耕種,屬于固體廢棄物污染;B項水質變壞,是水污染;D項噪音影響周圍居民生活,屬于噪聲污染。這三項都是沒有“進入大氣并改變其性質的污染物”,只有C項的廢氣影響了蘭州市的大氣特性,是大氣污染。
63.A【解析】根據題意,勞動法律關系有以下幾個要素:①依據勞動法律規范;②變更權利義務內容;③這個權利義務內容是原來確定的;④一般由變更工作地方、工種和工作職務引起。據此,B項保管員由于出現了違法行為,公司與他結束了勞動法律關系,而不是變更;C項大學生原來和公司沒有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D項營業員與商場的合同到期,下面的行為尚不明確,這本身并不構成勞動法律關系變更。只有A項是原來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的變更。故選A。
64.B【解析】情感激勵的效果應該是調動了工作的積極性,而不是傷害了工作熱情,而且應該是以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來達到。A、C、D三項完全違背了這兩個條件,故應選B。
65.B【解析】從題中定義可知,國家賠償有三個特點:一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違法行使職權,二是必須侵犯到了公司、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且造成損害,三是賠償義務機關予以賠償。A項不符合三個特點,C、D項不屬于國家賠償,只有B項符合題中定義。
66.D【解析】建筑工人施工、醫院接受病人、企業定期記錄存貨,都是有一定的規則和政策來依循的,都屬于程序化的決策,只有制定公司發展戰略是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案的,因此選D。
67.C【解析】高峰體驗是指本人在追求之后達到自我實現的頂峰時所獲得的感覺,運動員獲得奧運金牌、科學家獲諾貝爾獎、收到理想大學通知書的感覺,都屬于這種體驗,而觀眾觀看人類登上月球,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而沒有親身實現這種追求,所以不能算是高峰體驗。
68.C【解析】選項A、B、D明顯符合“制度化”的定義,故答案為C。
69.C【解析】定義中明確提出了合理營養的三個目的:①是為了維持正常人的生理功能;②是為了維持正常人繼續從事勞動的能力;③是為了滿足機體所需要的各種能量。在四個選項中,只有選項C不是合理營養的目的。
70.D【解析】移民是指我國的公民遷往國外或國內某一地區永久居住。只有D項是符合定義要求的,選項A、B都是暫時出差到國外,不滿足永久居住的條件;選項C是指我國公民出國留學后歸來,并沒有遷往國外或國內的某一地區永久居住,故也與定義不符合。因此選D。
三、類比推理
71.D【解析】題干中的兩個詞是因果關系,選項中只有“自滿”與“失敗”能構成這種關系,故選D。
72.C【解析】題干中的兩詞是物體與其運動場所的關系,即“火車”是在“鐵路”上行駛的,選項C中的“汽車”是在“公路”上行駛的,與題干最相貼切,故選C。
73.A【解析】題干中的兩個詞是事物的出處與事物的關系,選項B、C、D都是同一屬性下的兩個相互并列概念,只有“魚”、“卵”的關系與題意相符,故選A。
74.B【解析】題干中的“石家莊”與“烏魯木齊”都是省會,城市而所給題中的“重慶”是一個直轄市,選項中A是一個省,C是一個國家,D是一個省會,只有B“上?!迸c“重慶”都是直轄市,故選B。
75.A【解析】題干中“馬”屬于“動物”類。選項A中的“細菌”則屬于“生物”類,都屬于構成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故選A。
76.B【解析】題干中的兩個詞是物品與制作材料的關系,選項中“粘土”是做“瓷器”的材料,與題干的關系相符,故選B。
77.A【解析】題干中的兩詞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名稱,“計算機”俗稱電腦,選項A中“千克”的另一個稱呼是“公斤”,與題干要求相符,故選A。
78.B【解析】從題干我們可以知道,傘骨和傘是一種歸屬關系,傘骨是傘的一部分。從四個選項來看,只有樹干和樹是一種歸屬關系,所以答案應選B。
79.C【解析】題干中的兩個詞表示為物品與其制作材料的關系,選項中“米”經過發酵后可制作成“米酒”,故選C。
80.D【解析】題干中“姥姥”與“外婆”是對同一個人的不同稱謂,選項D中的“爸爸”和“父親”都是對一個人的不同稱謂,口語中常用“爸爸”,“父親”多用于書面語言中,故選D。
四、演繹推理
81.B【解析】陳述中沒有做兩個文明之間的比較,所以A、D不正確;陳述中只說西歐在建立文明社會時打破了原有的氏族關系,并沒有說西歐文明不重視血緣親情關系,所以C不正確;由陳述中還可知,中國文明社會是以家為依據和紐帶建立起來的,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家為國的本位,國是家的放大,故B正確。
82.B【解析】由陳述明顯可以得出結論,反腐敗斗爭是不會影響經濟建設的,故B正確;A與陳述相反,排除A;C中說法正確,但只是陳述的一個方面,是片面的,排除C;陳述中提到香港貪污腐敗案件多,人員眾,并未提及有一支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故D也可以排除。正確答案為B。
83.D【解析】本題可使用排除法。要選擇論述所依據的假設,那么這個假設應該與題干中論述的說法一致。A項的說法與題干第一句話就矛盾,顯然錯誤;B項題干中只說明作家的晚期小說沒有嚴格的遵守小說結構的成規,并不意味著作家就意識不到這種成規的存在,B也不能選;C項題干中并沒有說明同時代其他作家的情況,故C也是不能選的。
84.C【解析】由陳述可知權利與義務成正比例關系,權利大則義務大,權利小則義務小,所以C為正確答案。從陳述中不能直接推出哪一方面吃虧的問題,因此A、B、D可以排除。
85.D【解析】此題可用排除法。區域文化雖然離不開家庭的支持,但也并不說明家族文化是區域文化的全部內容,排除A;從陳述中亦無法得出家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的結論,排除B;家族文化與地方割據之間無因果關系,排除C。故正確答案為D。
86.B【解析】由陳述可推知①0+0=0,②0+1=1,③1+1=1。由②可知A不正確,由①可知C不正確,由③可知D不正確,只有B為正確答案。
87.A【解析】從題中看出,2014年之后,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沒有變化,但是國產汽車與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的減小,這只能說明進口汽車的平均油效在不斷的降低。由此可以判斷,B錯誤而A正確;C項從題干的第一句話可以判定,到2014年,國產汽車的平均油效是低于進口汽車的;D項在題干中沒有提到,也無法推斷,因此不選。
88.A【解析】“德育比美育的作用大”,或“有了美育,就可以不要德育”都不能直接從陳述中得出結論,因此,B、C可排除;而美育是“讓學生自己管自己”和“學生自我建構”兩方面的互動,故A正確,D不全面。
89.B【解析】這段陳述闡述的中心是:要作理論的研究,必須走進現實找資料。由此可得出結論,要從事社會研究,不能不從實際中收集資料,故B為正確答案。其他選項不能從陳述中直接得出。
90.D【解析】本題采用排除法。由這段陳述可知“清洗和修復工作產生了爭議”,故A不正確;由“半個世紀以來的污垢”可知C不正確;B則無法從本題中找到依據;只有D符合“人們習慣于觀看這些”的陳述,所以D為正確答案。
91.A【解析】由題意知,具備生命生存條件的其他天體不存在,因此,B項不成立;由題中“可能”一詞可知C項的論斷不準確;又由于生命存在應同時具備適宜的濕度和穩定的變化這兩個條件,故D項不正確。而A選項符合題中所述論證。
92.C【解析】由題干可知,膽固醇水平下降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增加每天進餐的次數,第二個是每天攝入的食物總量不變,也就是說要“少吃多餐”,兩個條件缺一不可,但是由于大多數人在多餐的同時,也“多吃”了,所以他們的膽固醇水平并不能降低。根據這個推理,A、B、D項說法有誤,C項正確。
93.B【解析】由陳述“社會時代的特點是由主要的生產關系決定的,但是,……”可知沒有純粹的生產關系,一個社會時代的特征是由主要生產關系決定的,并非純粹的,排除A;陳述中并未涉及“上層建筑”和“社會的一切特點”,排除C、D;結合哲學知識,可知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參照陳述,可知主要生產關系和附屬生產關系構成社會的生產關系總和并構成經濟基礎,故正確答案為B。
94.D【解析】本題主要是尋找支持論點的論據。題干中的論點是“檢驗司機走直線的能力是檢驗其是否適于駕車的最可靠的指標”,A項顯然與這一論點相悖,而B項顯然是違背常識的,C項的說法也明顯與論點相左,所以只能選D項血液酒精含量高仍能正常駕車→所以即使檢驗出血液中酒精濃度高,也不一定就不能正常駕車→這種檢驗的可參考性低,正好說明了論點。
95.D【解析】由陳述無法推導出民族自決原則導致各民族都建立國家,A不正確;由陳述也無法推導出所有國家都是經民族自決才建立的,所以B不正確;由陳述可知,民族自決權“鼓勵了族際斗爭”,C與陳述相反,因此不正確。只有D符合題意。
第四部分常識判斷
96.D【解析】行政處罰,是國家機關行政機關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行政處罰對象與行政機關無隸屬關系,故A錯;公安機關僅是行政機關之一,其他行政機關,如工商、稅務等,也可以執行自己作出的行政處罰,故B錯;行政處罰的對象包括法人或組織,故C錯。
97.D【解析】在本合同關系中,甲乙雙方為合同主體,當乙將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轉給丙后,實質上是丙取代了乙的地位成為合同的當事人,而合同的內容并沒有變化,所以本法律關系中合同的主體發生了變更。故答案為D。
98.B【解析】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特征是具有普遍約束力,能夠重復適用。非規范性法律文件則是針對具體人和事,不具有普遍約束力,且不能重復適用。委任狀、逮捕證、營業執照都是針對具體人和事而制作,屬非規范性法律文件。據此,答案為B。
99.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25條規定:常務委員會的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據此,答案為C。
100.B【解析】法是有階級性的,社會主義法的本質是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法同一切剝削階級法的一個根本區別。據此,答案為B。
101.A【解析】民事、刑事糾紛由民事和刑事法律來規范和調整。行政裁絕不能處理特定的民事、刑事糾紛。據此,答案為A。
102.B【解析】我國《憲法》中規定: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各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愛國統一戰線。據此,答案為B。
103.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65條第三款規定: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劃撥、罰款、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等措施。答案B中查封行政機關將導致其不能正常開展工作,是不可以的。據此,答案為B。
104.B【解析】稅率過高會抵制消費,所以C錯誤。如果目前稅率處在拉弗曲線的40%以下的某處,則提高稅率,可增加稅收;相反,如果目前稅率處在拉弗曲線的40%以上的某處,則降低稅率,
可增加稅收。所以A和D錯誤。所以正確答案為B。
105.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44條第一款規定:新合伙人入伙時,應當經全體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訂立書面入伙協議。據此,新合伙人入伙時,如果原合伙人在合伙合同中對入伙事項有約定的,從其規定,無約定的,須征得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據此,答案為C。
106.C【解析】題干要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這必然要求有一個良好的市場體系,單從政府方面放棄或加強宏觀調控而不考慮市場因素肯定是不夠的,排除選項A和B;而D項只說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卻沒說結合得恰當與否;只有在完備、統一的市場體系下才能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故選C。
107.D【解析】有限責任公司又稱有限公司,是指由符合法律規定的股東出資組建,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由有限責任公司的定義就可得出正確答案為D。
108.D【解析】前三個選項的意思包含在第四個選項中,選項D表述更準確。故答案為D。
109.D【解析】1978年3月18日,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指出,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要大力發展我國的科技教育事業。他著重闡述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的觀點。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又進一步肯定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鄧小平從歷史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高度出發,從當代世界科技發展的狀況出發,得出的科學結論。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D。
110.B【解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在《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市劃出部分地區建立經濟特區。1979年7月15日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同時被國務院確定試辦經濟特區。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廣東、福建兩省會議紀要》,正式將“特區”定名為“經濟特區”。(另注:我國五大經濟特區是:珠海市、汕頭市、廈門市、深圳市和海南省。)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
111.C【解析】選項A、B不如選項C概括得全面到位,選項D明顯錯誤。故答案為C。
112.C【解析】莊子的觀點抹殺了所有事物間的差距,否認矛盾的特殊性,不承認事物個性的存在,是典型的相對主義詭辯論。故答案為C。
113.D【解析】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運動觀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把物質還是精神當作運動的主體,是否承認運動對物質的依賴性,因此答案為D。
114.C【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是修改憲法、監督憲法實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選舉決定和罷免國家機關重要領導人、決定國家重大問題等。由全國人大的職權可知,其開展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召開全國人大會議。據此,答案為C。
115.D【解析】《公務員法》規定:本條例適用于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同時,條例對公務員職位及級別作出了具體規定。據此,答案為D。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116.B【解析】從文字材料可以直接看出,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投資4958.5萬元用于焊接生產線技術改造,在(1)~(5)項中投資最大。所以,正確答案為B。
117.A【解析】從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投資4883.6萬元用于沖壓生產技術改造,年創效益1475萬元”,在(1)~(5)中,創效益最少。所以,正確答案為A。
118.A【解析】從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投資4883.6萬元用于沖壓生產線技術改造;投資4958.5萬元用于焊接生產線技術改造;投資4957.9萬元用于發動機箱體、箱蓋生產線技術改造;投資4955.3萬元用于發動機曲軸連桿生產技術改造;投資4850.5萬元用于塑料注塑成型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所以,總共投資為:4883.6+4958.5+4957.9+4955.
3+4850.5=24605.8(萬元)。故正確答案為A。
119.A【解析】從文字材料可以看出,國泰摩托募集大量資金投資4883.6萬元用于沖壓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效益1475萬元;投資4958.5萬元用于焊接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效益1980萬元;投資4957.9萬元用于發動機箱體、箱蓋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效益2039.29萬元;投資4955.3萬元用于發動機曲軸連桿生產技術改造,年創效益2376.5萬元;投資4850.5萬元用于塑料注塑成型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年創效益1980萬元。所以,年創效益總共為:1475+1980+2039.29+2376.5+1980=9850.79(萬元)。本題正確答案為A。
120.A【解析】由118題和119題可以得知:年創效益共為9850.79萬元,共投資為24605.8萬元。所以,年創效益占投資額的比重為:9850.79÷24605.8=0.4003442≈40%。故正確答案為A。
121.C【解析】人口密度可以通過人口數量/面積來計算,分別計算出四個地區的人口密度,然后進行比較得出正確答案為C。
122.B【解析】人均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等于國民生產總值/人口數量,通過計算、比較,可知正確答案為B。
123.A【解析】假定國民生產總值為1,那么長江三角洲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20%和5%,那么20%/5%=4,可求出答案為A。
124.C【解析】先假定國民生產總值為1,那么GNP1為14%,GNP2為20%,且14%<20%,可得出答案為C。
125.D【解析】假定國民生產總值為1,分別把四個選項中的兩個地區的GNP相加值相加與20%比較,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為D
126.A【解析】觀察圖形發現除了懷孕與哺乳期的婦女,青年對鈣的需要量最大。故答案為A。
127.D【解析】實際攝入量/應該攝入量×100%=350/800×100%=43.75%。
128.A【解析】從圖形發現兒童實際攝入鈣的量最低,故答案為A。
129.B【解析】觀察圖形發現,青少年與哺乳期婦女每月鈣的攝入量應相等,哺乳期婦女對鈣的實際攝入量比青少年多,故答案為B。
130.D【解析】各年齡段鈣營養狀況:兒童<成人=更年期<青少年<懷孕與哺乳期,故答案為D。
131.C【解析】將表中各年度人數橫向求和可知,1998年共有1720人,為人數最多的一年。
132.B【解析】1997年青年男教師比上年增加120人,而上一年度增加100人,應選B。
133.C【解析】1996~1998增加人數最多的應該是青年,增加了20人,增率為220÷100=220%,應選C項。
134.A【解析】1997年男教師為730人,女教師為360人,由730÷360≈2,應選A項。
135.C【解析】由題意知,1998年的男教師最多,可排除A;女教師最少的是1996年,可排除B;1997年中年男教師比1996年多:320-240=80(人)。故C項正確。